非遗故事丨“牛斗虎”非遗传承人王笃行:跨越一甲子的情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马雪平 郭华春

1月12日,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粗犷彪悍的“牛”和矫健威猛的“虎”正在相斗,一场精彩纷呈的牛斗虎表演在德州市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文化广场开演,瞬间点燃全场。

“牛斗虎”舞蹈是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牛、二虎、一牧童、六武士”为阵容,是一种模拟动物形体、习性、动作的表演。现年83岁的王笃行是德州市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牛斗虎队的“武士”,也是“牛斗虎”舞蹈的第五代传承人。

表演独具一格,百年艺术入非遗

“我们这里的‘牛斗虎’舞蹈起源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王笃行介绍,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由马颊河北渡,在平原、德州一带作战。腰站镇锅培口村民王仁参加了太平军,并学会了“牛虎拳”套路。太平军失利后,王仁回到锅培口村。此时盗匪蜂起,民不安生。王仁便在村内聚集了30名青壮年,办起了“武对子社”,向人们传授“牛虎拳”。“武对子社”看庄护院,保卫乡邻,受到百姓称赞,这便是“牛斗虎”舞蹈的原型。

后来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村民李有亮进一步整理规范了动作套路,用黄布制成牛身,用绒布缝制成虎衣,由人穿戴起来对打,成一套路,以示对“武对子社”的纪念。同时把牛头越做越大,老虎越做越小,形成了融舞蹈与武术为一体,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牛斗虎”舞蹈。

“牛斗虎”作为腰站镇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特色艺术,多在春节、元宵节、庙会或其他重大庆典活动等场合演出,跳舞时,锣鼓咚咚锵,牛虎争相斗,祈求来年好兆头,一排热闹喜庆的场景。据悉,“牛斗虎”流传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2007年列入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儿时结缘牛斗虎,一个动作练两年

王笃行七岁时便被“牛斗虎”深深吸引,潜心学习,自此与牛斗虎结下了不解之缘。“挨打挨踹,也要练好。”王笃行告诉记者,学习一个全新的内容,往往都是套路好学,但是细节难抠,从小老虎开始扮起的王笃行为了练好“鹞子翻身”这一动作,前后花了两年时间。王笃行说:“我就是憋着一口气练,磨破皮摔趴下了也得起来,你玩假把式它不好看啊!”

数十年来,王笃行和队友们走乡间、县城,他既是演员,又当搬运工,还要负责“舞美”,为团队亲手扎制牛头。尽管现在已83岁高龄,他依旧是全场的总调度人,乐此不疲。

“这个牛头罩没少出力啊,跟着我们表演少说也有20年了。”王笃行每每表演前都会用毛笔勾勒一遍,红黑相间的牛头,铜铃大的牛眼,黑白花纹粗狂的牛角,仔细检查后再配上八步长的黄罩布,粗犷彪悍的“牛”登场了。据悉,退役的牛头一代及现役的牛头二代都是由王笃行用竹片、胶布、纸扎制裱糊而成,制作不易所以更要爱惜。“牛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成的,先用泥巴抹出来基本轮廓,今天去看一眼,牛角小了、牛鼻子歪了,就再抹把泥修一修。”谈起制作过程,王笃行娓娓道来。

演员团队老龄化,复杂动作无人示范

锣鼓喧天,表演前的演习开始了。“牛”的表演气势磅礴,动作刚劲,粗犷剽悍,以进攻为主。“虎”则轻盈矫健,蹿,蹦,躲,闪,以防为主。“牛”“虎”相斗招式紧凑,观看者正要拍手叫好,场边传来了王笃行的声音。“翻滚的时候要收腰,你这个老虎得威武起来。”王笃行就地一坐,指导着王云鹏等老虎扮演者。

王云鹏根据王笃行的指导,又重新演绎了两遍虎的主要动作,包括扑、跳、闪、窜、滚、缩、尾扫等。然而,王笃行依旧不满意,“虎要吃牛,牛不让吃。你给把这个过程表现出来,而不是跟绵羊一样软绵绵的。”话刚落下,身穿单衣的王笃行便在水泥地上示范起来。

“我现在也只能给他们示范这类基本动作了,我年纪大了,复杂一点的动作也没法示范,他们也没法学习体会了。”示范结束,王笃行喘息着说。

“牛斗虎”舞蹈传承数年,历经辉煌,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经典艺术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目前团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也年近四十。“过去,牛头上铃铛一响,天下听见。现在呢,街坊邻居都外出务工,又有多少学的多少观看的?”王笃行叹息道。

为了能让“牛斗虎”舞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锅培口村利用文化大院,在农闲时节和外出务工青年返乡之际,组织青壮年积极练习,目前已有30余人的规模。与此同时,队伍里最年轻的“小老虎”王云鹏已开始跟着前辈们学习技艺的整体调度了。“下一步,我要多召集些年轻人一起学习,我们一定要把“牛斗虎”传承下去。”王云鹏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