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1363人,宜昌市首批抗美援朝老兵获颁纪念章

致敬英雄
10月23日上午,宜昌市杨岔路军休所举行仪式,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9名军休老战士、老同志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目前,我市正陆续发放首批共1363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10月23日,市杨岔路军休所举行仪式,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9名军休老战士、老同志颁发纪念章。年逾八旬的刘志柏接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慷慨陈词:“即便拄着拐杖,但我的心依然火热,要把我们跨过鸭绿江,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南苑军休所,86岁高龄的唐荣干领到了这枚珍贵的纪念章。1951年,年仅17岁的唐荣干入朝作战。1953年停战后,他又留在朝鲜帮助恢复生产建设,直到1958年方才回国,是最后一批撤离朝鲜的志愿军战士。
据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范围为: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出国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的、健在的医务、铁道、运输、翻译人员,参加停战谈判等工作的人员,民兵、民工,新闻记者、作家、摄影等人员;1953年7月停战后至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期间,在朝鲜帮助恢复生产建设的、健在的人员等。
图片
10月24日,秭归县茅坪镇党委书记向青松为88岁高龄老战士韩永天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三峡商报全媒记者何宝喜 通讯员何训英 摄
抗美援朝老兵
坚守阵地,打出万岁军血性
易贤海
图片
寒冷、饥饿、躲山洞、晚上作战,这是许多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常态。今年89岁的志愿军老兵易贤海也不例外,提及那段“烽火记忆”,他说:“那是一段血与火的岁月,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家住伍家岗区江山多娇小区的易贤海,1951年4月从荆州参军入伍。1952年9月,易贤海编入志愿军第38军入朝参战,成为团部的一名警卫员。
“到了朝鲜发现,敌人火力非常强大,飞机肆无忌惮狂轰滥炸,他们的新型炸弹威力非常大,经常是我们部队刚抢修的桥梁、掩体等工事又被炸毁。”易贤海回忆说,司令部在一个隐蔽的坑道内。“我们把山洞和坑道利用得很好,你来打我们不出去,你一停我们就出来。”易贤海说,有时候敌人不分昼夜地轰炸。晚上听到飞机声,防空哨兵就会鸣枪发出信号,部队和老百姓马上熄灭一切灯光,敌机找不到目标,我们就是靠夜色与敌人周旋。
战场上多少个日日夜夜,易贤海与战友们在零下20多摄氏度、阴冷潮湿的坑道里度过的,有时食物供应不上,只能一口雪一口炒面充饥。“等敌人消停下来,我们的部队出动,隐蔽在敌人防守阵地前的雪地里,一卧就是几个小时,晚上吹响冲锋号进攻”。易贤海说,尽管条件艰苦,大家一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没有一个人贪生怕死的,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勇往直前。
易贤海最危险的经历是,在一次白天的行军中,突然遭到敌机的空袭,许多战友受了伤,他顺势滚到田沟里才躲过一劫。
1953年7月,易贤海回国。退出现役后,他转业到铁路部门工作,直至退休。易贤海说:“现在国家取得这么大成绩,人民生活更好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牺牲的战友。”
上甘岭血战,打出中国人骨气
李振华
图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是83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李振华最喜欢的歌曲。
1951年正月初六那天,刚刚14岁的李振华随部队开往辽宁,在那里集训待命。时隔近70年,李振华清晰地记得入朝参战是编入15军45师134团2营8连,这个部队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主力军。
“进入朝鲜后看到到处是弹坑、焦土,空气中散发着浓厚的火药味。那时候,我也没感觉到害怕,恨不得马上加入到战斗中去,多消灭敌人。”李振华回忆说:“很多战友在上甘岭的前线战场上流血牺牲,尤其是黄继光英勇牺牲的事迹在部队传开后,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李振华虽不直接上前线杀敌,但作为教导队的官兵,他也往前线送弹药,许多战友肩膀流血,但没一个人叫苦叫累。
“能与战斗英雄黄继光在同一个部队,是我一辈子的荣光。”李振华说,“我见过黄继光,在我调到教导队之前有一段时间和他在同一个营,他是通讯员,我是连队普通战士。”
目前,李振华与老伴住在伍家岗汉宜社区,儿女双全,正在安享晚年。他经常对身边子女说:“我们这些老战士的生活能够无忧无虑,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比起牺牲的战友,我们真是好太多了。”
来源/三峡商报全媒记者王凌云 通讯员/姜文 黄俊 杜于东
编辑/刘茜 实习生/李全洲 周炜 责编/王晶晶 编审/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