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安居区拦江镇五琅坝村:370亩胭脂脆桃“桃人欢心”

2020年11月28日 《遂宁日报》特别报道03版

安居区拦江镇五琅坝村

村名片

五琅坝村位于安居区西北部,属麻子滩水库水淹移民贫困村,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有耕地670亩,其中旱地 640亩、水田3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03户732人。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1户134人,易地扶贫搬迁13户,CD级危房改造8户。2019年,五琅坝村实现脱贫摘帽。

大事记

●2014年,五琅坝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

●2015年,五琅坝村筹措资金,修建村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等村级活动阵地

●2016年,五琅坝村发展胭脂脆桃产业

●2020年,五琅坝村集体产业收入12.9051万元

△风景如画的五琅坝村发展胭脂脆桃等种植业和旅游观光业,让贫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脱贫致富经

近日,安居区拦江镇2020年莲湖(胭脂)脆桃生产销售表扬大会召开,8个生产销售先进集体、5名优秀产业村官、10名种植能手受到表彰。五琅坝村村民朱文举获得种植能手称号。今年,朱文举家种植的胭脂脆桃卖了4万多元,一家人甭提多高兴了。

“是党的好政策助我圆了脱贫致富梦。”朱文举说。

2016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村致富能手带领下,五琅坝村陆续种起胭脂脆桃,贫困群众也因此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启动千亩桃产业种植计划

曾经的五琅坝村,交通不便,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致富门路,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病小,只能种植一些低效作物,生活一直处在温饱线上。村民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够靠自身摆脱贫困,即使有人尝到了发展胭脂脆桃产业的甜头,但也只是少部分人“吃螃蟹”。

本着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拦江镇党委政府结合五琅坝村种植桃子的土壤、气候、水源、地理位置优势,于2016年启动千亩桃产业种植计划,通过3年时间的土地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大部分村民都尝到了胭脂脆桃的“甜头”。

按照拦江镇“一片一特色、一镇一品集群发展”的总体布局,五琅坝村共种植圆黄梨200亩、胭脂脆桃370亩。同时,以发展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为依托,积极引进业主,开发五琅半岛,着力打造特色有机食品基地。

“原来,一个村单打独斗,脆桃产量达不到经销商的要求。现在成立联村党支部,脆桃产量大,收购商很满意。”五琅坝村党支部书记向军告诉记者,全村有胭脂脆桃370亩,初挂果190亩,今年产值接近300万元。

2017年,五琅坝村流转本村杨家湾及黄泥土53.18亩土地种植胭脂脆桃,作为本村集体产业。2019年,五琅坝村胭脂脆桃、圆黄梨、桑葚等集体产业收入8.2057万元,莲蓬种植管理费1万元,共计9.2057万元。2020年,五琅坝村集体产业收入12.9051万元。

集中统一管理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从2016年开始,拦江镇就统一规划,在五琅坝村集中连片发展胭脂脆桃种植,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销售,产业发展并没有带来明显效益。找准问题症结后,2018年,拦江镇筹建产业联合党支部,把集中连片发展胭脂脆桃的12个贫困村和7个非贫困村的党组织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产业扶贫基金、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移民后扶资金共计522万元,集中采购投入果苗,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护。

此外,五琅坝村还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改变过去由企业牵头流转土地,农民获得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的模式,最大限度还利于民。以胭脂脆桃亩产1250公斤为例,销售收入6000元,除去管理费用和生产投入,剩下的50%销售收入属于农户,最多可获利3000元。今年,全村种植胭脂脆桃370亩,收成46.2万公斤,收入370万元;种植圆黄梨200亩,收成21万公斤,收入126万元。

△拦江镇2020年莲湖(胭脂)脆桃生产销售表扬大会。

返乡创业记

产业村官向泽虎:

从外地带回“摇钱树”

向泽虎是地地道道的五琅坝村人,如今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果农。从普通农民转变为果农,得益于向泽虎六七年前的外出打工经历。

在成都打工时,向泽虎发现当地农民种植果树,赚钱多又轻松。“累死累活帮人干苦力,不如别人种几棵果树。”每天睡觉前,向泽虎心里总盘算着种植果树赚钱的事。他发现,别人种植1亩葡萄,大约有两三千公斤产量,以市价8元/公斤算,亩收入接近2万元。

