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剪纸进博会惊艳亮相:“跨界融合”带来非遗强劲生命力

浦城民间剪纸技艺省级传承人周冬梅在进博会福建馆内创作剪纸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周冬梅展示剪纸衍生品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周冬梅开设剪纸公益培训班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11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第三届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次进博会福建省交易团开设了福建展演展示馆,规模更大、展品更多、展示形式更加多样。在福建中华老字号展区,剪花嫂剪纸坊展示了浦城剪纸作品、文创产品,吸引了福建省市各级领导、国内外客商至展位参观指导,现场气氛热烈。

浦城剪纸历史悠久。西晋时由中原士族入浦定居传入并深得浦城人喜爱。明清时,浦城剪纸开中国民间剪纸“礼品花”之先河,对江南,乃至全国的“礼品花”剪纸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剪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07年,“浦城剪纸” 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浦城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 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有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3人,县级传承人34人。

“浦城剪纸‘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以字组画,花样图形多与装饰对象相似,每种花样必有背后的延伸含意。”剪花嫂剪纸坊创办人周冬梅是浦城民间剪纸技艺省级传承人,学习剪纸已有30多年,她告诉记者,过去浦城剪纸融入到传统年节民俗生活中,在婚俗、贺寿、喜庆、祭祀等活动场所使用。周冬梅从小和外婆及民间老艺人学剪纸,长期致力于研究和传承浦城剪纸技艺。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浦城剪纸艺术,打造浦城文化名片,2008年她推动成立“剪花嫂剪纸坊”,并建立起集理论研究、剪艺教学、作品创作为一体的团队,是浦城剪纸文化产业的带头人。

在进博会的福建展演展示馆内,周冬梅带来了形式各异的浦城剪纸,既有优秀作品既有传统花样,也有现代作品,以及手机壳、手袋、水杯、茶垫、丝巾等周边文创品,并在现场进行创作,每天都会吸引了大批的来宾参观和咨询,省领导、省文旅厅领导、南平市领导在参观时也对浦城剪纸工艺高度赞赏。

“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个展示平台,让更多人认识并喜欢南平特色的产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第一次参加进博会的周冬梅告诉记者,进博会让浦城剪纸被世界“看见”,她在现场还遇外收获了一个订单,上海一家工艺品公司需要订一万多张的剪纸,用于挂历的装饰,目前正在做设计方案。

近年,剪花嫂剪纸坊加快了发展步伐,把剪纸技艺进行了“跨界”融合,和餐饮和茶叶行业等进行合作,同时开发形式多样的剪纸衍生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据介绍,剪花嫂剪纸坊在福州、山西、武汉、厦门等地推出剪纸主题餐厅35家,在福州、南京推出剪纸主题茶空间10家。已经开发了含有剪纸元素的围巾、领带、折扇、茶具、瓷器等10多个品种的产品,并研发出用剪纸纹样做包装、以浦城桂花、武夷岩茶为原料的桂花乌龙茶系列,还用剪纸纹样做富硒大米、浦城薏米、酸枣糕等系列的农产品的包装,和农业进行深度融合,系列农产品推广上市后,形成了热销。

“通过剪纸衍生品的开发,让这个传统的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空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周冬梅还对剪纸进行不断的创新,融入现代的元素,研发的产品分别获第六届全国“海峡工艺精品奖铜奖”、福建省“福建好礼”百佳旅游商品、南平市“大武夷旅游推荐伴手礼”、南平市海峡两岸文创集市“最具创意文化精品奖”、南平市“首届十佳文创精品奖”、南平市“优秀文创产品奖”、浦城县“十佳旅游伴手礼”等奖项。

剪花嫂剪纸坊生意越来越大,周冬梅始终没有忘记对剪纸文化的“初心”,她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剪纸技艺一代代传下来,“作为省级传承人,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做好传承的工作。”周冬梅自2008年开始,她带着“剪花嫂”们开办公益性质的剪纸工艺培训班,并带进课堂、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到剪纸技艺的魅力。

据了解,福建省现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7项,囊括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优秀实践名册”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非遗保护序列;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0项,省级非遗项目51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3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35名,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