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绿春县子雄村哈尼族生态博物馆引发关注

子雄村哈尼族生态博物馆引发关注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戈奎乡子雄村委会下子雄寨哈尼族生态博物馆建成并向公众开放。这是继脱贫攻坚之后,绿春县首个社会力量参与的非营利性文化建设项目,更是当地哈尼人自力更生,探索民族文化发展道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缩影。专家参观后表示,该博物馆浓缩了下子雄厚重的人文底蕴和民间艺术精华,是社会公众乃至学术界陶冶情操、观摩学习的理想场所。

子雄村哈尼族生态博物馆引发关注

子雄村,是子雄上寨和子雄下寨的总称。历史上的下子雄寨偏居一隅,鲜为外人知晓,但也正是因此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哈尼族民间歌舞和生活习俗。随着国家对哈尼族传统村落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大,下子雄寨以莫蹉蹉为代表的哈尼族传统舞蹈被列入云南省级非遗名录、以阿茨为代表的哈尼族多声部合唱被评为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哈尼族文化遗产也逐渐走进公众视野。近年来,来自中国舞蹈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学校的师生和专家学者也开始关注下子雄的歌舞文化,这个传统村落在新时代下逐步焕发出别样生机。

子雄村哈尼族生态博物馆引发关注

据介绍,下子雄寨的哈尼族生态博物馆位于村内的文化广场,从概念提出、项目论证到设计施工共经历了三个多月。博物馆分为礼乐文化区、农耕文化区和服饰文化区,展陈设计以中华民族礼仪文化为主线,通过以莫蹉蹉为代表的哈尼族传统舞蹈来展现哈尼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达了哈尼族作为古氐羌民族的后裔,与其他民族文化同源、根脉相通的理念。

【新闻多一点】

博物馆落成的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的设计者和投资人潘君喜毕业于云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他研究生毕业以后一直致力于从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为了解哈尼族文化遗产,他先后多次来到绿春县进行调研和学习,并最终决定在下子雄按照文旅融合思路建成一个展示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平台。这与当地村委和文艺队的想法不谋而合,也符合绿春县及红河州文旅事业发展的需求。

随后,他找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红河州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红河学院张红臻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大力支持。在绿春县相关部门和子雄村委会的协调下,潘君喜自筹经费,博物馆所用物料就地取材,村民也积极参与。子雄村委会张然六书记、李然成主任负责具体领导工作,潘君喜负责博物馆用房的改造设计和展陈设计,下子雄文艺队李术龙队长负责具体施工协调,加上其他村民共同努力,这才有了今天的下子雄哈尼族生态博物馆。

下一步,子雄村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博物馆的内容,做好后续的经营管理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博物馆会成为“歌舞子雄”的人文经典,带动哈尼族民间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平台。

云南网记者 李洪峰 通讯员 汪洋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