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难求”的网红店,凭什么让你排队8小时?

图片
最近总有人问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吃不了苦了?
谁再问这种问题,我直接一张图糊上去。
图片
为了喝上一杯奶茶,8小时的队都能排,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怎么就吃不了苦了?
武汉第一家茶颜悦色,开业第一天,就引来了无数年轻人排出了巨长的队,队伍甚至排到2公里之外。
我出门买个包子15分钟都嫌冷,结果,大周二的,一帮人就这么肆无忌惮的排队买奶茶。
冬天都哭了,你们这代年轻人,是不是看不起我,我还不够冷是吗?
图片
这些年网红品牌排队,简直都快成了一个21世纪“营销奇观”。
队伍一个比一个夸张,甚至工作日排队8个小时买奶茶的队伍都出来了。
排队到底是为了卖茶还是为了上热搜?
热榜都哭了,嘤嘤嘤,你怎么能这么针对人家?
要知道,很多店,平时就算是白送东西也排不出这么夸张的队伍啊。
网红品牌到底要多SEXY,才能让人在大冬天持久到七八个小时?
在深入研究后,我发现,这些网红品牌为了让人排队,从营销策略,到用户,再到产品,都太TM不正常了。
图片
一、让人排队,是个技术活儿
做过实体生意的人都知道排队的魔力,只要排长队,很多人连卖啥都不知道,就跟着冲了。
排队就是最好的广告。
要是你有本事,能让人排出2公里的队伍,这就是个全网营销奇观,明天你就能上新闻。
那怎么才能排出又粗又长的队伍呢?
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儿。
要知道,现在的门店管理系统,解决排队这个问题的方法,简直不要太多。
网上下单,线下取号,领个爱的号码牌,都是非常成熟的方法。
领完号,顾客该干啥干啥,估个时间,到时候回来取就行,两不耽误。
方便吗?方便。
但,你们倒是方便了,长龙一般的免费广告队伍谁来排呢?
顾客取完号人就散掉了,这还怎么显示自己的东西好?
怎么制造轰动?
怎么搞排队奇观?
先进技术不一定就是先进生产力,“笨办法”反而出奇效。
图片
a.强制排队
什么网上下单,预约取号,小程序统统都不用,排队就完事儿了,人不在不做,爱喝不喝。
这样队伍不就排起来了?
没有队伍,创造队伍也要排。
b.刻意放慢出餐速度
出餐速度是不是一定要快?
未必,很多事儿,快了都不好。
比如某happy茶,制作速度那个慢啊,甚至会等一次性做好七八杯之后再叫号取餐,明明有更好的点餐方案,但,就是不用。
他们就是要控制出餐速度,口号是慢工才能出细活,店员各个都有工匠精神。
屁。
慢工能不能出细活不好说,但是一定能排长队。
网红店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排队,不排队,还怎么好意思叫网红店?
图片
二、光排队不行,你得数字化排队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那怎么才能让“排队”这个好事也能传千里呢?
玩数字化。
如果没有数字,大家只会说:哦,那个店,排了老长的队伍,人真鸡脖多。
有传播力吗?
没有。
但如果你量化一下呢?
比如2公里,比如8小时,数字越大,越不可思议越好。
“一奶难求”的幻觉是不是就出来了?
一下子就量化了,可视化了,传播性也紧跟着指数级增长,甚至连吃瓜群众也跟着骂了起来:排这么久的队,你搁这上班呢?
效果堪比一刀扎在热榜的腰子上。
这就是数字的魔力,不量化一下,大家根本不知道离谱到底有多离谱。
图片
 
做实体营销,有个公式:夸张+数字+排队=搞个大新闻
要是没人提这个数字呢?
你弄个牌子怼他们脸上啊。
没有数字,创造数字也要上,你说排队10小时,谁还去跟你较这个真?
三、制造“地域稀缺性”
只靠排队,慢出餐,量化这些奇技淫巧,能搞出又粗又长的队伍吗?
