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一圈一带两区”?你out了

最近,关于辽宁区域发展

新布局、新提法,

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各界热议!

这个新布局、新提法,

概括来说就是“一圈一带两区”。

此前,公开发表的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公报围绕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表述。今天刚刚发布的《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则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部署。文件在第八大方面“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中指出: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突出沈阳、大连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动作用,加强沈阳、大连协调联动,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以沈阳、大连“双核”为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一圈”即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带”即辽宁沿海经济带,“两区”即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推动“一圈”“一带”“两区”区域互补、融合联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板块支撑和动力系统。

接下来的第29条、30条、31条、32条,对四个区域分别作出了部署:

关于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文件指出:沈阳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能级,提高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率先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上实现突破,在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中作出示范,着力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充分发挥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提升,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总部经济,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

关于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文件指出:以沈阳为中心,以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沈抚示范区等为支撑,以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更好发挥城市组团的集聚辐射、产业协同和同城化效应,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的增长极。加快推进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综合立体城际交通运输网。以全产业链深度协作为纽带,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共同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建设智慧城市群。发挥沈抚示范区作用,聚焦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推出更多首创经验。

关于以大连为龙头深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文件指出: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建设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发挥大连的“中心港”效应,加快畅通陆海通道、完善集疏运网络、提升航运服务水平,建设智慧、绿色、高效国际性枢纽港。对标自由贸易港,推动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示范。发挥大连的化工研发优势,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建设长兴岛—辽东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精细化工产业带。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太平湾开发建设,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关于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文件指出:发挥辽西毗邻京津冀的区位优势,依托阜新、朝阳、葫芦岛等,率先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通道对接、产业对接、平台对接、市场对接,抓住京沈高铁全线贯通契机,吸引京津冀企业、资本、人才来辽。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与中央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高校等开展对接合作。深化与京津冀产业发展对接协作、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推动辽宁产品进入京津冀市场。建设京津冀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辽西旅游大环线,打造吸引京津冀居民休闲旅游康养的后花园。加强与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筑牢防风固沙生态屏障。

关于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文件指出:全面落实国家建设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部署,依托岫岩、凤城、宽甸、本溪、桓仁、抚顺、新宾、清原、西丰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质水资源,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区,协同探索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夯实绿色发展生态基础。发展生态型经济,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大健康产业基地以及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精加工基地,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打好“冰雪游”“沿边游”“民俗游”“红色游”等文化旅游牌,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看明白没有?

总结梳理一下

一圈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沈抚示范区;

一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

两区则分别指向辽西、辽东,前者包括:阜新、朝阳、葫芦岛;后者包括岫岩县、凤城市、宽甸县、本溪县、桓仁县、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西丰县。

那么,相关地区都要咋干呢?对此,辽宁日报刚刚推出了四篇重磅报道,就”一圈一带两区“涉及到的地区进行了全面采访、重点报道。

四篇系列报道内容分别为——

1

握指成拳 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

——我省各地热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

新战略,绘就新蓝图;新使命,激发新担当;新期待,召唤新作为。

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这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向更加均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指明了方向。各地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蓝图已经绘就,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共识与力量,以新担当新作为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发挥中心城市的牵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沈阳这个“龙头”当仁不让。“十四五”时期,是沈阳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十分关键的五年。沈阳市表示,“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的战略部署,为沈阳更好发挥中心作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沈阳市将深入贯彻省委要求部署,在全面做大做强自身发展能级基础上,坚持跳出沈阳看沈阳、站在全局看沈阳,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围绕更好放大城市组团集聚辐射、产业协同和同城化效应,加强联动发展,真正走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推动规划计划协同,共同编制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城市会商和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协同,加快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建设,实现城际间客运公交化运营和零距离换乘,加强能源、通信、供水排水等设施统筹规划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协同,共同建设“智慧城市群”,推进社保、医疗、教育等领域实现系统对接;推动要素市场协同,建立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和交易绿色通道,共同构建区域科技条件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协同,提升区域内配套率,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共同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生态治理协同,实施辽河、浑河干流及支流河综合整治,推进三北防护林带、城市接壤地带等生态敏感区域的共同治理。

“省委全会提出的目标催人奋进,绘就的蓝图鼓舞人心。”鞍山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按照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完善思路、主动融入,积极推动鞍山参与构建和完善都市圈大产业链及供应链,加快形成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将鞍山打造成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与辽宁沿海经济带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鞍山市发改委沈阳经济区办公室主任时凡表示,将积极发挥好本部门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服务作用,从鞍山如何打造都市圈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和加工配套基地、参与共建都市圈科技共享平台和技术创新联盟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加强与都市圈各城市文旅体健产业联动促进“四产融合”提质升级等方面发力,统筹规划,制定方案,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中贡献力量。

