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会战赵志乾披露:50多年前,我们曾自主生产汽车

东北网11月20日讯如果你觉得沃尔沃是大庆造车的开始,那我要告诉你,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当年的大庆汽修厂,就已经自主生产出了外形酷似“红旗”的2台高级轿车和100多台“北京吉普”了!消息来源于它的见证者,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当年这个项目的车间主任赵志乾。

双手造出大“红旗”

造“红旗”汽车?在没有机器设备的情况下,就靠双手一点点地敲?不太可能造得出来吧!今天的你,读到这儿,肯定会有这样的想法。在50多年前,这个想法更像天方夜谭。

1958年,当长春一汽接到生产轿车的任务时,也是从零开始。

没有图纸、没有经验,他们把一辆克莱斯勒高级轿车大卸八块,然后按着钣金尺寸,一点点地手工敲制。零部件模仿铸造,然后,再组装到一起。1959年出厂试车,每批只生产两台。因为生产数量有限,一般的单位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1963年,大庆油田对外公开之后,许多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国际友人纷纷到大庆参观。为了接待国内外客人,大庆汽修厂,这个有着强大修车改装基础的工厂,成了造车想法的最终实现者。

当年,已经是综合车间主任的赵志乾和同事们,接受了这一光荣的造车任务。

“当时就确定以‘红旗’轿车为模板,不计成本、不惜人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技术力量,制造出两台高级轿车。”赵老说。

“修车,对于汽修厂来说是本职,但造汽车可比修汽车要复杂得多。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分别从当时工业基础雄厚的齐齐哈尔、哈尔滨,请来了经验丰富的七级钣金工,他们和我们的电、气、焊、汽车维修、钳工、喷漆的师傅们分工合作,白手起家,一同摸索,对照图样进行项目攻关。

“车身的钣金、叶子板都是师傅们一槌一槌敲出来的,汽车配件、车的内饰和座椅,能买到的尽量买,实在买不着的,就自己动手制造。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台酷似‘红旗’的黑色高级轿车诞生了。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创举,听说这两辆高仿‘红旗’一直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许多领导人和外国元首都成了它的‘座上客’。

“那时候,一有客人到访,我们在欢迎人群中看到自己亲手鼓捣出的‘大庆制造’从眼前驶过,那种自豪感无以言表。”

此后,为了生产的需要,赵志乾他们还接受了制造100多台“212”吉普车的任务。他说,到那时,他们已经利用自主技术,制造出了800吨的压力机,制造汽车达到了半机械化的水平。

“解放”添上“主心骨”

会战初期,油田的生产生活急需大量的木材。当年,运输公司硬骨头十三车队就承担了冬季到大小兴安岭拉木材的任务。

长途运输,为了节约油料等成本的同时,还要加固车体、多拉快跑,解决超重对车体的压力。

“怎么办?我们发挥了各个工种优势和老师傅们的智慧,以适应山区行车为目的,在车体上反复做各种尝试,都不是十分理想。

“退伍前,我在部队的军械修理所从事木工工作,这回派上了用场。

“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在车槽子下加木梁,就像给大解放的厢体安上了脊梁骨,增加了承重力,还发挥了减震性,效果非常不错。十三车队的车辆用这个方法改装后,反馈回的消息也让这一‘发明’有了市场。

后来,井队拉管子、载重物的卡车也都来到汽修厂进行加梁改装,从那以后,加木梁成了油田上载重卡车的标配。”赵老说。

饿急眼了叫“外卖”

会战初期,油田上行驶的大多数车辆被戏称为“万国造”,哪个国家生产的都有,哪个年代生产的都有,老爷车,毛病自然多,不知走到哪儿就趴窝了。

“那时候大庆的公路网还没有建成,也没有公交车和单位的抢修车,前往修车现场,不管白天黑夜,全凭两条腿。这就需要我们有这两样本事:一是全天候在一人多高的荒草中,能辨别出方向;二是对油田范围内各个地点的熟悉程度,只要对方说出参照物,你就能马上知道大致位置。

“这些原来就老掉了牙的汽车,却承担着‘年轻人’的工作量,‘咳嗽气喘’是常见病。找到坏在草原里的车,先看看啥毛病。零件是没处找了,这类车只能修到勉强走,就算胜利完工。那些坏在地面上的车,还算好修的,陷在沼泽地里,又出故障的车最难整。得先把车修好启动,再帮司机把车从泥里推出来。车是出来了,推车的我们一身泥水,累得坐在地上起不来……”

“大家都知道,上个世纪60年代, 3年自然灾害,油田人是五两保三餐,对于一个整天都沾不到荤腥的大小伙子来说,这点粮食都不够塞牙缝的,更何况每天还要额外完成许多临时加派的任务,肚子里总是空空的。

“那时候,油田周边的村民看到了这个商机,偷偷在家做些月饼之类的点心揣在怀里,跑到油田附近送‘外卖’。他们不敢光明正大地卖,专找穿油田工服的大小伙子。一块月饼一元钱,还得加点粮票。那时候,粮食统购统销,这种行为叫投机倒把。电影《创业》中的主人公周挺杉为解决钻井工人的吃饭问题,向周围的老乡买土豆,遭到大会点名,我们当时就是那样。但没办法,村民想多赚点钱,我们也想借这个渠道改善伙食,填饱肚子。有了这种私下里的供求关系,双方心照不宣,各取所需。”

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都已暮年。赵老感慨:“回首往事,想说的太多太多。有时走在街上,看到川流不息的车流,还会猛然触及记忆深处那个生龙活虎、不惧困难、勇敢创新的造车年代。”

红色传承:跨越时代的创新精神

讲述人:赵影

特别敬佩我父亲那代人的才智,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他们饿着肚子,为实现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惧困难,刻苦攻关,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会战初期的艰难岁月里,他们“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今天,在新时代大变局面前,我们更要有前辈们这种无私无畏、勇于争先的创新精神,在这个新时代的锤炼中,百炼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