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6人摔伤4人身亡,假期登山前请收好安全提示

中秋国庆假期准备登山的驴友先看这样一组数据:近五年来,北京房山公安分局接到登山遇险的警情60余起,其中,比较突出的遇险警情30余起,摔伤6人,死亡4人……

登山有风险,随意攀爬野山更是拿生命做赌注。房山警方提醒,房山区最易发生登山遇险事故的山区有:周口店镇的宝金山、棺材山,泗马沟附近的野山、张坊镇三合庄村咔嚓古道,以及十渡附近的野山。

新老驴友为何都能遇险?

房山警方分析既往的案例称,在登山驴友队伍中,多数新驴友缺少经验,缺乏对各种风险的预见;有的老驴友虽能预见风险,却过于自信,对困难估计不足;有的则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听从领队劝告,喜欢自行其是;还有的因体力等原因,跟不上队伍,造成落单被困。

凡此种种,都可能成为事故隐患。因此,登山屡屡遇险,也就成为常态了。那么,登山经常遇到的危险有哪些呢?

迷路是驴友最常见的遇险情形

驴友遇险事故类型五花八门,包括迷路、滑坠、高坠、疾病、被困等十几种情形。据中国登山协会统计,迷路是登山遇险的第一大杀手,占到总体事故的49.3%。常见的迷路类型主要有天黑迷路、落单迷路、大雾迷路、挑战新线路迷路,以及近年来新出现的导航迷路等。

2020年8月8日,9名驴友到房山百花山爬山游玩,因偏离规划路线,迷路报警,后被救助下山。

通信不畅,无法联系,也可以导致迷路。有的团队因为管理不善,领队没有经验,队员在山中行走一天,手机频繁使用,耗尽电量,在天黑前没有到达预定地点,从而发生危险,报警后,无法与救援人员联系。也有个别团队因山区地域偏僻,手机信号不好,难以与外界进行联系。

2019年8月25日,某单位9名员工在周口店镇涞沥水村棺材山附近爬山。因迷路、体力透支等原因,9人被困山上。接报后,房山警方立即部署警力开展工作,并协调区应急力量、蓝天救援队到现场。经10个多小时救援,被困人员被就下山,所幸无人员伤亡。

高坠、滑坠最易导致死亡

据统计,高坠和滑坠约占到登山事故的10%。但是,从致死事故数据来看,高坠和滑坠是死亡率占比最高的事故类型,占到57.14%,真可谓"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以滑坠为例,大多与登山者的失误有关。一是缺乏安全保护措施。二是体力消耗过大,难以保持身体平衡。三是个人情绪波动或精神不集中,也能导致松驰麻痹,发生失误。

2018年5月12日,顾某通过微信群召集人员登山,共有38名驴友响应。他们从房山张坊镇三合庄村上山。12日13时许,行至咔嚓古道海拔776米的山路时,因山势较陡,队员张某不慎失足滑下,掉至落差30余米的山沟处。警方和救援人员赶到时,发现张某已无生命体征。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相当多的滑坠事故是在下山时发生的。这是因为经过长时间行走和攀登以后,身体疲劳,力不从心,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大为减弱。

疾病类事故不容小觑

据专业登山协会统计,近些年,发生疾病类事故约占总体死亡事故起数的14.28%,并且有增加趋势。

从过去两年的疾病事故统计来看,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猝死,一类是因体能消耗过大,另一类是因心脏本身有问题。因而参与者一定要做好体检,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参与登山运动。

2016年10月23日,杨某与同事三人到房山南窖村爬山,下山中途感到身体不适,后倒地不起。房山警方和医生赶到时,杨某已无生命体征。经医生检查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因运动量过大,导致危险发生。

一旦遇险该怎么办?

一是要及时报警。一旦发生登山遇险的情况,要第一时间报警或者拨打119求助。讲清地点、遇险处的地形、标志性物体等。描述一下伤情、队伍整体情况,留下两个以上联系电话等。

二是建立庇护所,原地待援。一旦迷失方位,在无法判明道路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自寻出路。这时应当原地等待救援,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地形地貌和一切可利用物搭建简单的庇护场所,以便应付恶劣天气,在此过程中不要进行大运动量的操作,避免大量出汗,防止感冒,注意保持体能。

三是受伤后及时处理伤口。登山时容易摔伤,一旦“驴友”高坠、滑坠常会有颈椎、脊柱损伤,不要随意搬动、拉拽伤者。现场急救应根据伤势进行止血包扎,固定骨折部位。然后待专业人士或者受过训练的人士处理。

房山警方提示:这些地点最易发生遇险事故

房山警方根据往年救援经验分析,房山区发生事故机率最高的山区有:周口店镇的宝金山、棺材山,泗马沟附近的野山,张坊镇三合庄村咔嚓古道,以及十渡附近的野山。

要开展登山运动,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参加登山运动最好选择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机构,或者人员带领,并在事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相关知识,遵守队伍纪律。二是不要攀爬未经开发过的野山。三是不要带着孩子和老人爬山。四是一定量力而行,不要逞能,不要想当然去做。五是遇有危险,一定及时拨打警方电话求助。

房山警方供图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通讯员 朱公允

编辑 徐慧瑶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