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发生2.7级地震,关于地震你要了解的还有这些……

2020年12月31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上午9时29分在广东韶关市乳源县(有感)(北纬25.02度,东经113.16度)发生2.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2.7级地震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现场是个什么地形?当天,记者联系了广东省地震局专家,对该次地震做解读。

2.7级地震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据省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邓志辉介绍,从卫星遥感图上来看,震中是一个山区,在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最高峰的东北角,距离该最高峰约十余公里。

2.7级的震级感受大概是3万吨TNT炸药爆炸后对现场产生的震动。一部分人会有震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跟人所处在的位置有关。

楼层越高,震感越明显。“前两年增城有一场2.8级的地震,我到现场调查过,震感是10公里左右。”邓志辉说。

广东属于容易地震地区吗?

邓志辉表示,每一个地方都有差异。粤东地区台湾海峡附近,包括潮汕地区的地震次数相对多。其次,新丰江的水库还有阳江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广东北部山区,例如韶关、梅州、清远等地,近几年也发生了一些小地震,但地震次数较少。

据数据统计,2020年广东发生二级以上地震160余次,三级以上地震19次。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地震有两次,一次是在珠海的海底,还有一次在梅州市丰顺县。

广东目前的地震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情况如何?

在地震预报方面,目前广东的预警预报系统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能力。

据了解,我省的地震预报系统现在已经能做到地震后10秒左右,就将该地震的相关信息发到应急工作人员的手机上了。“但是要向公众发布提醒的话,相对来说复杂一点,要有政策、法律法规支撑等。”另外邓志辉介绍,目前,广东投资9500余万元参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广东子项目的建设,计划建设1172个台站,一个国家级备份中心、一个省级中心、21个市级信息服务平台及243个服务终端。

目标是实现全省分钟级仪器地震烈度速报与省内重点地区秒级地震预警。

气候变化和地震的发生有关系吗?

近期,广东大幅降温,有网友好奇,气候变化和地震之间有没有关系?

有研究表明,地震活动与气候冷暖关系密切。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宗晋等科学家所著的《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一书明确指出,当气候由暖转冷或者由冷转暖的时期,地震活动最频繁,即我国近500年来地震活动时期多与低温期相当。

比如,华北东部地震多发生在冷期。然而也有一些地震,比如1679年河北省三河县和北京市平谷县8级地震,1973年山东菏泽地震等,震前酷热。1966年,邢台地震前7天内,平均气温由-13℃猛增至11℃。

但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地震和气候异常有必然的联系。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地震工作者曾做过雨量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分析了1957年至1971年我国降水量的资料后,得出结论:在我国大地震前1—3年内,震中区往往是干旱区。如在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1970年通海地震、1973年炉霍地震前一年,周围地区皆发生大旱。但是,有些原本属于干旱地区,地震前一两年发生了洪涝。

地震发生的时候,居民应如何避险?

一旦发生地震,居民应尽量到室外空旷处。若在室内,应立即寻找安全三角地带进行躲避。

海边城市若发生地震,当地居民应尽量避免离海域过近并尽量寻找高地势区域。另外,居民可以预备一个应急物品包,在进行地震避难时,携带口哨、水、干粮以及手电等物品。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居民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记者】钱明雅 关喜如意

【通讯员】李曼

【作者】 钱明雅;关喜如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