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更走心 社区有温度

“多亏了何警官他们这些社区民警,我们从组建业委会到改造动工才花了半年时间,现在我们都很期待小区的新变化。”高明荷城街道23岁的老旧小区——祥和花园(东区)日前举行“安畅”惠民工程小区改造动工仪式,何婉文等社区民警被业主们称为“最大功臣”。
社区民警与改造老旧小区有何关系?原来,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今年以来,高明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坚持“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以社区警务室为枢纽,不断完善基层基础建设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此形成一个具有高明特色的基层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并创建岭南标杆社区警务工作新机制,为“打造珠三角最安全区域,创建有温度的城市”打下基础。
大半年来,高明共推进了20个“枫桥式平安小区”建设,在48个小区设立了调解组织,成立了群防群治队伍……岭南标杆社区警务的成效正逐步显现。
南方日报记者 盛正挺 叶能军 通讯员 潘梓奇 张靖文
民警有智慧
邻里纠纷就地化解
“每天凌晨两点左右,楼上就会传来狗只蹦跳的声音。我被吵醒后,只能睁眼到天亮。和狗主人沟通了一年多了,一点都没用。”家住荷城街道泰华路的何小姐向河江警务室发来求助。
河江警务室警长陈化敦上门核实情况后,提醒狗主人马先生文明养狗,马先生同意了,但是没多久,何小姐反映“楼上依旧”。于是,陈化敦做了个“空间互调”的实验。
他让马先生把狗放出来,随后请其一起到楼下何女士家检查是否有噪音,此时楼上的确传来了声响。大家一分析,狗在笼子困了一整天,出笼后难免兴奋欢跃,狗爪与地板摩擦产生噪音。
马先生这才知道自己爱犬一个细微的习惯,竟然给邻居带来了这么大的困扰,于是向何小姐诚恳道歉,并表示会定期修剪狗爪。
陈化敦也请何女士到楼上参观,确认了狗平时的生活状态,也希望其能多加理解。
一段时间过去了,警务室再也没有收到何小姐的投诉。
空间互调,换位思考,最终达成邻里和谐,类似这样有智慧有温度的调解在高明社区、村居俯拾皆是。这不仅得益于有尽心尽力的社区民警服务社区、村居,更在于高明建立了高效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一方面,高明公安分局在各派出所成立治安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社区警务室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与镇街、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接,独立或者共同调处相关案件;另一方面,各社区警务室在辖区内的居民小区牵头设立人民调解小组,由社区警务室民警、社区居委会治保会主任及专职调解员、小区业委会委员、楼栋长,小区内老党员、退休教师、退休政工干警、退休干部等有威信、有公信力和群众基础的小区居民担任调解员,一起调解小区内各类矛盾纠纷。
“通过发掘辖区内的各类人才,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小区依法治理,实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小区’,切实提高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文明和谐小区。”高明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9年以来,高明各社区警务室共在33个居民小区成立了调解小组,累计调解矛盾纠纷68件。
荷城街道安泰警务室辖区内的星辉园人民调解工作室于2019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调解工作室以小区业主委员会为基础,以“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宣传教育”三位一体,逐步营造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浓厚调解氛围,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星辉园内“零发案、零纠纷”,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西苑小区在半年时间内邻里纠纷曾高达15次,成立调解小组后邻里纠纷基本实现就地化解。
小区大变样
“零投入”获多方满意
走进西苑小区,绿化花圃郁郁葱葱错落有致,车辆整齐停放出入有序,消防通道标识清晰畅通无阻。不过,在去年4月之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小区会时常发生车辆堵塞路口的纠纷,自从改造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了。用停车费聘请了保安,小区治安也好了很多。”西苑小区业主吴先生说。
小区业主说到的“改造”,指的是高明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实施的“安畅”惠民工程。
由于历史原因,高明中心城区大量老旧小区在建立之初没有物业公司进驻,居民也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进行自治。随着城市的发展,车辆和人口急剧增长,各种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日益突出,成为高明基层治理的一大难题。
对此,高明从去年开始对老旧小区实施“安畅”惠民工程,引导居民参与共治,重新对小区停车位、消防通道等进行规划。