“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明确了发展目标。抚顺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徐隽说,抚顺市将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步伐,一方面深度融入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借力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建设新材料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快跨市、跨省通办工作,试行智慧“无人”审批,吸引更多企业来抚顺兴业,实现与沈阳市“同频共振”、携手发展。

为全方位、深层次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本溪市委明确提出,首先是空间融入,按照“一河两岸、北上东扩”空间布局,改造提升老城区品质,加快太子河新城建设。其次是产业融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实现突破;依托绿色矿山建设,打造绿色原材料基地;支持本钢建设千亿级钢铁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依托本溪高新区建设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发展文旅大健康产业,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国家旅游度假区。最后是项目融入,加快推进桓仁古城机场、溪田线改造、大台沟绿色智慧矿山、太子河百里生态水长廊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使本溪市与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实现全方位互通和连接。

辽阳市提出,将按照省委全会的部署和要求,抓住沈阳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重大战略机遇,主动深化同沈阳市的联动发展,全力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副中心城市。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推进沈辽城际铁路建设项目,抓好沈辽大道、西部产业和东部旅游通道建设,加快完善沈辽交通网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承接沈阳产业辐射和转移,加强与沈飞集团、华晨宝马等重点企业的对接,开展铝合金精深加工、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行动。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资源,特别是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共建共享,实现科研、人才、金融、政策等要素融合互动。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心城市互融互通,这对与沈阳市道路相通、地域相连的铁岭市而言已不陌生。铁岭市发改委主任周大禹表示,积极融入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正是拟定中的铁岭市“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后五年,铁岭市将依托东部山区丰富的森林和水资源,积极探索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发展生态型经济。立足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推进银州区、凡河新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推进开原、昌图、西丰、调兵山的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引导调兵山市加快培育资源接续替代产业。构建“通道+枢纽+网络”互联互通立体交通格局等,从而实现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在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全方位、深层次融入。

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提出,将以创新为引领,全面完成“打造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新引擎”的“三区一引擎”定位目标。特别是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有为、法治、诚信、扁平化”政府,形成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全力构建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着力深化开放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窗口;着力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六大主导产业集群;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创的现代化新城。

02

向海图强 深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

——我省各地热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

“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找准自身定位,有效发挥比较优势,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加速形成新动能,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再升级!”

……

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以大连为龙头深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清晰、责任明确,在沿海经济带各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扛起责任,鼓足干劲,坚持开放引领,向海图强,切实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努力开创全方位协同发展新格局,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区域增长动力源。

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大连是“龙头”。大连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牵动作用,成为引领辽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实现更高层次对外开放上为全省作出示范。近年来,大连市从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区域协同等方面全力推进,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同时,启动沿海六市协同发展信息化平台建设,助力以产业集群方式加强与各市上下游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延链整合,为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供新手段。大连市提出,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和省委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在政策引领方面,聚焦头部项目,赋能实体产业,提升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拉动性强、区域带动力大的内外资项目在沿海经济带布局,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推动沿海经济带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开放引领,持续提升大连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谋划沿海六市协同融入国家对日本地方城市合作机制。发挥资源优势,借助举办沪连合作论坛、达沃斯论坛等各种活动载体和拥有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种开放平台优势,主动邀请沿海五市参加,并向沿海五市辐射推广。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沿海五市的协同联动,努力开创特色产业集聚、优势产业互补的协同发展新局面。

