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精神”敢闯敢试 深圳这个八百年社区书写传奇

从下沙地铁站出来,往西南方向步行数百米,路过时髦气派的摩天大楼KK one,穿过车水马龙和熙攘人群,一座红柱绿瓦、庄严肃穆的古牌坊映入眼帘。

步入其中,便是福田区下沙村。在这片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约两千名黄氏族人,流动着五万多新移民。楼宇、商铺星罗棋布,祖庙、祠堂雍容典雅,在这里,现代文明与古老的祭祖、大盆菜宴、宗亲会等传统民俗奇妙共融。牌匾上“创业千秋”四个大字历经风雨仍笔力遒劲,诉说着这座城中村与时俱进的奋斗基因。在“耕山耘海八百年”的风云激荡里,下沙村从一个小小渔村奋蹄前行,书写了深圳改革开放农村城市化的典范传奇,亦成为深圳市和福田区民俗文化传承的标本社区。

下沙牌坊

八百年历史渊源,“骏马精神”代代传承

改革开放40年,深圳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新移民。而下沙先民们,则是八百年前来到深圳湾畔开疆辟土的古移民,他们津津乐道、尊奉至今的“骏马精神”,与“敢闯敢试”的新时代深圳精神不谋而合。

下沙村本是一个“一姓为大”的宗族社区,村民以黄姓为主,其先祖可追溯至晚唐的黄峭山(后人尊其为“峭山公”)。据传,峭山公曾官至工部侍郎,因战乱连年,弃官归隐于闽北,娶上官、吴、郑氏三房,子嗣多达21人。为保全家族,在八十高龄之际,峭山公作出了一个意识超前的创举,打破“父母在,不远游”的时代桎梏,命三房各留长子以奉晨昏,其余18个儿子各授家产一份、家谱一套,遣散到各地创家立业,并写下《骏马诗》:“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作为日后黄氏后裔相认的“密码诗”。

南宋中晚期,一支从江西迁徙而来的黄氏族人来到下沙,黄峭山第十四世孙黄默堂就在这一片滩涂之上开基立村,从此将深圳作为新的故乡,开拓创新的“骏马精神”由此代代传承。下沙人白手起家,以耕种、渔猎、养蚝为生。到改革开放初期,由东头村、新村、围仔、村仔、大围、东涌6个自然村组合而成的下沙村,耕地面积已达到1.5万亩,海上作业面积4万多亩。

20世纪90年代初,下沙村民撑着滑板到邻近香港元朗和天水围的蚝田种蚝、收蚝的场景逐渐消逝。随着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下沙村的大部分土地、沙滩被政府征收,下沙人“洗脚上田”,在自家宅基地上盖起了楼房,随着外来移民的涌入,摇身一变成为“包租公”。

1992年,下沙村转化为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踏上了新的征程。在股份公司的带领下,下沙村集体资产迅猛增长,打造了深圳市率先步入农村城市化的榜样示范社区。

特色民俗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来过下沙村的人,不免惊羡于这样一个现代化新型都市社区,仍保留着具有浓郁南粤风情和岭南风格的多项传统文化。占地2万平方米的下沙文化广场,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更是一种近乎奢侈的存在,它不仅承载了居民们休闲娱乐的需求,也守护着下沙乃至福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广场的东北角,黄思铭公世祠和侯王庙静静矗立。这座为纪念下沙黄氏第八世祖黄思铭而建的三进三开间二天井的广府宗祠,已于1998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下沙村春秋祭祖之地。不远处,小桥、亭台、池塘相映成趣,大肚弥勒佛于半山笑看众生,八仙过海、滴水观音、如来卧佛在碧波荡漾中接受过往村民、游客的敬拜。广场西侧小山上,农蚝民雕像诉说着下沙往昔。作为深圳著名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亮点,下沙村不只吸引本地游客,还引来了一批批外国旅游团观光。

