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这天,到底应该怎么过?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山东”(ID:sdgqt2014)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过洋节带给我们的思考》作者:郑海鸥、《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作者:刘阳)、中国教育报(《“赞”或“踩”:大学生过“洋节”该有个反思》作者:蓝静 罗袁璐 吴田芳、《热衷过“洋节”别丢了自己的“传家宝”》作者:陈红梅)、中国社会科学网等。
还有一个月就是圣诞节了,凛冽的寒风丝毫没有减退人们过节的热情,准备好平安果、圣诞饰品的小贩早已蠢蠢欲动,许多高校学生已经开始筹划平安夜的活动,聚会、吃大餐、购物、唱歌、送苹果……这些年轻人对那天的到来充满期待。
愚人节搞怪、万圣节制作南瓜灯、圣诞节装点圣诞树……过“洋节”已经走进越来越多国人的生活,或为谈资,或付诸行动。洋节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让许多传统节日都相形见绌。一些人发出感叹:“中国没有哪个传统节日能像圣诞节那样,让所有年轻人狂欢。”也有人呼吁“必须抵制‘洋节’,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背弃”。一方是传统节日文化要复兴的呐喊,另一方是“洋节”来袭的热闹非凡,我们该如何理性认知传统节日和“洋节”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呢?
图片
过洋节背后
是含蓄的中国人情感的开放
洋节为何受欢迎?
小张刚从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回想起去年万圣节的场景,小张难掩兴奋,“与新同事平时交流不多,这次一起制作南瓜灯、参加变装舞会,大大沟通了感情。”
“参加工作后,压力骤增。上班很累,下班后同事各回各家,没有太多放松与交流的机会,节日刚好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借口’,有理由去聚会、放松、交流感情,何乐而不为?”小张说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图片
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关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方节日只是一个了解西方文化的方式,并不会让人忽视传统文化,“据我了解,更多的年轻人只是觉得‘洋节’好玩罢了。”
当然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这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50后参与其中。
向女士是位50后,孩子已经工作成家,近几年她也过起了“洋节”。说起过节的初衷,她表示,“我们家庭比较传统,从小到大互相之间几乎没说过‘我爱你’‘我想你’这些肉麻的话。过‘洋节’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我们会向父母表达感情,孩子也会向我们表示感恩,家庭气氛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图片
如今,中国人物质生活已十分富足,每个家庭都更加关注感情的倾诉和回应,更加关注彼此交流所带来的幸福感,而西方的一些节日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
“我们热爱中国的文化,过西方的节日并不是崇洋媚外。理性和客观来讲,我们只是想在欢快的气氛中表达美好的情感、向往和追求罢了。”向女士说。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相对于深入了解这些历史、文化上的不同,大多数人对于过“洋节”,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冠以与玩耍、购物消费等有关的主题,可以借此机会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图片
质疑洋节,不如先传承好我们的节日
一个国家的发展脚步,并不会因几个“洋节”而受影响,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但是,如果年轻人只知“洋节”,忽略从本土文化中长出的传统节日,或仅将它们留在日历牌上,这倒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冯骥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外来节日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绝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的文化生日。“洋节”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自己。
比如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本应该过出“中国节”的味道,但很多人却过成了外国情人节,鲜花、巧克力成为主打礼品,西餐成为年轻人的首选,看一部爱情片也成为必定节目……最终成为外国情人节的简单复制,难觅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事实上,中国的每一个节日,都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历史和传统风俗,七夕最早也叫乞巧节,是女儿的节日,在这天女孩子们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远不止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通过认真了解、发现,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对传承民族文化和风俗也大有意义。
图片
当然传承本民族文化并非要排斥外来文化。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吸收外来文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东汉时期吸收佛教文化,丝绸之路带来了伊斯兰文化,近代吸收西方文化,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多种文化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这才有了多元而深刻的中华文化。
传承好传统节日,充盈起节日内涵,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但是面对文化的淡漠、传统的流失,我们却要时刻警醒和警惕,要深入挖掘“中国节”的传统内涵,把一些失传的东西“找回来”,宣传出去。要在氛围营造上下功夫,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装扮,让传统节日韵味更浓。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给传统节日注入现代元素、情感元素,将传统节日“唤回来”,为年轻人所喜爱。
图片
传入中国的“洋节”,
已经有了中国文化的印记
“洋节”和传统节日不需要非此即彼的取舍,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全球化进程中必然的碰撞与融合,应当相辅相成,保持新旧平衡和文化多样性。敢于直面不同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西方节日移入中国,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其涵义发生了断裂和重构,披上了本土色彩的外衣,错位生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符号。中国人过“洋节”,理应抽离“洋节”文化中诸如宗教信仰等原生态西方元素,留存“洋节”中的浪漫、感恩、爱等精神内涵,比如母亲节、父亲节传到中国后,给了很多人一次向对父母表达爱意和感激的机会。
图片
当然,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全球化范围的持续扩大,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利益和商业价值,其中也包含着文化的渗透与互通。在这样的文化碰撞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需进行微妙的改变,理性、大胆地吸收及借鉴其他优秀文化,参与建构新的文化空间,固守本质的同时冠以新的时代内涵,才更有利于我们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从“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到披荆斩棘走出中国道路,中华文明在兼收和扬弃中前行至今。本心不忘、真情永存,只要秉持“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原则,节日舶来与否其实不是问题。因为,以更理性和平静的心态看待洋节,也彰显着一个民族的自信与豁达。
图片
面对“洋节”,
我们应该怎么过?
一说起“圣诞节”,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那个穿大红袄的白胡子老头叫圣诞老人,会背着大袋子来发礼物,但是当你再问孩子,“中秋节”里的嫦娥长什么样,一百个孩子心里或许就有一百个嫦娥的形象,显而易见的折射出当前我们传统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图片
面对“洋节”,民族自信的养成最为重要,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过起来。
传统节日是主流,“洋节”是点缀,要把握好这个度。
对于那些过“洋节”、追求新潮的年轻人,要将节日中符合中国文化内核的内容挑选出来加以强调。感恩节期间可以开展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为主题的活动,通过邮寄家书、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感受父母之恩、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与帮助之恩,学会关爱、给予和宽容。
在当今社会中,让孩子们去了解各国的文化,去认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并没有错,但前提是让孩子们优先了解和接受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要注意多将“洋节”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比如结合“父亲节”“母亲节”向孩子讲述中国“孝文化”的丰富内涵。要更加重视对孩子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孩子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与内涵,比如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组织一些有趣味的集体或家庭活动,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真正爱上中国节日。
过“洋节”要把握好“度”。媒体在宣传“洋节”时要注意多宣扬节日中“真善美”的地方和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地方。商家不应为了金钱过度渲染“洋节”的重要性,要多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在先机、收获利益。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种传统节日更是其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世代情感、愿望、信仰、伦理、礼仪等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智慧结晶,也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理性地看待西方节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风,兼容并蓄,赋予西方节日以“中国内涵”,在时代洪流中博采众长、壮大自己,才能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他人,才能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收获更多的掌声。
今天已经周三啦
大家有没有抓紧青年大学习呢
还没学青年大学习的小伙伴
赶快学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