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奋斗故事:2020,每个人都了不起!2021,还要继续奋斗!

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极不平凡的2020年落下帷幕。
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面对远远超过预期的困难和挑战,北海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战疫情、保民生、抓发展,危中育机、逆风破浪,交出了一份有质量、有温度的北海答卷。
2020年,北海一批指标、项目建设、新经济发展等均领先全区,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一路走来,多少瞬间感动你我,多少温暖直抵心间!让我们一起跟随本文提到的受访者,回首2020、展望2021,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片
“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平安”
“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平安,希望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近日,北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陈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图片
2020年2月4日,我市第一批24名救援队员出征湖北,抗击疫情。
作为北海援鄂医疗队一名队员,陈川深感平安的宝贵。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2月4日,陈川毅然告别妻子和尚未满月的女儿,和其他队员从北海出发,千里驰援武汉,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最美英雄。
图片
陈川和妻儿。市妇联供图
陈川说:“2020年最大的遗憾,是老婆女儿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我没能留在她们身边。但眼看国家告急、同胞有难,作为医生,我如何能心安理得地留在家里?”陈川的一席话,道出北海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心声。
2020年2月,来自北海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合浦县人民医院、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的42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与武汉人民有了“过命的交情”。
图片
2020年4月7日,我市第二批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员平安归来,与同事、家人激动相拥。
这是2020年最令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无论是在武汉战场还是北海,北海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尽己所能地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生动诠释了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责任与担当。
“全力以赴助推向海经济发展”
2020年11月1日,总投资约40亿元的向海大道试通车,全城欢呼雀跃。对于在北海市区居住、在铁山港区上班的人们来说,更是天大喜讯。
“以前经常堵车。早上上班,顺畅的话需要1个半小时。下午5点半下班,回到市区差不多晚上8点了。”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分公司业务主管黄文斌感叹道,“现在从市区到铁山港区的车程只需一个小时!”
图片
壮观大气的向海大道对促进我市发展向海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向海大道的前身是原来的迎宾大道和北铁一级公路,是连接北海市主城区与铁山港区的主要道路。以前是双向四车道,局部路段只有双向两车道,而且缺乏相关交通设施,交通事故频发,已难以适应向海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9年4月,向海大道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经过各方努力,道路如期建成试通车。道路红线宽度120米,全长44.8公里,其中起点至白龙路口段为双向8车道,白龙路口至终点段为双向6车道。
图片
壮观大气的向海大道对促进我市发展向海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向海大道的建成,对加快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开发、推进南珠新城建设、促进向海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黄文斌告诉记者,向海大道通车后,石步岭至铁山港的物流运输更为顺畅,企业时间成本降低,对铁山港周边企业进一步拓展外贸进出业务十分有利。
“我们正全力以赴加快向海大道的收尾工程建设,助推向海经济发展!”项目业主北海市路港公司董事长罗远鹏介绍,目前正全速推进向海大道亮化、绿化工程和南北立交剩余结构物施工,力争2021年春节前实现南北互通立交进出城方向匝道完工并开放交通。
“让我们村成为最美乡村”
2020年5月,第一批北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验收。银海区石桥塘村是其中之一。
2020年3月,黄宇翔被选派为石桥塘村乡村振兴的驻村工作队员。该村因地制宜设立的“党建+企业+议事会”旅游发展合作模式深深吸引了他。“石桥塘村位置便捷优越,村里基础设施完善,有发展民宿的资源条件。”黄宇翔介绍,2020年旅游逐渐复苏后,石桥塘村的民宿入住率超过80%,当年石桥塘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0%。
图片
石桥塘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里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四方民众和游客前来参加。
