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迟:让青春在基层调解工作中绽放

“这个小闺女说话俺们都信服!”在环翠区温泉镇,来找她调解的当事人都会这样说。
32岁的宋迟是温泉镇司法所所长,从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扎根基层调解工作9年;她说话轻声细语,充满青春活力,还学会了用“地瓜粑粑”话调解,在当地群众中威望较高。
工作以来,她参与调解案件24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8%,无一起因调解不当而引发上访的案件,先后被授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威海市2019年度政法人物”等荣誉。
图片
“群众之事无小事”
2020年春节前夕,一位大叔找到宋迟,向她哭诉道:由于租客之间发生矛盾而产生肢体冲突,房屋内设施损坏严重,但就赔偿金额迟迟不能达成一致。
接案后,由于临近春节,宋迟第一时间向当地派出所了解事情经过。原来,这位房东大叔提出赔偿款两万元,但是租客认为数额过高,双方因此争执不下。面对这种情况,她同镇调委会调解员一起,实地到现场深入了解情况,并找租客面对面心平气和地交流。
在宋迟的多方努力下,租客最终同意将损坏的东西恢复原状,并额外赔偿两千元钱,承诺若下次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房东有权中止租赁合同且不退还押金,该方案让房东大叔也非常满意。
“事虽然不大,但是解决不好,这个年自己也过不好,感谢小宋让我过了一个舒心的春节。”事后,房东大叔特意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因为在乡镇,调解的纠纷基本都是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小事很容易演变成棘手的难事、大事。”宋迟说,小事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以要把群众小事当成大事来办。
图片
“先背对背、后面对面”让两家重归平静
4月28日上午,环翠区温泉镇某社区的刘某来到调解委员会,送来一面“公平公正、一心为民”的锦旗,感谢她尽心尽责帮其调解纠纷,表达了对其调解工作的信任与肯定。
事情要从2018年说起,刘某与冯某是邻居,因琐事发生纠纷进而产生肢体冲突,报警后派出所对双方进行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冯某赔偿刘某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共计4万元。事后冯某支付刘某两万元,剩余两万元迟迟未支付,刘某一气之下将冯某诉至法院。
在诉前调解程序中,宋迟采用“先背对背、后面对面”的策略,根据相关法律,结合案情分析,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地调解。通过“背对背”分别调解,双方当事人都认识到邻里之间要以和为贵,发生这样的事儿双方都有一定责任,因此均同意调解。
随后,宋迟将双方都请到调委会进行“面对面”地调解。“一开始气氛也比较尴尬,也不知从何说起,这时就需要我们调解员从中不断引导,用调解经验和技巧帮助双方打开心扉、消除隔阂。”宋迟回忆说,经过调解,这两家将这几年来因沟通不当产生的误会一一解开。
在宋迟的努力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冯某当场支付刘某一万元,剩余一万元于当天下午也支付完成,双方握手言和,两个家庭重归平静。
“基层调解工作不仅要动真情,善于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还要讲究策略方法,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宋迟说。
图片
打造“金牌调解团队”
要想真正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基层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健全的工作机制必不可少。温泉镇每个村居均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各调委会统一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例会、统计、档案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
在调解过程中,宋迟从纠纷调处申请、受理、告知、调查、调解、制作协议书,到协议履行及回访等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制度,纠纷调解率达到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7%,调解协议履约率达到100%。同时,她还定期举办全镇基层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提高调解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调解工作的新需求,去年,她所在的调解室被评为“品牌调解室”,调解团队被评为“金牌调解团队”。
在多年的工作中,宋迟还发现很多纠纷矛盾正是源于老百姓对法律知识的欠缺,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提升辖区内群众法律意识。她利用妇女节、国家安全教育日和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进行普法宣传,特别是《民法典》出台后,在各村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新需求,营造了平时学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从初入岗位的不知所措到如今面对各类案件的游刃有余,近十年时间里,宋迟一直坚守着一名司法行政干警的初心与使命,将青春奉献给了基层司法行政事业,让青春在调解工作中绽放。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郑莉 通讯员 元瑞泉 刘波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