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电,可能是2020年的最后一场“小确丧”

图片
文 胡同
电荒、停电、限电、开二停二、煤电倒挂……这些词汇从“远古”时期忽然复活。
图片
“广州停电”的消息上了热搜,这可能停电的消息首次出现在这样的榜单里,毕竟热搜是最近十年的网络产物。
图片
这次让人们最早关注到电荒的消息来自湖南、浙江和江西。湖南和江西人口众多,冬天取暖的耗电量忽然上涨势必会引发电荒;至于浙江,最近西方国家要过圣诞,那一带的厂家正在加班加点赶圣诞礼物。
其他省份陆续跟进停电序列,毕竟产煤的流量担当山西、陕西、内蒙的煤供不应求。
电荒、停电、限电、开二停二、煤电倒挂……这些词汇像从“远古”时期忽然复活一样,将人们带回到没那么依赖现代科技的时代。
图片
曾经浪漫的烛光晚餐,如今唾手可得(炒菜时请留意调味料摆放位置)。/网络截图
那个时代,人们常说黑色的石油和煤炭,是工业和生活中汩汩流动和燃烧的“血液”。
这个情况会延续多久,谁也说不准。但在预测结果之前,我们先捋一捋为什么会出现电荒,或者说电荒背后,中国能源格局是不是发生了新的结构变化;新能源的兴起,会不会也是“疑犯”之一。
南方人:“兄弟,你在北方还好吗?”
万万没想到,当初一起参加帆船比赛的兄弟如今成了广东一家发电厂的中层。电荒出现以后,他说南方电网这边似乎没有什么压力,出现电荒的都是国家电网那边的新闻,“主要是太冷,毕竟北方兄弟的冬天挺难受的”。
记得上个月我和他从深圳回广州的路上,他看着高速路两边的灯火通明,随口说了一句:我们就喜欢看到所有的灯都亮着,用电越多,电厂的利润越高。
图片
江浙一带某城市停电的夜晚。/新闻截图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但要真正理解,还需要一小段倒笔。
目之所及,我们看到任何一个小小插座和开关的背后,都连接着输配电网络和发电厂。
在2002年以前,中国是没有所谓发电企业和电网这种说法的。发电和输电的所有工作,都由“国家电力公司”承办。
为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2002年电力行业进行了一次“伤筋动骨”的改革,把发电和输电分开(厂网分离)。发电企业由此诞生了五大集团,其中包括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国电投。
而电网公司就分割成了中国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以下简称“国网”和“南方电网”)。
图片
南方电网的总部在广州。和人们时常揶揄的说法一样,广州人认为非广东人就是北方人。南方电网在这一点上吃了点亏,它经营的输配电范围只有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海南。
除了这五个省(自治区),剩下的输配电业务都由国网统筹。
和中国的高速路一样,电网只是一张可以让电自由流动的网络。网络里的电,需要从发电企业购买。对于发电企业(火电)来说,要算的账就是采购的煤炭所发出来的电,要比卖给电网的价格(上网电价)低,否则发电企业就会亏损。
这个定价由国家和市场共同干预,相对稳定。电网从电厂采购了电,再将其输送到社会各个角落,收取电费,也就有了电网自己的利润。
只是在国家两个电网里的电,除了煤炭发出来的火电以外,还有核电、风电、水电和光伏电。
图片
其中火电的发电量在中国还在7成以上,水电超过15%,核电这几年发展迅猛,但比例不到5%。至于广受资本青睐的新能源——风电和光伏,不到全年发电总量的6%(2019年数据)。
所以兄弟说的今年太冷,指的就是最近水电进入枯水期,水电供给不足。另外恰好又出现煤炭价格上涨以及货源不足,所以供电量紧张。
在过去,还出现过发电企业因为煤炭价格高于卖电价格,不得不减少发电量来减少亏损,或者有些库存十分充裕的电厂,发现从事煤炭交易比发电的利润更高。
这是市场行为,实际上并不犯法,毕竟不少发电企业也是上市公司,他们也要对股东和股民负责。但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这是致命打击。
订单来了,电也停了
12月21日一觉醒来,家里跳闸。“广州停电”的词条挤进了热搜,住在广州荔湾区的朋友说康王路一片都停电了(帆船兄弟维护南方电网的说法遭到打脸)。
图片
12月21日,广东新闻里报道关于广州停电的情况(图像过于真实)。/新闻截图
电网公布的停电计划中,通常都会以线路维修或者配合施工的理由实施停电,这一次没有理由。
从12月15日开始,中国很多地方开始拉闸限电,湖南长沙市地标和亮化工程,悉数熄灯。长沙市民收到了一份“有序用电倡议书”,建议大家将暖气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下,不使用电炉、电烤炉这一类的高耗能电器。
甚至一些超过20层写字楼的电梯也出现停运。
浙江温州更加决绝,规定市级单位在气温3℃以下才能开空调,领导要带头节能;义乌关掉了路灯和红绿灯(很有可能道路的电闸是同一个),街上的景观灯也关闭了,并且对一些企业的开工时间进行限制。
图片
这两个省份的限电分别代表两种生活处境。湖南人口密度大,是2008年中国南方冰灾的重灾区之一。12月11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寒潮预警,湖南降温6-14℃ 。