不久后,向泽虎去当地的水果种植基地打工,虽然钱挣得不多,但那不是目的,主要是想学习种植技术。2014年春节,向泽虎感觉时机已经成熟,技术掌握得差不多了,决定购买一批葡萄种苗,回家自己干。

回到老家,向泽虎通过自己研究和请教专家,把第一批葡萄种苗栽到了自家地里。在五琅坝村,向泽虎是村里最先种植果树的人。当时,很多村民投来好奇和质疑的目光。

不管别人怎么说,向泽虎总是一门心思钻研。他一边学习技术,一边管理葡萄架。看着葡萄长势良好,向泽虎感到十分欣慰。

“卖得好,赚钱了,确实比打工收入高很多。”向泽虎种葡萄有了收获,于是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品种。这让其他村民眼红,大家开始相信种果树能赚钱。当时,五琅坝村部分发展养殖的村民转向,跟着向泽虎种果树。

如今,向泽虎当上了五琅坝村的产业村官,带领越来越多的村民种果树。目前,五琅坝村的300多户村民都种植了桃树、梨树、葡萄等,果树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

百姓幸福事

种植能手朱文举:

今年收入是过去10年的总和

11月,五琅坝村进入一年的“农闲”季,三三两两的村民邀约一起逛公路,一边散步,一边分享今年的收获。这天,朱文举刚从镇上回村,捧回一块大大的奖牌。“种植能手,不错不错。”村民们争相围观,竖起大拇指夸赞。

2020年是朱文举丰收的一年。从曾经的贫困户到如今的种植能手,今年,朱文举家年收入达5万余元。

在村委会的鼓励和支持下,今年65岁的朱文举是最先加入到水果种植队伍的村民。3年前,他和老伴决定拿出一部分积蓄,购买桃树苗,把家里3亩土地全部种上桃树。“村干部说,桃树能赚钱、赚大钱,我们就抱着希望开始干。”朱文举说,试一试总有希望,比等着受穷好。

回想那些年过的苦日子,朱文举十分感叹。他说,以前种红苕、玉米,喂猪、养鸡养鸭,做得多,赚得少。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鸭蛋舍不得吃,拿到市场上卖钱,一年下来也存不了几个钱。

今年,朱文举家的3亩脆桃进入丰产季,他和老伴忙了一个夏天。为了抢时机,他和老伴早上5点就起床采摘,一天要采摘三四公斤。“由于管理得好,脆桃品质好,几乎都是按照优质桃价格出售,每斤4元多。”朱文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采摘了5000多公斤,总收入5万余元。”

说到算账,朱文举感慨地说:“这5万余元,是我务农以来的最高收入,相当于过去10年收入的总和。”

人物访谈

党建引领 抱团发展

——访拦江镇党委副书记冉茂章

在脱贫攻坚中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联合党支部、发展特色种植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拦江镇党委副书记冉茂章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据冉茂章介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拦江镇于2018年12月筹建产业联合党支部,把集中连片发展胭脂脆桃和脆红李产业的10个贫困村和7个非贫困村的党组织进行整合,抱团发展主导产业。通过联合党支部的带动、党员的示范引领,管理、监督产业生产和销售服务工作,推进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今年,全镇产脆桃350万余公斤,产值约2100万元。

冉茂章表示,下一步,拦江镇将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村民加入种植行业。同时引导他们提升种植技术,加强管护,力争多出优果好果,卖上好价钱。另外,通过联合党支部牵线搭桥,进一步创新销售模式,拓展销售渠道,促进果业不断做大,努力实现村民持续稳定增收,逐步实现全面小康。

记者手记

产业集中连片 乡村风光无限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根本和基础前提。

产业如何“兴”?关键要培育适宜其所在村庄发展的农业产业,基层政府要有战略有规划地发展本地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培育和引进更多业主和优秀新三农人来进一步推进其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2016年,拦江镇通过统一规划,在五琅坝村集中连片发展莲湖脆桃种植。2018年,拦江镇筹建产业联合党支部,把集中连片发展莲湖脆桃的12个贫困村和7个非贫困村的党组织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产业扶贫基金、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移民后扶资金,集中采购投入果苗,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护,让全村大部分村民都尝到了脆桃的“甜头”。

△村民在脆桃基地除草。

如今,五琅坝村许许多多像朱文举一样的贫困群众正乘着农村产业革命的东风,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致富梦、小康梦。

来源:全媒体记者 曾晓梅 王维

编辑:郭 兰 王 瑞

责编:林 敏

审核:冉启香

终审:李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