以西苑小区为例,去年4月,高明公安分局、高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利用植草砖增加该小区的停车位,同时保留绿化面积。该小区停车位由85个增至374个,增长了3倍多,并设立了临时停车位。不仅解决了小区住户的停车难题,减少了相关的纠纷;而且外来车辆也可以付费停放,缓解了周边街道的停车压力。
利用车位收费获得的资金,西苑小区还增设了休闲娱乐健身设施和场地,丰富了小区居民的业余生活;还陆续完善了摄像枪、监控系统等安防设施。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通过新增停车位自主盈利增收,不仅解决了小区建设的经费来源,更保证了经费来源的循环性、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建立了“造血式”可持续运作机制。
此次改造把业主委员会作为老旧小区居民自治的主体。高明发挥社区警长兼任村居党委副书记的政治优势,全程组织发动、协调跟进小区业委会的成立和有效运作,警长手把手指导帮助做好建立小区微信群、物色楼长人选、指导筹委会和业委会组建、完善小区管理制度等各个环节,让社区警务室成为引领小区改造升级的指挥中枢。
随着一批老旧小区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干净、整洁、有序”的华丽转变,从“无人管”到“有人管”“主动管”的新跨越,一个零投入、多方满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基层治理方案也越来越清晰。
高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石耀昌表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内街巷道路改造提升,是高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等部署的具体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迫切需求。”
据了解,西苑小区改造后,小区房屋价值至少提升了10%,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大幅上升。去年,高明共完成对17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中山社区的彩虹花园、由名仕居和雅洁花园合并而成的名雅花园、德信花园等都是成功的典型。按照计划,今年高明将继续改造20个以上老旧小区,2021年将改造18个左右。
警群齐出力
“软”“硬”相济群防群治
中山社区地处荷城中心城区,小区众多。在早前举行的全省公安机关深化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中,中山社区警务室被评为“岭南标杆警务室”。
在中山警务室,大堂宽敞明亮,除了设有服务前台外,还有供群众暂歇、等候的区域。辖区居民来到警务室咨询户政、出入境、交通违章等业务,民警和辅警都会细心地指引讲解,并且告知他们下一步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去往哪个部门办理,让群众尽量少跑腿、快办事。
为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高明公安分局从社区警务室硬件入手,统一场所标识,按照社区警务办公室、社区民警办公室、办证服务室(前台)、调解室(党群活动室)四室建设统一标准,组织开展社区警务室建设。截至目前,荷城派出所中山、月明、沿江、育才警务室已经统一场所标识,其余警务室建设正在推进中。
同时,高明公安分局组织开展以全区统一“标准地址、标准作业图、标准建筑物编码、标准基础网格”和“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等社会治理要素为核心的“四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社区打防管控提供大数据支持。目前,已完成1200条数据复核工作,并按照社区划分将30万房屋数据整理完毕,公安实有设施数据基本完成收集。
“软件”方面,为壮大群防群治力量,高明公安分局加强村居治保会建设,建立完善77个村居治保组织,全面落实村居治保主任制度,定期通报村居警情、发案情况,组织群众开展巡逻防范、邻里守望;积极大力发展治安信息员、保安员、退休党员、志愿者等参与社情民意收集,进一步延伸社会综合治理的触角,全面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水平。目前,高明已成立群防群治队伍622支。
高明公安分局还健全完善警企联防、警校联防、警医联防、邻里守望等联勤联管工作机制,建立警民微联网、警医微联网、警企微联网,共建成社区警务工作、警企、出租屋等小分群82个,入群人数2540人,解决问题1730余条,“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的新机制正逐步形成。
针对有物业管理的小区,高明公安分局与区物业理事会联合,将治安防范信息传递给物业理事协会,做好安全防范,并将小区保安发展为信息员,收集社情民意,以共创平安方式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针对零散的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及居住楼群,社区民警以业委会方式共创平安建立管理,实现信息共享,群策群治。
■溯源
让“指挥棒”真正发挥作用
高明创新社区警务室工作考核机制
今年高明公安继续以“打造珠三角最安全区域,全力创建有温度的城市”为目标,突出抓好10项重点工作。其中,创建岭南标杆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成为高明公安2020年的“1号工程”。
目前,对川、祥如、长安、岭南、职院、金华警务室实现连续6个月警情持续下降;“安畅”惠民等工程有序推进;中山社区警务室获命名为“岭南标杆警务室”,社区民警何婉文获授予“岭南百佳社区民警”。
那么,高明是如何调动社区民警进社区勤服务的积极性的?
