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宾川】最忆是二中

最近一次去看母校,是去年春节了。现在每次回去,内心都很矛盾,既想去看,又怕去看。想看是因为一直留恋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情一景,怕看是因为宾川二中已不存在了,看了总让人伤神。

每次站在校门口,我都会尽力伸长脖子往里探,想看看那口清凉的井还在吗?操场上的草还绿吗?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桌椅摆放还整齐吗?看着看着仿佛听见了朗朗书声夹杂着操场上加油的呐喊声如麦浪般向我涌来,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统统往耳朵里钻,一声一声,一下一下敲打着我的心。

算一算,离开宾川二中17年了,时常会想起在那里度过的那三年。无论何时,只要提起宾川二中这四个字,都一样的亲切和温暖。

我与宾川二中本是无缘的,后又阴差阳错结缘。无缘是因中考时,懵懂的我听了同学“就报中专吧,中专毕业就可以工作了。读高中,还要考大学,如果考不起就白读了”的一面之词填报了中专。确实,90年代末,中专还算吃香,我们学校好几位老师都是大理师范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分来了,所以,一毕业就能工作对我的诱惑还是蛮大的。正式被大理城乡建设学校录取后,才听一个“懂行”的亲戚说:“中专有什么好读的,要读就去读高中”。就他这么一句话坚定了爸爸让我上高中的心。决定上高中后,急忙到二中咨询,负责接待的老师说我的档案已被中专学校调走,要读高中就只能自费了。自费和公费最大的区别就是我每年要比其他同学多交500块钱,当年的500块钱可不算少啊。就这样,我在看似无缘中又与宾川二中结缘。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对二中当时的“接纳”是充满感激的。

90年代末,相较而言学校的各项条件算是比较好了。有两栋三层的宿舍楼,男生一栋女生一栋,一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教育设施基本齐全。更重要的是二中有食堂,再也不用自己做饭了。记得当时的校长是周子庚老师,副校长是我们的数学老师王惠梅,政教主任是我们的班主任杨伯韬老师。何兴隆、熊嘉模老师也是校领导,但具体记不清担任什么职务了。今年有幸在昆明见到何兴隆老师,10多年未见何老师已光荣退休,但他依然神采奕奕,看后让人欣慰。

在我心中,宾川二中是有历史更是有故事的。自1942年杨如轩将军发起创办平川中学到2012年宾川二中停止办学,前前后后历经70年,先后培养了6000多名学子,为平川,乃至宾川县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宾川二中地处山区,三乡学子虽然缺条件,但不缺精神。老师待遇虽然一般,但教风严谨,勤勤恳恳,立德树人,一丝不苟。学校条件虽然不算太好,但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心有理想,始终向阳。正是凭借师生的这份执着与坚毅,宾川二中才能在平川这个山区小镇创造辉煌,抒写精彩。

说实在的,在二中读书的时候,对二中的历史了解不多。去年有幸得到张勇老师主编的《我的母校 我的校友——宾川二中校友名录》一书后,仔细阅读后,对宾川二中的历史有了全面了解。同时也被二中一路走来所经历的曲折和艰辛所感动,被二中在艰难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所折服。经历多次停办,1992年又被百年一遇的洪水淹没,在一次次的困难面前二中人没有屈服,更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敢面对积极寻找办法,为的就是要把二中办下去。

此时,我突然想到“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二中八字校风,似乎也明白二中为什么这么坚韧了,靠的就是师生的团结,平川人民的团结,每个人心中都在想如何才能让这把传播文明的火种不熄灭;更是靠着每一位老师的勤奋工作,每一个学生的勤奋努力,积极创新,才让宾川二中这朵文明之花越开越艳。尤记得王惠梅老师的严谨,杨伯韬老师的博学,宗克伟老师的谦逊,杨永祥老师的严厉,何汝良老师的儒雅,赵雪松老师的随和;尤记得王锡晋老师那浓重的古底乡音,袁江贤老师那悠长悠长的化学方程式,还有王涛老师、张文老师、杨金亮老师......一路走来,感谢在这最关键的三年时间里为我打开过世界的每一位良师,有一些也许不记得名字了,但在这三年里我不仅从书本上学到了知识,更是亲身感受着每位老师的言传身教,至今都一直影响着我,鼓舞着我。