黄宇翔介绍,村里正在进行分区升级美化,加紧完善各类公共设施。前阵子,自己还为石桥塘村策划宣传视频制作,参加中国最美乡村比赛。“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村,让我们村变得更好,真正成为最美乡村。”
图片
石桥塘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里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四方民众和游客前来参加。
2020年,我市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使全市所有贫困人口、贫困村顺利脱贫摘帽,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努力为北海教育添砖加瓦”
2017年,闭兆君通过北海市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引进的方式,来到北海市外国语实验学校,成为一名地理老师。
“我到北海那年,是这所学校建校第二年,有些设施还不齐全,学生也不多。”闭兆君说,在北海将近4年,看着学生一年比一年多,设备设施逐渐完善,2019年增设了高中,学校充满活力与生机。
图片
小学生们在海城区第二小学南珠校区新教室里认真读书。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经受了一次挑战。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业,学校的老师们纷纷自学各种网络技能,尽可能将网课做得更精彩。”闭兆君说,大家齐心协力,拼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这些年,学校引进了许多优秀老师。每天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又有经验丰富的骨干老师领着,幸福感满满。”闭兆君说,“特别庆幸自己选择了北海。我将努力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北海教育添砖加瓦。”
2020年,我市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进各类高层次教育人才,推动全市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盼‘解忧超市’解更多‘三事’”
“我希望有一份工作。”近日,海城区东街街道南珠东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征集群众“三事”时,残疾人黄女士说出自己的“微心愿”。南珠东社区互联共建单位市直属机关工委果断认领,协调市残联、海城区残联帮助黄女士解决就业诉求。很快,黄女士在南珠东社区“解忧超市”与“爱心车间”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就近就业。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解忧超市’,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忧愁。”黄女士的母亲潘姨感动地说,“新的一年,盼望‘解忧超市’能为更多家庭解决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
图片
银海区多部门、单位上门服务群众“三事”。
2020年初,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解决老百姓“三事”行动,推动形成老百姓“小事就地解、中事部门解、大事全市解”的“三事通解”格局。同年11月,我市在全市社区推出“解忧超市”供需对接平台,同步开发线上“解忧超市”,通过市场运作、爱心救助、单位互联共建等方式,对群众“三事”进行更为精准的对接,帮助更多群众解决烦忧。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4个“解忧超市”投入运行,全市超2000件“三事”得到有效解决。2020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在北海考察调研期间,对我市通过创建“三事通解”供需对接平台,在社区建设“解忧超市”,解决老百姓“三事”的做法给予点赞。
“希望北海越来越美丽宜居”
“好久没来你家了,你家门前的路变得这么漂亮,都认不得了。”2020年12月的一天,北海退休干部傅辉雄的好友驾车送他回家,看到他家门前这条崭新的沥青路平坦宽阔,灯火通明,忍不住赞叹。
好友的这番话让傅辉雄感慨万千。傅辉雄的家位于上海路包屋东村,一家人在这里住了23年。以前这里是城中村,道路是泥沙路,没有路灯,一到晚上黑灯瞎火。后来,门前小巷变成了水泥路,多了两三盏低瓦数的路灯,但没过几年又成了坑洼不平的“烂路”。
图片
经过“背街小巷”工程改造后的谭屋村,道路整洁有序。
2020年初,傅辉雄家门前的小巷迎来春天: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背街小巷提升畅通行动,投资7亿元,对城区范围内1887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目前,改造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
排水畅通了,路灯明亮了,路好走了。1887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让广大市民深感舒心惬意。“以前路很窄,门前停辆汽车就把路堵了,现在路拓宽了,不怕堵了。”傅辉雄高兴地对记者说,道路两旁还新装了一批LED路灯,非常明亮,照得大伙儿心里亮堂堂。新的一年,希望北海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
凡人微光,汇成星河。每个人都了不起!2020年北海的奋斗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或让我们泪流满面,或让我们喜笑颜开……从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好的北海,汲取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1年,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续写更精彩的北海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北海力量!
(本报记者 黄娴 严丹 方晓淦 谭华懿
廖思宇 许振国 实习生 钟怡)
本版图片由许振国、李君光、苏传卿、石桥塘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