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将促进“知识本位教育”向“能力本位教育”转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新玲)人工智能技术将促进“知识本位教育”向“能力本位教育”转变,教学和课堂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学习……11月28日要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大会”上,与会嘉宾就我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双鼓认为人工智能+5G将会促进教育变革,但是目前全球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很大,我国多所高校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179所,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249所。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介绍了国际国内机器人市场情况、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机遇和发展趋势。他认为我国机器人发展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进,具有超大规模、门类众多的制造业市场优势及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也具有与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的机遇,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富春对发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提出了五点建议,加强数据融合消除数据壁垒,着眼于多种应用场景,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开放平台和服务,推进智能教育实验示范。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大会”,目的就是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产学研用跨界交流与深度合作打造交流平台。大会线上线下结合,除了北京主会场,还在济南、厦门等地举行了分会场,分别探讨了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机器人专业建设、AI时代机器人技术与新工科教育、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等议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