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蕴华:35年与110共风雨同成长

1985年,刚从警校毕业的杨蕴华来到广州市公安局成为一名警察。35年间,她亲历了110报警服务台从无到有,从两部电话机到实现大数据指挥。如今,在此起彼伏的报警声中,在不断闪动的监控屏幕前,她依然坚守一线,用执著与专业和战友们一起共筑平安广州。

杨蕴华讲述她和110的故事

全国最早的一批110接警员

1986年1月10日,当广州市公安局党委决定开通110报警电话时,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刚入职不到一年的杨蕴华挺身而出,毅然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之后,她与同事一起组建工作团队,独辟蹊径,攻坚克难,为110报警服务台的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

1986年1月10日零时,全国首家110报警服务台在广州市公安局诞生,杨蕴华也成为第一批110接警员。此后的大部分时间,杨蕴华都耐心地接听每一通报警电话,训练自己从较短的对话里获取充足的信息。

随着110报警服务台话务量与日俱增,原有的手工记录和单一的电话通信方式已经难以提升接处警效率。在杨蕴华和团队的努力下,110打破了“一人一电话”的格局,形成一个24路电话线路汇集系统,以快速反应、统一指挥的新型指挥运转机制适应改革开放后广州社会治安新挑战的需要。

1987年3月,公安部工作组到广州调研,对杨蕴华及同事们的110广州经验和成绩给予肯定,并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了《关于在大中城市公安局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的通知》。在广州经验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应运而生,中国公安通信指挥和信息系统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协助侦破特大持械抢劫案

众所周知,指挥调度工作因节奏快、压力大、突发状况多,且经常面临严峻的实战考验,往往都是男民警的“主场”。身为女警,杨蕴华主动请缨参加接警工作,立志要成为这个岗位的行家里手。

1987年12月29日,原番禺县公安局(现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辖区内发生一宗特大持械抢劫案,4名嫌疑人极有可能乘坐当晚的火车北上,侦查民警在赶往火车站的途中向110报警服务台请求协助。

当时杨蕴华正在值班,接到报警后她意识到这是一宗重大刑事案件。问清楚犯罪嫌疑人相貌特征后,她立刻找铁路部门了解列车发车时间,随后通知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前往嫌疑人可能通过的入闸口蹲守,并协调铁路民警做好准备及开启绿色通道。同时,她通过电台将番禺民警前往火车站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消息通传给沿路的交警和治安警案,以让警车快速通过。

23时28分,现场民警通过对讲机传回消息:火车准备开动时,办案民警及时赶到站台,4名嫌疑人悉数落网。事后,专案组为杨蕴华报请个人三等功,表扬她在抓捕嫌疑人这一关键时刻的突出表现,杨蕴华因此成为广州公安110系统第一个立功的人。

靠前指挥规范涉疫情处置

为推进“智慧新指挥”建设,杨蕴华督促建立队伍常态化业务培训机制,对110接处警及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等,让广州110接警台平均每宗警情的接处警时间缩减至1.3分钟内,大幅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近几年,广州110报警服务台年摘机量达520万起,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杨蕴华作为联勤指挥中心的分管领导,围绕公安信息工作,加强了对各类重大信息和不稳定因素的收集,切实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杨蕴华和指挥处党总支班子成员一起带头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组织制定涉疫警情接处警工作指引,明确处置依据、原则和工作流程,为涉疫警情的规范、快速、准确处置提供了坚实保障。她还组织研发疫情防控期间民警接处警执法执勤培训课程,并与警训部合作完成微课程的拍摄工作。同时,根据110接处警大厅人员流动大等特点,组织健全内部防疫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内部防疫措施。

来源丨南方法治报

编辑丨小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