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教丨不要给寒门学子正常消费贴标签,但“寒门贵养”现象需警惕

资料图(图虫)

熊丙奇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盘里没肉就嚷着叫外卖,760元的运动鞋只穿一个月,交粉丝群费、反复购买偶像专辑冲销量月均花销1000元,半夜为偶像打榜……这是辽宁沈阳市康平县12岁留守儿童张梓萱(化名)的生活状态,而她所在家庭月收入仅有5000元。

据媒体报道,一些不太富裕的打工家庭,在孩子身上却很舍得花钱。“寒门贵养”“未富先奢”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鲜见。张梓萱是农民工家庭“寒门贵养”的一个缩影。

然而,对于“寒门贵养”、“未富先奢”的报道,也有人认为这是城市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农民工子弟的消费,有些夸大其词。在一些网友看来,所谓的“寒门富养”,不过是家庭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城市孩子那里,苹果手机是标配,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就成了奢侈消费;城市家庭给孩子报班,一个月的开支就是好几万,农村家庭花2000元给孩子报班,就被质疑攀比报班,难道农村家庭节衣缩食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错?

如何对待“寒门富养”?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贴标签,为打工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设定一个模式,把打工家庭给孩子尽量创造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学习生活条件,也质疑为是奢侈消费,要从中看到打工家庭为孩子成长的付出。但是,也必须承认,有的打工家庭确实存在一味满足孩子高消费,不重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吃苦精神的现实问题。这样养出来的孩子,不太可能有更高的眼界和追求,反而很可能一辈子“啃老”。

打工家庭给孩子尽可能创造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要委屈孩子,这没有错。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以物质补偿代替情感交流;激励学生上进,也非和同学比吃比穿,而应该是比谁努力、谁勤奋,在消费问题上,父母不能纵容孩子的攀比消费、超前消费,而要量入而出,倡导勤俭的美德。当前,一些寒门弟子过高的物质消费欲望,也是由父母间的攀比不断刺激起来的

由于在外打工,很多打工家庭的父母与孩子一起相处的时间很少。因此,也就有“物质补偿”的心理,比如,向孩子承诺,回家后给他买名牌衣服、手机、IPAD。这种物质补偿心理难以完全避免,但是,家长要意识到,只进行物质补偿,而不和孩子交流、沟通,是难以拉近感情的,而且,会滋生出其他问题。一些农村孩子的网瘾问题,就和父母回家时,给孩子买智能手机,让孩子自己去玩,而几乎没有监护、引导有关。

打工家庭的父母都很能吃苦,他们也大多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吃苦,长大后“成为自己”,因此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与不少城市家庭父母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一样,他们也告诉孩子只管学习,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现今很多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也几乎从来不做农活。可孩子的成长,有不少并非如父母所愿,勤奋、爱学习。由于缺乏独立性、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一些寒门子女,完全不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就要吃好穿好。等父母发现问题,要矫正特别困难。

家长们也有自己的无奈,担心孩子在吃穿上不如城市孩子,会导致孩子被看不起,让孩子从小就自卑。家长们的这种心态,也就把整个育儿生态给搞坏了。一方面,家长们会在孩子身上进行攀比投入,以此显示对孩子的重视;另一方面,也给孩子扭曲的示范与价值观教育,没有教育孩子直面家庭贫困,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其实,不论是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就是必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教育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懂得自强、自立。富裕家庭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替代家庭教育,也会因缺乏对子女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导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有的“富二代”“星二代”就是这么出问题的。人们常说,教育可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所有父母都要意识到,给孩子好的教育,而不只是物质享受,才能改变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