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下降火了冬储大白菜,有市民早上6点多排队开抢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随着近期气温下降,在上市销售初期没有火起来的冬储大白菜,最近一周迎来了购买高峰。记者今天(11月27日)一早在位于广渠门桥东北侧的崇文门菜市场物美店门口看到,早上不到7点,已有近30位市民排队。“每天两千公斤大白菜、两千公斤大葱,基本上一个多小时就卖光了。”崇菜物美店店长杨学清说。

7点半前,超市的工作人员为市民们准备了数千斤大白菜。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一位大妈买了一捆大葱、两棵大白菜后用轮椅推回家。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每天两千公斤大白菜、两千公斤大葱,一个多小时就卖光

早上7点半,崇菜物美店就开始忙碌起来,店员把大白菜和大葱码放在超市门口,摆上电子秤和小台秤。此时,店门前已经排了30多位市民。记者了解到,这些市民都居住在周边,有的早上6点半就来了。

“可不得赶早,来晚了就没了。”市民沈阿姨说,前段时间买白菜还没这么紧张,随时来都有。可这两天她发现,上午9点多来,冬储大白菜就已经卖光了。“尤其是大葱,现在别处都卖5块钱一斤,这儿还是1块九毛8,肯定卖得快。”

不时有后来的市民加入队伍,到早上8点左右,排队的市民已经有60多人。超市专门有三四名员工负责称重、收钱,但寒冷的早晨还是让不少市民觉得进度有点慢,“应该一人卖葱、一人卖白菜,这样快一些。”队伍里有的市民一边催促前面的人,一边高声向店里提示。

店长杨学清说,原先店里8点半开门,现在提前一小时,7点半就开始销售大白菜了,“一大早别的都不管,先把大白菜的摊子支起来,就是为了让老顾客们赶紧买了回家,天儿太冷了。”据介绍,今年的冬储大白菜是11月1日上市的,但月初气温较高,销售情况并不好,虽然每天两三千公斤的大白菜和大葱都能基本卖完,但并没有出现人员排队的情况。

本周以来,北京气温下降明显,早晨气温常常徘徊在零度左右。杨学清发现,买白菜的人多了,排起了队,最多的时候能排六七十人。每天店里准备两千公斤大葱、两千公斤大白菜,基本上一个多小时就卖完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白菜产自河北玉田,从产地直接发货到物美的门店,售价0.39元/斤;大葱产自山东平度,也是基地直供,每斤售价1.98元。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葱均价5元相比,这里的冬储大葱售价便宜了不少。因此,排队的市民买白菜都是两三棵,但买大葱都是一捆20斤。

7点半左右,购买大葱和大白菜的市民已经排了五六十人。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依靠“南菜北运”,冬季餐桌不再是老三样

既然供不应求,为何不多准备一些大白菜和大葱?对此,杨学清说,每天大葱和大白菜各两千公斤,已经是能供应的极限了。“受疫情影响,再加上一些产地雨水太大遭灾,今年大葱和大白菜的产量都下降了不少,但质量比往年都要好。”杨学清说,“冬储大白菜叶子碧绿,是老百姓爱吃的正宗青口菜,开锅就熟。”

记者采访了排队的市民,他们大多都买两三棵,不少人一周会来买两三次大白菜。一位推着小车的市民高大妈,买了15棵大白菜,她说是拿来淹酸菜的。“现在住楼房,冬储是存不住的。”高大妈说,过去一到冬季,北京市民的餐桌上就只剩下“萝卜、土豆、大白菜”老三样,现在“南菜北运”产业已经很成熟,冬季市民餐桌上的菜品也更加丰富多样。

据北京新发地统计部门负责人刘通介绍,新发地冬季蔬菜大概有30%是长江以南省份供应的,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

比如在新发地市场销售的豆类蔬菜即是南方蔬菜中的一个大类,其涵盖的品种众多,包括豇豆、四季豆、豆王、油豆、扁豆、白豆角等,均是市民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品种,这些品种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云南、福建、广西、海南等省份。新发地南菜经销商王慧东介绍,每年10月中旬云南、广西产豇豆开始上市,10月底福建产的上市,12月上旬海南产的上市,春节后主产地又回到广西,然后在4月中旬结束。“特别是云南气候比较适宜,这里产的豇豆在整个销售季都有供应。”

两位市民正在将大葱捆在自行车后座上。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正常情况下,南方蔬菜从广东、海南、云南等产地装车后,经过50个小时的长途运输,就可抵达北京新发地市场销售,第二天一大早就能在市区内的生鲜超市、便民菜店供应。

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影记者 吴宁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