沿边沿海的丹东市,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将最大程度释放地缘优势。丹东市将着眼全国、全省开放大局,充分释放丹东沿海沿边开放潜力,利用好丹东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优势,积极推动发展陆海多式联运和临港经济。同时,积极对接沈阳、大连两个“龙头”,在产业、项目、人才、资金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推动丹东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丹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孙露平表示:“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以大连为龙头深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我们要全方位加强与大连的合作,以共同建设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服务平台和产业园区为突破口,增强丹东承接日韩产业落地的能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带动丹东大开放、大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至关重要。锦州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徐新表示,面对“十四五”时期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发展目标,锦州市将深度参与以大连为龙头的沿海兄弟城市各领域、全方位协同发展,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新高地。未来,锦州市将围绕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发挥锦州港、龙栖湾港、锦州湾空港作用,推进锡赤朝锦陆海通道建设,加快建成面向东北亚等地区的合作新平台。同时,深入开展新旧动能转换试验,构建临港产业新体系,实施“8+3”工业发展计划。依托凌河区“东联”、凌海市“西进”发展战略,实施“双凌协同”工程,充分发挥港口物流带动产业发展作用,实施锦州港与龙栖湾港协同发展“两港联动”工程,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2017年4月跻身自贸试验区行列,到2018年年底获批东北沿海唯一综合保税区,加上经营多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口市目前已经形成“三区叠加”“多轮驱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以大连为龙头深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更让营口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精神振奋。连日来,营口市营商局工作人员一直在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加班加点,指导推动试行食品经营许可、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等审批事项“不见面网上审批”,为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发放电子证照。抢抓机遇,营口全市上下正以省委全会精神为指引,发挥“三区叠加”优势,抓住承担东北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机遇,吸引资本、人才、技术集聚营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等新业态,集聚起全面开放新优势。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盘锦市奋力向海转型,目前已形成以盘锦港为核心、辽东湾新区为龙头、各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各县区协同发展的全域对外开放格局。“十四五”时期,盘锦市将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全省新发展格局,持之以恒实施好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与以大连为龙头的周边沿海城市协同发展、差异化发展,建设现代化专业化智慧港口,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精细化工产业带,打造区域合作新高地、东北开放新前沿。辽东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凯充满信心地表示,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就是行动指南,新区将紧紧围绕经济开发区定位,以开放为引领,通过着力打造1个基地、培育3个产业集群、构建3个体系、强化4个保障,全力将辽东湾打造成盘锦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

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葫芦岛市正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不断推进开发开放再上新台阶。葫芦岛市将整合港口资源,促进港口多式联运发展;加大开发开放力度,目前兴城经济开发区已成为辽宁自贸试验区协作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也已投入使用,正借助柳条沟港港口优势,积极谋划东北亚粮食交易中心项目。同时,葫芦岛市还将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行“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掌上能办”,切实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树立“优质营商环境”品牌,为深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贡献力量。

3

借力借势 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

——我省各地热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

打造西门户,开放合作迎来新机遇;形成新增长极,区域发展步入快车道。

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打造我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辽西大地澎湃激越。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全会为辽西地区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路径,将撸起袖子加油干,借力借势,开拓创新,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阜新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和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中间地带,通过京沈客专等交通大动脉,与两大经济圈紧密相连。阜新市表示,将全面承接京津冀产业、人才、科技和资本转移,在皮革、智能铸造等领域,成建制地承接产业转移,在拉长产业链的同时,不断迈向价值链高端。依托京沈客专、巴新铁路等重要交通网络,全面加强商品流通、产业转移体系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地和辽西、内蒙古东部物流集散地。积极推动装备制造及配套向高端装备转变,农产品加工向绿色食品转变,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在大力发展四个优势产业基础上,精心培育以氢能源、无人机、赛道、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推动转型振兴进入新阶段。

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还将聚焦生态环境优化,突出抓好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和以海州矿、新邱矿为重点的百里矿区综合治理,把阜新建设成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打造京津冀和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后花园”,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美丽经济。

朝阳与京津冀地区地缘相近、山水相亲。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为朝阳谋划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进一步激励了朝阳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发进取,担当作为。大家纷纷表示,要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把朝阳建设成为辽宁连接京津冀的西门户和桥头堡、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支撑,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朝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曹治纲表示,朝阳将紧紧抓住京沈高铁全线开通的有利契机,完善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与京津冀地区通道对接。“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朝凌高铁与沈秦高铁连接线建设,强化与周边港口战略合作,加快通航产业发展,实现陆海空全方位对接京津冀。

进一步加大主攻京津冀招商引资、老企业合资合作力度,加快做大做强钢铁冶金、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数字经济五大产业集群。全面加强与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家级产业平台对接,探索园区共建或设立“飞地经济”园区,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同时,依托农业产业龙头和设施农业企业加快实施一批高质量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扩大与京津冀地区市场对接,把朝阳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

“我们是京津冀的‘后花园’,京津冀是我们的‘项目库’。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一定抓住机遇,拼搏进取,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葫芦岛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范炳吉告诉记者,葫芦岛市针对京津冀招商成效凸显,今年前11个月,京津冀地区到位内资额和到位项目数量分别占全市到位省外内资总额和到位项目的63.6%和60.6%。下一步将全面发力,将东戴河新区和打渔山经开区定位为接轨京津冀主战场。东戴河新区主要承接文化旅游、医疗康养、数字产业、人工智能、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同时发展临港产业和物流园区以及总部经济、副食品供应基地;打渔山经开区主要承接泵阀、高端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葫芦岛是我省与京津冀地区距离最近的地级市,是对接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先行区和引客入辽桥头堡。葫芦岛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杨丽芳表示,将进一步丰富旅游新业态,对照京津冀标准,加强房车酒店、汽车营地、低空飞行俱乐部、海上游轮等高品质旅游产品开发。同时,加强面向京津冀的旅游营销,不仅展示葫芦岛历史人文风貌,还要展现葫芦岛优越的营商环境,打开游客和战略投资者进入我省的大通道。

