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安排2000万元用于恢复生猪生产,还有…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日前《三亚市落实〈2020年扩种养促务工增收入十六条措施〉责任清单》(以下简称“《措施》”)已印发,从扩种增养增加经营净收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增加财产净收入、加快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增加转移净收入及压实责任保障全年目标顺利实现五个方面十六条措施对全市扩种养促务工增收入进行详细部署。
扩种增养增加经营净收入
安排2000万元用于恢复生猪生产
在扩种增养增加经营净收入方面,《措施》明确扩大种养规模,通过新增种植市场认可度高、产量高、产值高的粮食品种,确保全市水稻、地瓜等粮食作物达到8.9万亩,稳定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面积1.5万亩。通过调优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做实庭院经济,在村民的房前屋后,推广香水椰子种植100亩,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先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增加安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恢复生猪生产,安排资金250万元新增蛋鸡养殖3万只,大力推进崖州罗牛山15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项目和10万羽五黑(绿壳)蛋鸡规模化养殖项目。
《措施》明确,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优先保障渔业用海,全市统一组织并完成深水网箱养殖海域的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法简化用海审批手续,加快建设海洋牧场项目。依托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和南繁优势,加快推进崖州湾科技城水产产业园区建设。继续做好禁养区水产养殖清退,今年完成清退面积5583.63亩,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我市主要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在我市建设渔业产业园区,促进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同时,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依托省外办事处,深化与岛外重点城市大型商超、农批市场对接,与大型连锁商超及水果专卖连锁超市签订直供协议,夯实线下;发力主流电商平台,搭乘“网红”直播快车,拓展线上。
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
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措施》提出,实施农业项目促务工,加快建设南繁科技城和南繁配套服务区,3.3万亩高标准农田,1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7个特色产业小镇和64个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不少于5个农村公厕、18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对3000座农村户厕进行防渗漏改造。
《措施》明确,实施奖补政策促务工,按规定落实省关于重点项目、企业用工补贴、生活补贴、劳务输出先进村、农民工优秀劳务带头人和农民工创业典型奖励等政策,继续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外出务工奖补和交通补贴等现有补贴政策措施;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鼓励各区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区管护、农田管护等环节扩大公益性或务工性岗位供给。合理开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加强公益性专岗岗位培训和管理。
此外,要大力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加大对返乡入乡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支持返乡入乡人员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及农产品销售直播直销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大对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培训力度,制定政策树立返乡入乡创业成功的“农二代、新乡贤”等典型,引领带动当地农民勤劳致富。
创新金融支农政策
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增加财产净收入
《措施》提出,要创新金融支农政策。在保障流动资金方面,落实省市支农相关金融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政银企对接,纾解农业企业资金压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继续加大对农民小额贷款发放力度;在加强政策性保险方面,推动价格指数保险应保尽保,扩大天然橡胶价格指数保险、瓜菜价格指数保险和水果价格指数保险等险种范围,扩大保险受益覆盖面,为扩种养促增收保驾护航。
在推动农村资源流转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要学习借鉴文昌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建立新产业新业态的规划和用地保障机制。探索海南特色集镇土地开发利用新模式,据三亚实际研究新机制,开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试点扎实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备案工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做到“应登尽登”“应备尽备”。
加快兑现各项惠农政策
增加转移净收入
《措施》要求,要抓紧发放涉农补贴,加大工作力度,争取9月底前完成2020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1月底前完成南繁供地补贴、生态补偿、渔业油价补贴等各项涉农补贴发放。
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强养老保障。根据国家政策要求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积极落实省市养老保险及全民参保有关政策措施,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医疗保障,实现农村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加强教育保障,继续在全市学校中推行“营养改善计划”,争取覆盖更多学校;加强住房保障。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完成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存量改造任务及因动态调整新增的4类重点对象贫困户改造任务,继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力度,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