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青春日记”!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欧阳稳江 彭红霞 西藏报道

视频摄制:彭红霞 王琼

从浏阳到西藏贡嘎,距离是3300公里;从贡嘎再经泽当到曲松,则是150公里。这条路,从2014年入藏后,张晓敏往返的次数屈指可数。藏语里,有着“三河”(即色布河、江扎河、贡布河)交界之意的曲松,更是有着一番特别的景象。

远远望去,海浪一样的千山万壑,一片苍茫。奇峭的山梁之上,散落着的零星村庄,与那不多的绕房树木一起成为这苍茫世界里的一抹生机所在。

未入县城,便是张晓敏的驻村之地——曲松县曲松镇下洛村。这个有着229户人家726个村民的高原小山村,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在这里铺展开来,这里也承载着一个属于她的梦想与世界。

高原之上,开启一天生活的最先是村里的升旗仪式。蓝天白云为背景,雄壮的国歌经由藏语唱出来,酝酿五千年的情感一如黄河之水排山倒海般涌来。宣讲政策、日常工作布置,虽然语言不同,但张晓敏的温和与细致让人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2020年10月19日,是下洛村的主题党日活动日,开会之前每个村民面对国旗升国旗唱国歌,张晓敏在队伍中尤为抢眼。

上午10时

“与人快乐,自己快乐!”在村部忙完手中的活,张晓敏开始前往“爱心小屋”整理包裹。从2014年入藏开始,她曾以“情系高原,志愿者在行动”发起走村入户送温暖活动,由此全国各地的衣物包裹穿越千山万水飞上了这片雪域高原,帮助有需要的藏族同胞抵御高原严寒。

驻下洛村后,这个公益行动不曾止步,“爱心小屋”应运而生,四季衣裳、书包文具,两年的时间里,近50万元的爱心物资被发放至村民手中。为此,村民们亲切地将“爱心小屋”称为“全村人的衣柜”……

张晓敏前往“爱心小屋”整理包裹。这种满满包裹的房间有两个,大大小小的包裹有几百个。

上午11时

从“爱心小屋”出来,张晓敏的手里多了一个特殊的包裹——这是上海一名爱心人士特意寄给12岁的旦央的。小小年纪的旦央,在爸爸去世后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对于这特殊的一家人,张晓敏隔不了多久便会要上门看看。送包裹的间隙里,一家人对张晓敏的到来非常欢迎。嘘寒问暖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那份亲情让空气里充满着感动。旦央将对张晓敏的依恋化作了动力,正努力备考内地西藏班。

图为张晓敏正在给旦央试穿新衣服。

中午12时

从旦央家出来,旦央从窗户口向张晓敏挥挥手,嘴里道着“再见,再见”。

一条村路,串联着家家户户。从旦央家出来,村民们纷纷招呼张晓敏到家里小坐喝茶。在他们眼里,张晓敏是村里的第一书记,但更像是一名热情而大方的邻家姑娘。无论大小事情,但凡村民需要帮助,这名“第一书记”总是二话不说。因此他们回馈她的好,便是将她当作自家亲人一般看待——

格桑达瓦年岁已大,以至于不太认得村里其他人,可张晓敏却是一个例外。无论什么时候见到她,老人都会热情地招呼她进屋喝甜茶,并拉着她的手轻轻亲吻、诵经以示祝福。

走在村道上,村民们都会热情地跟张晓敏打招呼,亲切地喊着她书记,然后向招呼她去家里坐坐,张晓敏几乎每一个村民都能很清楚地叫出对方的名字。

仓旦65岁了,是村里唯一会做扎木聂的老艺人,不懂汉语的他经常请张晓敏帮忙从网上代购各种原材料。不会汉语的他,信手弹奏起了扎木聂,以那悠扬的琴声来赞美一把这位可爱的姑娘。

满脸沟壑的“莫拉”(藏语“老奶奶”的意思),甚至都不能用汉语叫出张晓敏的名字。可对于这个以村为家的姑娘,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喜。一把拉过来,兴致勃勃地教她跳藏族舞蹈,笑意充盈着每一条皱纹……

下午3时

当巴组的住户不到20户,其海拔在4300米以上,一周两次的走访成了张晓敏雷打不动的工作。简易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寂静的高山之上,耳边惟有呼呼作响的风声。好不容易上得山来,只见白云在山顶上游走。无心赏景,张晓敏将保护耕地的政策耐心地讲解给农牧民们听。

张晓敏去村上4300米海拔的村民次旦多吉家中走访,记者跟着爬山,感觉非常吃力。但在张晓敏眼中,这些高海拔的路是她几乎每天都要走的。

张晓敏向村民次旦多吉询问生活情况。

晚上9时

张晓敏来到村民家中,与他们讨论主题党日的表演情况,并用手机帮他们搜索一些视频信息。

晚上10时

终于忙完了,张晓敏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学习。想家里的儿子了,她就会发个视频过去。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夜色里,在孤独中驻守梦想。千里之外的家与亲人,成了内心深处的那束光,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化为这雪域高原上的温暖善意。为彼此点亮,从未熄灭。

驻村的工作繁琐而细致,没有惊天动地,亦没有豪言壮语。每一次的默默付出里,都为这片贫瘠的土地聚集了一片光与热,亦种下了一颗幸福向上的种子。种种细节皆有处可寻,酸甜苦辣皆化为驻村工作日志中的一笔,留下这份青春的记忆在未来的某个日子被激活。

来源:浏阳日报

责编:周婵 江卉

审核:刘志光 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