黄思铭公世祠

而在老下沙人的记忆里,下沙广场处曾是“一片烂泥塘”。由于排水管道、地势等问题,旧时下沙村易遭水患,从纪录片等影像资料里可见,雨天村民们要在淹至膝盖处的洪水里跋涉。

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抓规划、绘蓝图,发起了旧村改造工程,大手笔请来了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英国联利建筑公司设计出“下沙新市镇总体发展规划”方案,为深圳市农村城市化改造树立了一个样板。首先就是改造旧村道路、供电、排污等基础工程,兴建一批群众急需的文化体育设施,提升村容村貌。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下沙村也注重对文化历史的保护。拆掉三幢旧楼,修缮两座祠堂,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园林式中心文化广场和大型文化体育中心,投资兴建了小学、幼儿园、社康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等配套设施。每逢节庆,广场上搭台唱戏、舞龙醒狮、元宵灯会、春秋祭祖、吃大盆菜……这样的热闹场面和浓浓的乡情,令身处钢筋水泥大都市的人们重新发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厚重之美。

四海共享大盆菜,感受非遗魅力

其乐融融围吃“大盆菜宴”,祈盼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是深圳湾沿岸地区的传统习俗。1993年元宵节,这一中断了近30年的传统民俗盛事,首先在下沙恢复了。

大盆菜以萝卜、芽菇、支竹、冬菇、油豆腐、鱿鱼、木耳、芹菜、猪肉皮、门鳝干、五花肉、蚝、鲜鳝鱼、鸭肉等15种菜为主料,佐以姜、葱、蒜、南乳、炸粉等,用大铁锅煮、炸、煎、焖、烧,将15种主料分别加工好,做成15道主莱。然后以萝卜作为第一层铺底,按上述主料的顺序,一层一层依次盛入大木盆里,供全村人共享。

祠堂外广场摆下大盆菜宴,海内外宾客纷至沓来。

2002年2月23日,下沙村举办了“黄氏宗亲会”元宵节活动,在祠堂外广场摆下大盆菜宴,海内外宾客纷至沓来,原计划办3800席,后增设至5319席,6万余人共赴盛宴,创“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9年,下沙大盆菜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寻根问祖、联络感情、携手走向新时代的“连心菜”。2016年11月,下沙村又成功举办了“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第十二届第三次恳亲大会”。

而始于南宋建村初期的下沙黄氏祭祖习俗,以其“敦亲睦族”的精神,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沙祭祖每年分春秋两次进行,清明节春祭只拜祠堂,重阳节后秋祭既拜墓也拜祠堂。全村男丁都要参加祭祖仪式,但只有年满60岁的老人才能进入祠堂祭拜。下沙《黄氏家乘》完整记载了祭祀礼仪全套程序,仪式开始前先放炮、擂鼓、奏乐,随后三跪九叩,再由长房嫡孙、族长、宗亲会长依次上前行初献礼、亚献礼及三献礼等,礼毕还要舞龙舞狮、举行大盆菜宴。离家创业、旅居海外的黄氏后裔每年都会派代表回国参加祭祖,以念亲恩,寄托思乡之情,祭祖由此成为维系家族的纽带。

今日的下沙村,吸引了很多来深圳寻梦的年轻人在这里落脚。“在下沙住了3年多,最大的感受是生活超级便利,出门就是平价美食街,下楼就是菜市场。”在短暂借住亲戚家之后,小陈在下沙村开始了自己的“深漂”生活,“我还蛮喜欢这里的”。

就连加班到晚上10点多,归家的路上也不会有一种整个世界都睡了的萧条感——下沙的夜生活才刚刚启幕。一盏盏路灯亮着,街边的饺子店、小面馆挤满了人,开阔的下沙文化广场里,广场舞大妈兴尽而散,玩滑板的小年轻们正初试身手……

这勃勃生机,这浓烈的人间烟火气,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心安。下沙,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晶报记者 胡颖/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