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敬老月:探访中山百岁老人,关注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10月28日,居住在中山市石岐区的百岁老人陈玉连在今年6月刚满100岁。与儿子同住的她,看起来精神状态良好,耳聪目明。像陈玉莲一样的“百岁老人”在中山并不少见。据中山市卫健局统计,截至去年8月31日,中山市的百岁老人有114位,同比去年增加了23人,而陈玉连所在的的石岐区正是“百岁老人”最多的镇街。

今年10月是全国第11个“敬老月”,“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成为今年“敬老月”的主题,为深入了解百岁老人及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中山市政府带队深入到养老机构调研及慰问百岁老人。

机构养老: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刚需

据中山市卫健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山市人均预期寿命为80.93岁,高于国家平均预期寿命77.3岁。而60岁以上中山市户籍人口有29.0万人,占总人口的15.9%,可见中山市老人养老和健康服务刚性需求较大。

在中山市广弘颐养院访谈,记者发现,截至今年9月30日,院内共有263名长者,而大部分长者有精细化医疗护理的需求,其中,需要半护理的长者44人,全护理的长者171人。

“医养结合是近年来才被大众、官方所认可的一种养老模式。其实,不少家庭都遇到这样的困难:长者年纪渐长,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或因摔倒骨折等问题。在医院完成一场大手术后,亟需在家精细的护理和疗养。但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强度大,无法很好地兼顾照顾老人,即便请护工在家里,也无法实现专业化的护理。”中山广弘康复医院、中山市广弘颐养院院长明巴生说。

那么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什么?这主要指以各级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为服务主体,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社会交往等为主要内容,依照老人病情发展的现实状况,灵活地提供急救服务和技术帮扶,集养老、医疗、康复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

对此,早在2013年,广弘颐养院建院之初,更着重考虑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院内设有国家二级标准的康复医院,内科、外科、中医科、五官科、眼科、妇科、放射科、检验科、骨科、影像科等诊疗科室,为长者就医提供便利。

“中山广弘康复医院在对外开放诊疗的同时,8位医生、多位护工24小时兼顾颐养院老人的看护和日常康复训练。一旦老人在院内亟需诊治,取药等,可以及时得到救治。” 中山市广弘颐养院工作人员表示。

据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于今年6至7月调研数据显示,九成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医养结合”。而目前全省共计298家医养结合机构。其中,中山有3家民办养老机构内设置医务室或康复医院,19家公办养老机构均与就近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为机构内老人提供健康监测和定期巡诊、义诊。

居家养老:

八成老人与子女合住

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是目前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模式。今年于6—7月,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调研中山市卫健局、民政局,并对254位市民(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117位)访谈发现,56.7%的受访者都有赡养老人、家庭养老的负担。

尽管如此,调查发现,近八成的受访老人与子女合住,在子女照顾下养老。这意味,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山市民主要的养老方式。主要的原因是照顾孙辈、方便子女照顾自己,或是互相照应。中山市民政局局长沈名晓也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山市目前在养老机构内养老的人数占比较少,90%以上的老人都选择居家养老。因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是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

居家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中山,已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中山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通过“银龄安康行动”、“高龄津贴”、“家庭医生”、“老年人艺术节(运动会)”等为老服务平台,为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老年人通过各类文体、保健、兴趣小组等活动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合理的饮食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加上适当的运动和好心态,或许是长寿老人的‘秘诀’”参与此次调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山市民政局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高龄老人政府津贴制度的部署,中山从2010年7月1日起,向中山市户籍年满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老人政府津贴。2020年,80岁至8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调整至100元,90岁至9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500元。2020年1-5月,中山市累计向37979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2266万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通讯员】刘姝晗 钟民轩 国中调

【作者】 曾艳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