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源:建起扶贫合作社 就近就业忙增收

央广网安源11月9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李群芳 谢清 邬斌)走进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产业扶贫基地前景合作社,一幅浓墨重彩的有色画卷映入眼帘,晚熟玉米和南瓜陆续丰收采摘,大片绿油油的蔬菜把田地遮得严严实实的,二三人悠闲地坐在碧清的小池塘边钓着鱼儿,一片秀丽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

整合资源筹建合作社

“过去,我们的粮食、蔬菜种植,一年仅产一季水稻和两到三季蔬菜,冬季就撂荒,为了解决撂荒问题,通过多方考察,流转了丹江村大塘下90亩土地,量身打造一个“农户-贫困户”为主体的前景种养专业合作社。”丹江街党委书记张德贵说。

通过合作社经营,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能保持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稳定,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贫困户和农户除了通过在合作社务工获得收益,还能通过流转土地方式实现增收。

贫困户在芋头地里劳动(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让贫困户分享更多发展成果

“自从村里有了合作社,我们好多贫困户都来这里上班了,在自家的地里干活,有工资,还有土地租金,我觉得挺好。”贫困户罗双智说。

丹江街注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分享更多发展成果,实现脱贫致富,优先安排贫困户、农户进合作社务工,在流转村民土地的同时,也为附近村民、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既可以收取土地流转费用,又能就近就业,增加经济收入。

“合作社共吸纳20人灵活就业,其中贫困户8人,每月可增收1000元左右,我们实行“保底收益-奖补”的分配方式,对有劳动能力并无“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进行适当奖补,对无劳动力贫困家庭进行“保底”,确保扶贫不扶懒,确保贫困户通过分红实现增收。”驻村第一书记袁勇告诉记者。

贫困户在蔬菜基地务工(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据悉,目前共计投入扶贫资金95.8万元加快合作社建设,促进贫困户增收。

多方合力引领发展

前景合作社负责人——丹江村党委书记张德贵和驻村第一书记袁勇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带领两委班子全身心投入合作社建设,解决合作社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难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他们带领农户、贫困户工作在田间地头,为解决合作社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联系单位、企业、食堂、小区等各地,将合作社的损失降到最低。

贫困户在采摘晚熟玉米

“我种的萝卜、红薯还上过电视台呢!”70岁的周发明自豪地说。由于在蔬菜种植、家禽养殖方面有独特的方法,种出来的瓜果蔬菜个头都特别大,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薯王”“萝卜王”,他经常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种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合作社工作人员。周桂昌、党员朱继恩也有多年种养经验,主动提出参与到合作社建设中来。

合作社大蒜长势良好

大家的辛勤付出,使得一大批村民主动参与到合作社的建设中来,涌现出了一批敢尝试、懂技术、能带动、会经营的种养能人。

拓宽销售渠道促增收

合作社采取“线上下单 线下配送”的方式,将新鲜蔬果、鱼等直接送往企事业单位、超市、食堂和居民小区,同时市民也可以到现场采摘、垂钓,体验农家乐趣。

贫困户在基地侍弄果树(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驻村第一书记袁勇说:“我们开展“消费扶贫”认领活动,采取“以购代捐”、“以买带帮”的方式启动前景合作社消费扶贫认领活动,开展鱼、小龙虾、果蔬认领认养、托管代种,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大家的收入。”

此外,丹江街道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合作社农产品产销对接,并大力发展“合作社 电子商务”这一模式,补齐发展短板,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贫困户和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