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密织脱贫“健康网” 一个乡镇配备29个“家庭医生”团队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王攀 周洪攀

12月11日,全国主流媒体看“决站决胜脱贫攻坚”走进四川德阳。在“德孝文化”发源地旌阳区孝泉镇,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家庭医生,正准备去贫困户欧先生家里测量血压。按照贫困户“应签尽签”原则,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组成29个家庭医生团队,为孝泉镇贫困群众健康护航。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德阳市让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贫困人口享受到便捷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医疗保障、健康管理、家庭医生上门、扶贫政策巡讲、暖心服务活动等等,为脱贫攻坚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

一村多个村医分片负责 半夜五点为村民诊疗

当了50多年村医,张贤泉从没感受过医疗资源下沉到如此程度。他所在的黎郎村,是一个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子,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他和其他村医一样,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联系贫困户、上门诊疗、转运病人,提供着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

今年五月份,张贤泉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住院。凌晨5点,一位名叫欧成禄的村民打来电话,说其右侧小腹疼痛难忍,请张贤泉帮忙看看。张贤泉立即联系同为村医的儿子,上门了解情况。

电话里,张贤泉仔细询问欧成禄的症状,判断可能是阑尾炎或者结石,需要马上送到医院。张贤泉让儿子开着自家的车,送欧成禄到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经过检查,欧成禄患了肾结石。及时的手术让欧成禄很快恢复,在此期间,欧成禄的家庭医生,几乎每天都会关注询问他的情况。

“我们一个村子就有几个村医负责,大家分了片区。我们除了每月上门检查诊断,村民身体不舒服,随时打电话都可以找到医生。”张贤泉告诉记者,如果他们处理不了,就马上联系上级医院诊断。欧成禄就是很好的例子。

“家庭医生”签约负责 联系卡发到每户

黎郎村贫困户欧先生家的墙上,挂着一张“旌阳区孝泉镇卫生院(现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服务卡”显示,欧先生家的三位家庭医生,分别来自卫生站、卫生院、中医院,分属于三级医疗机构。

在“服务卡上”,有三位医生的姓名以及联系电话,遇到健康问题,他们随时可以打电话寻求帮助。

此外,健康卡上,还明确了签约服务的内容,包含了健康档案、健康管理、突发事件处置等十四项免费服务内容。

“我们一共组建了29个‘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团队负责提供精准有效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健康管理、疾病随访等,确保全程持续跟踪服务。贫困群众实现‘应签尽签’,我们也切实服好务贫困群众。”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王军说,此外,针对贫困群众,还开通了“绿色通道”,实行“先入院后结算”、“先诊疗后收费”。

大病治疗花费百万元 仅自付14万元

家住中江县通济镇同缘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源烽,多年前患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为这个家庭的灭顶之灾。后得益于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让李源烽一家有了希望和信心。

2017年,李源烽被列为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对象。他先后在中江县人民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13次住院治疗,病情有了很大好转。医疗总花费107.1万元,各项报销和基金救助合计92.5万元,他个人县域内自付2.6万元,自付比例仅3.4%。县域外就医自付12万元,极大减轻了个人就医支付压力。

李源峰只是德阳市贫困人口享受健康扶贫惠民政策的一个缩影。“能够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这是患病贫困人口的愿望,也是德阳市健康扶贫工程推进的落脚点。

据悉,2016年至2020年,德阳全市贫困患者累计住院22.04万人次,总费用10.19亿元,贫困户个人支付占比8.84%,共为10690名大病贫困患者开展集中救治。各项切实落实的措施,保障了群众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