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豫区:“1+3+3”,跑出小康建设 “加速度”

扬子晚报网10月23日讯(记者 高峰)10月23日上午,宿迁市宿豫区委书记、宿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海红走进“幸福宿迁 圆梦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厅,讲述解答“强富美高”新答卷的宿豫思路。
图片
宿豫区进行小康专题发布。
近年来,宿豫区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构建“1+3+3”工作体系,即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实施工业强区、电商名城、幸福家园三大战略,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污染防治、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加快决战决胜,着力补短强弱,小康建设跑出“加速度”,“强富美高”新实践得以全面展开、深入推进、集成展现。
图片
宿豫区位于运河东岸。 俞小将 摄
经济“强”的成就彰显。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97%、高于全市平均,人均GDP达到69464元、全市领先,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
百姓“富”的成果凸显。提前完成44个经济薄弱村、5.4万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GDP,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1.64:1,农房改善获省级绩效考评第一名,荣获全省“人民生活高质量”争先进位单项奖;
环境“美”的成色明显。空气优良天数提升到74.6%,市考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75%,10个乡镇(街道)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文明程度“高”的成效尽显。文明城市建设指数连续两年位列全省22个“县改区”第一,全区涌现出19位中国好人、28位江苏好人、3位省道德模范。
据介绍,2017年以来,宿豫区连续三年获得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一等奖,制造业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养老服务、质量工作、农房改善等工作先后获得省级激励支持。
图片
双河村的农民住房。 姜澎 摄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宿豫区着力于“五个聚焦”:
聚焦转型升级,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2019年新材料产业产值、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超过190亿元、620亿元,占到全市总量的49.7%、41.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8.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29%,均为全市最高。
聚焦内涵提升,高起点促进城乡融合。宿豫区把农房改善作为乡村振兴牵引工程,推进现代农园拓展区、幸福大道环线、六塘河生态富民廊道建设,构建“一核三带一廊”乡村振兴架构,统筹推进优居、强村、兴产、富民,形成幸福大道内环示范、中环成片、外环启动格局,已启动建设农房改善项目39个,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7个、农房改善示范项目8个,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强村占比达70%;生态高效农业占比45.7%,培育万亩特色产业园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个。
图片
“幸福大道”两旁,乡村美景如画
聚焦富民惠民,高标准改善民生福祉。宿豫区坚持把“民生小事”作为“头等大事”,加快推进一批群众关切、期盼的民生工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精准脱贫守底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探索实施精准脱贫“3212“工程,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89个;探索完善“支出型贫困”预警和综合帮扶等机制,推行“致富码”红黄绿三色管理,实现从抓脱贫向防返贫、从解决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延伸;探索建立精准扶贫标准化体系,获批国家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
聚焦绿色发展,高品质提升生态文明。加强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管控,打造“经济+生态”共融共生发展模式,建立健全低效企业、低效用地认定和退出机制,获评“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建成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处3A级国家旅游景区、4处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景点,创成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庄30个,单位GDP能耗下降至0.6吨标准煤/万元以下,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
聚焦文明和谐,全方位创新社会治理。围绕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党建、文明实践、乡村治理、平安法治等各个方面加强探索,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校对 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