社区民警100%进村居
“确保驻警务室民警80%时间沉在社区,真正扎根基层、融入群众。”今年年初,针对社区警务室警力单薄、老龄化问题严重、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高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石耀昌督促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改革,要求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微型派出所功能,确保社区民警真正扎根基层,打通基层基础工作“最后一公里”。
高明公安分局推进基层党建与社区警务相融合,在落实“民警驻村居”基础上,全区社区民警要100%进入村居支委,担任支委副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加强党政交流、部门联动,整合流动人口管理、消防管理、网格管理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工作。
同时,统一全区社区警务室党建方面的标识,将警务室打造成为分局党群关系、警民关系的重要阵地,实现社情民意及时收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奠定社区警务工作群众基础,切实把警务室打造成基层坚强战斗堡垒。
更注重考核工作成效
为调动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高明公安分局探索创新了社区警务室考核指标,聚焦社区警务主责主业,把“秩序好、发案少、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目标和评判依据。
考核内容上,注重考核工作成效,将快侦快破、推动治安视频安装等作为考核指标,将治安防控与社区警务考核紧密结合,织密社区防控网;每个月以问卷调查形式对社区商铺业主、小区群众、保安员等人群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满意度调查。
考核形式上,由各项考核指标牵头警种评分,报高明公安分局考核组统一汇总核定总成绩及排名。
考核奖励兑现上,以月度考核代替年终考核,月度考核成绩前30%的警务室将获得1面流动红旗,社区警务室获得流动红旗数及日常工作表现作为民警职务晋升和惩罚的重要依据。
“我们考核所有指标的设计,是把社区民警以前被动地接受一些任务,变成主动去研究分析问题,去想解决办法。让考核真正成为一个指挥棒,倒逼社区民警做好所在辖区的各种工作。”高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长王东斌表示。
以当前多发的电信诈骗案件为例。按照以前的考核指标,社区民警只要在广场或村口搞宣传活动,拉横幅,派宣传单张,就可以获得加分;而新的考核是看辖区电信诈骗案的发案率,发案率下降了,就加分,反之则扣分。显然,新考核指标更注重工作成效。
在这个新“指挥棒”下,社区民警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月明社区原本电信诈骗案高发,社区警务室警长张贻红主动和专业警种人员一起研究分析,总结出这类案件受害群体的特点,变以往的粗放式宣传为精准宣传,上门入户对易受侵害的群体开展宣教,月明社区的发案率迅速下降。
王东斌表示,考核机制的创新旨在突出考核“指挥棒”和“方向标”作用,确保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特别是将作为社会治安风向标的警情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快侦快破作为考核指标,更是开创了全市社区警务考核工作的先河。
典型引路荣誉激励
为推动社区警务工作开展,高明公安分局6月召开有温度的社区民警事迹分享会,邀请省厅、市局领导参会。分享会以何婉文、梁坚江、张贻红3名社区警务室民警为先进典型,展现了高明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的经验,获省厅、市局领导肯定。
今年疫情期间,中山社区警务室警长何婉文通过免费送菜给居家隔离人员、兼任“心理医生”等形式,帮助隔离人员顺利完成居家隔离。通过在社区民警岗位上的努力,她也获得全省“三八”红旗手、学雷锋标兵、岭南百佳社区民警等称号。
“要做好社区工作,靠警长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岭南社区警务室警长梁坚江用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善于发动各方面力量,一起守护社区平安。
月明社区警务室警长张贻红钻研社区警务工作,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落实和推动“安畅”惠民工程建设,打造出京山花园、西苑小区等改造样本小区。
高明公安分局加大对社区民警先进事迹深挖宣传,通过新闻报道、工作简报等多形式掀起社区警务工作宣传攻势,让社会群众更多知晓社区民警日常工作和背后的艰辛,从而更好配合社区民警开展工作,为警群和谐关系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皂幕时评
平凡民警有力量,社区细微见真情
盛正挺
社区事务很多就是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但是,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一个城市的温度和治理水平也最容易在这里显现和溢出。高明公安以社区警务为抓手来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其实是把准了基层治理的任督二脉。而且,社区警务室考核机制的创新和“安畅”惠民工程的探索,是对基层治理现代化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值得在更大范围上的推广试行。
不论在机关还是企业,绩效考核都是推动人们努力工作的重要手段。这根“指挥棒”的导向性是否正确,会在很大限度上影响人们工作的最终成效。高明对社区警务室考核机制的创新,实质上是把考核工作过程变为考核工作结果,以目标为导向,倒逼社区民警努力干活。这不仅是给社区民警减负,还是给他们赋能,解放了他们的思想,激活了他们做好社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样的引导和激励下,相信像何婉文、梁坚江、张贻红这样积极钻研主业、沉身服务社区的民警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社区是群众生活的场所,在这个场所该讲究行政有效还是治理有效?政府管理的路径依赖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指望通过行政权力下移达成治理有效,这样一来,行政权力固然在基层得到了扩展,但社会容易陷入政府包揽更多、责任更重、居民对政府更加依赖,而且更加缺乏社区责任的恶性循环。因此,对于社区治理要更多“还权”给群众,让社区业主们来决策和管理。
高明的“安畅”惠民工程、小区调解小组、治安群防群治等基本都是朝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向迈进的。尤其是“安畅”惠民工程的实施,不仅让小区的运营有了可持续的资金来源,而且指导业主们成立了业委会,健全了基层自治的组织架构,为推进基层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展现普通民警的工作和奉献,高明公安早两年创设了《凡警小事》宣传栏目,获得上级和央媒的肯定。其实,社区民警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凡警,他们做的确实是小事,但却是影响群众生活的“大事”,是我们追寻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中绝不可或缺的“要事”。就像抗疫一样,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建设方舱医院的建筑工人是英雄,上门入户派宣传单张、为隔离人员送菜倒垃圾的社区民警、村干部、志愿者等同样也是英雄。
平凡民警有力量,社区细微见真情。真正把群众的小事做实做好,小社区就能传递出城市大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