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责任扛在肩头——记以张海龙为领头雁的莲池区韩庄乡徐庄村两委班子

“有这么多机械干活,看来咱们真能很快住上新楼房喽!”莲池区韩庄乡徐庄村虽已被围档遮住,但还是有几位村民隔着缝隙“监督”工程进度。

2020年12月27日,徐庄村内挖掘机挺进、推土机轰鸣、雾炮车喷淋……一切忙而有序。

徐庄村不大,全村只有400来口人,民风淳朴。村民们勤劳踏实,或种地、或打工、或做小生意,村无闲人,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面对城市转型,全市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启动,建设品质为先、宜居宜业的新保定步伐不断加快。徐庄村成为莲池区城中村改造的首批村之一。

如何高质量完成城改任务?

村党支书记、村主任张海龙带领6名两委班子成员、21名党员、9名村民代表,把责任扛在肩头,真心、热心、耐心,全时在岗、全速“清零”,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我们不仅要动员村民搬迁,更要考虑村民搬出去住在哪儿?”张海龙说。

村干部们一边忙着拆迁做工作,一边联系了几家大的房屋中介公司,帮乡亲寻找合适房源。

搬迁与安置同步进行——两委班子的作法让村民心里踏实了许多。

“拆迁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说到底,是以心换心。”张海龙感慨道。

白天入户宣讲政策,了解思想动态,晚上汇总梳理矛盾问题,思考策略。工作开展以来,村里的党员、干部每天和村民代表一起,在村中穿梭奔忙。

拆迁背后有经济利益,兄弟姐妹之间财产如何分配,老人如何赡养等都是问题。村两委班子把这些拆迁户的“家底”摸透,用心读懂每一个故事,帮忙化解家庭矛盾。已退休的66岁的老支书张文才主动请缨:“我是党员,又有工作经验。”老书记发挥自身优势,同村民拉家常,算经济账,续亲情,打消村民疑虑。

由于有的村民涉及女儿户、双子户、双女户等历史遗留问题,村领导班子一边严格执行政策,坚决一把尺子量到底,一边从亲情入手,多次分别做工作。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张海龙他们心中十分清楚,如果带着私心而来,夹杂个人利益,工作就做不下去。

“我们不带头,有什么资格让老百姓来做?”

2020年10月29日,徐庄村改造签约启动。张海龙率先在协议上签名、按下手印。当日恰逢他44岁生日,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让他铭记一生。村干部、党员纷纷带头签字,村民积极响应……

10月31日,随着最后一户村民顺利签字,徐庄村城改村民签约全部完成,用时3天。

村民开始搬迁,眼看全村腾空在即,可村民已逝亲人的坟地怎么办,如何妥善安置?村两委班子商量,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于是,村干部们又马不停蹄地去周边县考察了解了几处陵园,和村民代表一起征求村民意见,最后选定中意的陵园,由村里联系车辆、机械、人员等,统一将全村坟地迁出,解决了村民后顾之忧,也为地块腾空画上圆满的句号。

村民离村不离心,为民服务不打折,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首先想到的还是找村干部帮忙,这些“热线”早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前些日子,我老父亲跟家人闹点别扭离家出走,可把我们急坏了。联系村干部郭永健后,他立即帮忙寻找,最后找到老人,平安送回。”说起这事,村民王夺还是有些激动。

拆出空间、迁出未来。徐庄这片土地即将脱胎换骨,随着城市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乡亲们期待着。

“老房子虽然拆了,但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丝毫未变。”翻看手机中的照片,张海龙说,“这个老碾子有近百年历史,村里用了几辈人,现在寄存在其他村了,等新居建好后,我们要把这老物件‘请回来’,继续见证徐庄的美好生活……”

保定日报记者 寇奇平 通讯员 田艳军 路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