那时的我彷徨过、怀疑过、慵懒过、哭过笑过,但始终没有放弃过,是每一位老师如明灯般的指引,让我始终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始终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走出大山。至今,还无比怀念二中的每一个清晨。清晨总是美好的,每天6点半,起床号角会准时吹响,早已等候在操场上的值周老师,奋力吹响口中的哨子,这是起床的最后号令。我很喜欢每天早上的跑操(跑步),每个班都排着整齐的队形,绕平川街跑一圈再返回,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如此。跑完操,每个人都精神了不少,一天都可以精精神神上课。

至今,还会想起那些挑灯夜战的日日夜夜,是同学们共同奋斗留下的印记。那一张张被书本压弯的课桌,那一张张做了一遍又一遍的卷子,那一摞摞翻了又翻的课本,那一天天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往返,那一夜夜打着手电筒在被子里偷偷摸摸的复习功课,那一次次蹑手蹑脚的早起,这些琐碎的点点滴滴共同绘就了一幅我们奋斗的青春画卷。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如愿走进了心中的象牙塔,但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最美的年华在宾川二中遇见,我们一起奋斗过!至今,还记得二中后面的那座山,是同学们学习休息的最佳场地。学校后山原是田地,后来在里面栽了很多柏树,柏树长大后能遮阳,早上和傍晚,满山都是抬着书本朗读的同学。朗朗读书声不时从树下传出,与教室里安静做作业的同学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动一静的映衬下整个校园都洋溢在一种积极奋进的氛围中。

至今,还想再喝一口二中那眼井中的水。井不深,但井水清洌甘甜,打上来可以直接饮用,是同学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井水冬温夏凉,所以在没有热水的冬天,同学们能用井水洗脸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那时,每个宿舍几乎都有一只栓了一根长绳的桶,专门用来打水。早上起床、中午休息和下晚自习后是井最忙碌的时候,井沿上站满了打水的同学,男男女女,七八只桶在井里上上下下忙碌着。打井水是项技术活,很多女同学既不会打水也提不动水,所以,每到打水时,男同学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帮女同学打水,是很多男同学最乐意做也是最引以为傲的事。

至今,还想回到二中那纷繁热闹的球场,那是同学们学习后挥洒汗水的地方。以前我不太会打篮球,后来受到“小弹簧”邓何军同学的影响,慢慢喜欢上这项运动,每天饭后,都要先到操场上打一会篮球才到教室做作业。篮球场旁有一小块草地,经常有老师和同学在上面踢小场。师生们累了,就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这块草地既是球场,也是同学们休息的最佳场地,尤其是夏天,下晚自习后,同学们喜欢三五成群地围坐在草地上聊天,放松一天的心情,直到熄灯的哨声响起才依依不舍回到宿舍。

至今,还会回味二中的烧饵块配油炸粑粑的味道。烧饵块配油炸粑粑味道很好,但很贵。没记错的话两样加起来要1块钱,也就是饵块5毛,油炸粑粑5毛钱。1块钱是什么概念?作个对比就更清楚了,午饭省一点1块钱就可以解决(三两饭3毛钱,一勺肉5毛钱,再加2毛钱的小菜)。看着在炭火上慢慢发泡的饵块,再配点平川人自制的豆瓣酱,用油炸粑粑一裹,还未入口就止不住的往下咽口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能吃上一个准能保暖一天。但因为贵,所以不能每天都吃,一个星期能吃上一次就已经很满足了。

回望二中,那斑驳的墙壁,似是未干的泪痕;那些熟悉的面孔,是一生守候的温暖。17年了,还清晰记得,在那青葱岁月里,那一张张青涩的脸;还清晰记得,在那豆蔻年华中,那一次次挑灯夜战。时光荏苒了岁月,岁月蹉跎了容颜。今天,宾川二中的匾牌虽卸下,但在6000多莘莘学子心中,宾川二中永远矗立在波泮山脚下,宾川二中的容颜将永远定格在每一个师生的记忆里,宾川二中是我们一生的眷恋和牵挂。

作者:董光平,笔名长河,宾川县平川镇帽角山二哨人,生于大山,长于大山,闲暇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录生命中的感动与温暖。

编 辑/王静红

责 编/王翠芳

审 核/吴洪彪

终 审/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