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稳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改造建设

央广网西安1月7日消息 咸阳市将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环保工程来抓,采用多种方式协同推进、重点攻坚农村的策略,稳步推进清洁能源改造建设,实施两年来成效初步显现。

走进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于家村村民于耀辉的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于耀辉告诉记者,采用“生物质颗粒+专用炉具”的方式取暖,30块钱就能达到24小时内90平米房子20度室温的效果,取暖的同时连做饭的支出都省了,村民们正在享受这种高效洁净的采暖方式带来的全新生活。

村民于耀辉告诉记者:“咱生物质炉子对家村家庭特别适宜,可以取暖,可以烧水,在家做饭的话要省;关键问题还干净卫生,美化环境.”

旬邑县发改局副局长侯建平表示:“目前在村级安装了9900多台,安装过程中按照“4+1+补贴!!”的这种模式,设备采购费政府掏4000元,群众掏1000元 ,群众通过燃料补贴卡到村委会领取燃料。”

与旬邑县的于耀辉家不同,泾阳县中张镇焦家村村民冯广占家则靠天然气壁挂炉来过冬。老人说,以前家里靠电取暖,电源关了冷、开了燥,今冬安装壁挂炉后,老人给三个房子都加装了暖气片,走到哪里都是暖和的。据了解,像冯广占一样自愿采用壁挂炉取暖的群众,采暖季结束后还能领到每方气5毛钱、上限500块钱的农村清洁取暖补贴。

泾阳县中张镇清洁取暖项目负责人文为学说:“群众每家只出1000块钱就能享受一个‘二零’的(壁挂)炉子以及60个暖气片;全村现在改造比例已经达到了85%,整村都在使用清洁能源,焦家村的改造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用户众多,农村既是推进清洁取暖的关键,也是难点。咸阳市被确定为北方地区第二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以来,农村地区主要推行“电取暖、气做饭、生物质等其它清洁能源补充”的路径。为确保群众“稳得住、用得起、能持续”,咸阳市还进一步完善细化补贴政策,将热源改造建设模式调整为“4+1+运营补贴”模式;同时,结合生态环境部要求,对主城区周边21个重点镇清洁取暖设施先进行改造,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任务,确保尽早显现改造效果。另外,在咸阳市的长武、旬邑、三原等县充分利用果树树枝加工的生物质资源,通过“生物质颗粒+专用炉具”方式试点,解决了群众取暖做饭问题。

截至目前,咸阳市共完成清洁取暖改造37.4万户,其中采用电取暖用户30.39万户,采用气取暖用户4.54万户,生物质等其它采暖用户2.47万户。清洁取暖项目的实施,逐步改变居民取暖习惯,降低碳排放量,进一步提高大气质量。(通讯员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