4

生态优先 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

——我省各地热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

区域协调共潮起,绿色发展伴辽飞。

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奏响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强音,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成为我省各地热议的话题。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题中应有之义,将以省委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区域协调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有效发挥比较优势,在协调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积极探索实践,全力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区。

“既提气鼓劲,又方向明确。”谈到对“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的认识时,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文旅广电局副局长宿晓升的回答言简意赅。他介绍,在协同发展上,岫岩县将加强地区间旅游资源和产品的一体化开发,从做大产业融合、做强旅游项目、做精旅游线路、做优文化彰显等方面重点发力,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载体,不断为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赋能。

如今,岫岩已把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区域协调发展之中,力争走出一条生产绿色、生态宜居的发展道路。他们将积极推动柞蚕、食用菌等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生态转变,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岫岩玉、休闲农业、康养医药、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切实做好水、林、花、果等文章,让绿水青山更加秀美、更加灵动。同时,强化生态环境统筹保护和协同治理,坚持生态保护区应保尽保,下大力气做好封山育林、河流整治、矿山复垦等工作,把生态环保做实做好,为实现绿色发展夯实基础。

“省委全会提出‘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抚顺市为新宾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新宾满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谢大利说,新宾将立足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大伙房水库水源涵养地的定位,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战略,推进以中药材、食用菌、蓝莓果品、优质稻米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同时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核心,推动猴石东北抗联基地成为国内重点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推进蓝旗朝鲜族村等田园综合体、新宾历史文化影视拍摄基地建设,打造沈阳休闲观光后花园。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山区,有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得天独厚优势。清原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国英表示,清原将抓住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的有利契机,持续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引进中药材深加工企业,走“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拉长药材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使清原成为全国东北道地中药材重要产区和相关药品的加工地、生产地。

“生态立县”是抚顺市抚顺县近年来始终坚持的总体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了“抚金线”、“通武线”沿线产业带,建起农业示范园区。抚顺县发改局局长隋海友说,抚顺县将推进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高科技农业发展,打造农村经济增长极;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旅游+”战略,打造旅游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森林覆盖率高达76%以上,辽宁重要水源涵养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早已成为本溪市最具显示度的闪亮标识和最具竞争力的宝贵财富。在迈向“十四五”之时,本溪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引领,以生态立市战略统领发展全局,通过创新、改革、开放凝聚发展力量,树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发展思路。全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本溪满族自治县和桓仁满族自治县为主体,加快建设生态环境样板区、绿色产业示范区、生态体制改革试验区、绿色生活先行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桓仁县发改局局长侯磊说:“我们在战略定位上,提出依托五女山支线机场,本桓、桓集高速,丹通客运专线、桓集铁路、桓永城际高铁连接线等构建区域交通新通道,畅通区域绿色发展大动脉,把桓仁打造为辽东绿色经济区门户。”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丹东凤城市委书记李友表示,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是最好的载体,凤城市将抓住机遇,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构建辽东生态安全屏障。凤城市将坚持保护优先理念,在“突破水、巩固气、治理土”上发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完善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持续巩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优化生态环境,加速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努力将凤城打造成辽宁的“生态名城、工业名城、旅游名城、文化名城、健康名城”。

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委书记刘希明则表示,宽甸县将围绕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目标,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全力打造东北东部绿色发展示范县。着力建设东北东部绿色生态屏障,确保绿水青山永续利用;着力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集聚区,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闭环发展;着力建设绿色低碳工业发展示范区,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着力建设国内知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作为我省东北部生态屏障,连日来,“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带”在西丰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铁岭市西丰县委书记康冠华信心满满地说:“生态是西丰的底色,健康产业是西丰的本色,数字经济是西丰的成色。西丰要在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积极探索实践,坚持做好‘生态、健康、数字’三篇文章。”他特别提出,在建设生命健康核心产业园基础上,再重点打造南部特色产业区、北部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中部工业集聚区,深入推进鹿、柞蚕、中草药、食用菌、绿色果蔬、黄牛等特色产业发展。持续开展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加快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在充分释放“生态西丰”红利的同时,融入“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新内涵,搭建信息技术“快车道”,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低中端生产向中高端制造转变,用经济发展反哺生态建设,把西丰建设成为辽东绿色经济走廊上的一颗明珠。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刘璐 赵婷婷

编辑:白昊

责编: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