温度骤降迫使人们使用想尽办法取暖,除了买衣服,剩下的采用增加用电设备的方式,所以湖南用电紧张,这不意外。
江浙一带,因为贸易摩擦以及疫情影响,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生意,今年萧条惨淡。疫情期间有电,但没有订单;现在制造业回暖,又遇上欧美的圣诞节狂欢,订单来了,却没有电。
当然,降温和订单造成的用电量上涨,每年都会出现,但今年还出现了煤炭紧缺的现象。
图片
除了市场因素以外,煤矿的产量还受安全时间、管理者人事变动影响。/资料图片
基本情况是中国煤炭价格从2017年开始,连续30个月保持价格稳定。但今年疫情期之前,煤炭价格开始下跌,疫情又让国际油价暴跌,替代能源的出现,曾让国内煤炭价格一蹶不振。当然,疫情也让煤炭产量出现一定的下降,这让整个煤炭行业进入了负债经营的状况,目前他们的负债率接近70%,大约4万亿元。
一部分的煤企就此倒下了。
如今到了年末,社会和企业用电都开始激增,煤炭价格开始上涨。本来应该大量供应煤炭的局面,又遇上了一些省份要完成今年节能减排的KPI,所以用电消费端不得不拉闸限电;生产端为了环保压力,不得不对煤矿开采进行限产。
图片
12月4日,重庆吊水洞煤矿矿难发生后,全国很多煤矿开始进行安全检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开采量。/新华社
至于海外进口,澳洲倒是有82艘运煤船在海上飘着打算供货,不过中国限制了澳煤的进口;印尼、俄罗斯、加拿大和蒙古的煤可以买,但中国也收紧了进口额度,短期运载、卸货再分配到各个发电厂,时效想必不会快。
尽管如此,中国作为一个产煤大国,进口煤在中国的比例不足10%,其中电煤比例相对更少,所以把电荒的全部推到进口问题上,也有失偏颇。
新能源、新压力
容易忽略的另一个用电压力,来自于我们习以为常的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自行车)。
这种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交通工具,正在无情挤压传统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其中比亚迪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在18日的一场新能源汽车的圆桌论坛上,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的增幅可能会达到40-50%。
至于今年,有数据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突破120万辆,电动自行车也不应忽略,之前看到的数据是中国已经有3亿台。
图片
在现代化的道路中,不能忽视传统能源在背后起到的作用。
人们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在道路上不用加油的这个事实,但忽略了这种车实际上也是需要电力续航的本质。这些电同样来自于火电,仍然会造成大规模的碳排放。
只不过和燃油汽车的碳排放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环境属于集中污染(由发电企业承担)。倘若再加上电池组的制造、淘汰传统能源汽车的转换成本,新能源实际上对环境没有想象中那样友好。
国际上新能源汽车最早的探路者之一丰田,其总裁丰田章男最近说,新能源汽车被过度炒作了。他说如果所有的汽车都是电力驱动,那么日本在明年夏天会发生电力短缺的情况,而且为了配合新能源汽车设置的充电等基础装备,还要花费1350亿至3580亿美元。
图片
丰田总裁丰田章男。/资料图片
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消费者淘汰传统汽车的拆解和购买成本。
但投资者仍然在寻找下一个“特斯拉”,他们的目的仍旧是要从投资中获利。
如今,中国企业生产了全球69%的锂电池,仅2019年,中国就制造了超过85亿千瓦时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新能源仍旧被看作是汽车发展的标志。
85亿千瓦时是个可怕的概念,相当于北京市全社会一个月的用电量、或者长沙市一个季度的用电量总和(按2018年中国城市用电量计算)。
图片
2018年中国52座城市社会用电量统计表。/资料图片
现在看来,这种在全国多地发生用电紧张的情况,是各个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产生的。至于解困,当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但不能否认,中国的电力改革之路,还没有走完。
对于生活在电荒中的人,我想说的是不要抱怨太多,点跟蜡烛,听听身边的人讲的心里话,感受一下上个世纪人们传统的沟通方式,或许也是极好的(单身读者请自觉忽略这一段)。
图片
停电期间,一所大学宿舍的墙壁上倒映出恋人的剪影。/微博截图
无论如何,希望今年冬天别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