不能。
你还是得有点真本事。
东西要是真的烂,你还敢玩排队,那估计就是排队砸店了。
排队的根本驱动力是什么?
稀缺性。
网红品牌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差异化,要不一样,要有特点,是不是真的不一样不重要,但起码要看起来不一样。
像奶茶这样的产品,电商快递外卖都拿它没办法,如果你的城市没有,只能要么你过来,要么我过去。
这是稀缺性的天然来源。
网红品牌的特点就是名气大,但实际的门店数量又很少,这就人为制造出了巨大的供需矛盾。
如果一家争议不断,天天上热搜的奶茶店,突然在你家附近开了个店。
你会不会也想去尝一尝呢?
不喝一口,你连骂,都找不到切入点。
这就是声量的价值。
图片
四、社交价值
消费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奶茶仅仅就是一杯奶茶吗?
不不不,奶茶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交货币,大周二排队一天买奶茶,发个朋友圈。
排队80个小时买到了心心念念的国风奶茶呢。
有钱又有闲的人设不就立起来了?
图片
妥妥的就是朋友圈打工仔里最靓的崽儿。
只要十几块,就能装个小清新的B,这不比拼单名媛来的勤俭节约吗?
多慢好省的装B,还是得靠这些稀缺品。
能提供装B价值的产品,才是真正感动人心的产品。
图片
五、推波助澜的黄牛
有句诗讲得好: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你以为买奶茶的都是自己喝吗?
很多人想不明白:在网红店排长队的是不是都是小母牛下海,一群闲B?
有功夫花几个小时排队,你去上班不行吗?
人家还真是在上班,黄牛才是超长排队的主力推手。
图片
均价十几块的网红奶茶,到他们手里能硬生生给你炒个10倍。
十倍啊。
我都怀疑这是《刑法》的漏网之鱼。
就算一杯只能挣个百来块,那多来十几二十杯可不比上班强多了?
即使一人限购四杯,我还可以花50块钱多雇几个大学生,当中间商赚差价。
好家伙,我感觉暴富之路就在眼前。
今后请大家叫我黄牛顿顿。
有了这帮黄牛,多长的队伍排不起来呢?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没有钱,反而成为了问题本身。
正是因为有这群对价格不敏感的人,才放大了这个事件的不合理性。
你是业余排队,人家是专业选手,怎么排的赢?
那句话怎么说来?
不要用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手艺。
图片
六,玩儿概念,打标签
这几年,光奶茶牌子就冒出来无数,不整点幺蛾子,怎么和那帮妖艳贱货区分出来?
你们天天搞西式茶饮,诶我就整个中国风。
烧钱也要整个独树一帜的VI视觉识别系统,卖产品的第一步就是卖包装。
包装不对,努力白费,颜值经济在消费品这个领域也是“财富密码”。
然后,你还得擅长讲故事,给自己贴标签。
产品怎么才能有个性?
就是从这些细节中冒出来的。
整个武林秘籍一样的喝茶口诀,一下子就能把仪式感拉满。
小票上写个段子,撒个娇,画个画,是不是就显得很不一样?
什么老板很任性,什么终身会员,限定联名款,要多花哨,就整多花哨。
奶茶,也是需要人设的。
这种“不一样”的一个又一个标签,同样也是稀缺性的来源。
什么叫互联网思维,这就是互联网思维。
图片
经济学上一个基本概念,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价值决定价格吗?那是高中课本,从根本上来讲,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供需关系。
一杯奶茶值不值150块?
从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看,不值,但是如果加上一堆标签呢?
第一天开售
第一人气奶茶
排队80小时抢到
黄牛150块
国风潮人
加标签,叠buff,稀缺性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
口感是有上限的,但是稀缺性是没有上限的,只要炒的方法得当,鸡毛也能飞上天。
几套组合拳下来,排队排的人想哭的网红店不就炮制出来了?
只要有足够多跟风的人,玩点套路,万物都可网红店。
神话故事里,人人都想要点石成金的法术。
这不就是点石成金的法术吗?
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得先让天下没有好排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