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社区团购的监管宜早不宜迟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
最近一周,舆论对社区团购的关注持续火热。以“社区团购”为关键词的相关话题频频冲上微博热搜,其中“社区团购会夺走卖菜商贩生计吗”阅读量超过2.47亿。(据12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在疫情期间,由于居家隔离兴起的“社区团购”,在疫情防控平稳后,依然迅猛地发展起来,众多互联网头部企业开始砸重金入场,“烧钱大战”一触即发,“一分钱一盒鸡蛋”“九分钱一棵白菜”的低价战,让原本的“团购”悄然变味,也引发了众多质疑和担忧。
按理说,足不出户就能送菜上门,价格便宜到不敢相信,消费者应该是大喊欢迎的,但是这一次,表达忧心声音中,来自普通市民的不在少数。因为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例子,网约车、共享单车、长租公寓……刚出现的时候,都是这副“赔钱也要赚吆喝”的诚恳模样,等到人圈够了,钱烧完的,能活下来的,就开始提价降质,活不下去的,就留下满地狼藉。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牵民生,连万家,经不起瞎折腾,更不能成为资本的“试验田”。
菜市场里藏着城市的性格和灵魂,琳琅满目,人来人往,温润着岁月的底色,弥漫着凡俗的乐趣,映照着生活的缩影。居家买菜是极具烟火气的事,有不少老街坊每天都会去熟悉的菜场逛一逛,感受拥挤热闹的人生百态;或是十几年来,在熟悉的摊位买熟悉的菜,不问价格,不怕麻烦,只因为相信这东西只有他家的好。这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情感联结,也是城市生活的无限况味。即便只是为了留存这种生活的质感,珍惜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缘分,我们也应该理性地面对“社区团购”的疯狂扩张,关注实体菜市场的生存空间。
因此,当下将对于社区团购的争论,仅仅集中在大平台要不要给小菜贩留条活路的道德抨击上,其实是不足够的。因为单说社区团购本身,现在已经出现了诸多隐患和不良苗头。有团购平台的区域负责人因收受贿赂而被刑拘;有大型供货商发布通告,要求禁止给“严重低价”的社区团购平台供货,以免破坏价格体系;有网友反映团购菜虽然便宜,但是质量每况愈下,售后缺乏保障……可见,无序扩张的社区团购,绝不仅仅是卖方的角力,而是宛如一列横冲直撞的火车,任其不顾后果的乱来,最终不仅消费者权益可能受损,实体经营被严重挤压,城市的生机和活力都会遭受负面影响。
过往无数教训告诉我们,对于资本催生的新生业态,不能强行“一刀切”,更不能放任不管,规范和监管都是宜早不宜迟。近日,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在全国率先发布《电商“菜品社区团购”合规经营告知书》,并约见了几大平台的团购相关负责人,要求“团长”视情应办理相应的市场主体登记,不低价倾销,独占市场,扰乱正常经营秩序。尽管只是个起步,但也具有积极意义,至少说明监管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明确了遏制资本无序扩张的重要性。
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就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公开征求意见。这足以证明,警惕“社区团购”的负面效应,绝非杞人忧天,而是从上到下的共识。所以,监管不能只是“雷阵雨”,而要持续发力,尽快针对社区团购探索出准入门槛、管理办法、规则制度、监管模式,结合不同社区的需求,给资本套上笼头,倒逼资本“巨头们”保持清醒,良性发展,不要只红着眼在百姓餐盘里“抢地盘”,也要背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