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治家:“继续对话”体现中印文明智慧

参考消息网9月17日报道《印度斯坦时报》网站9月15日发表印度西孟加拉邦前邦长戈帕拉克里希纳·甘地的一篇题为《当印度和中国会谈时》的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尽管实际执行将是一个重大考验,但印度外长苏杰生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9月10日在莫斯科达成两国军队应该继续对话、尽快脱离接触、保持必要距离、缓和现地事态的共识值得庆贺。他们达成的一致意见不仅是双边外交反应的成果,也是实践智慧的成果。

事实上,这是2018年在青岛签署关于共享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数据的协议以来中印之间最清晰可见、最现实的事态发展。鉴于我们的边界争端以及中国的立场,印中双方达成的这项协议具有历史意义。我当时就认为,现在愈发相信,它其实具有文明意义。

一场水危机迫在眉睫,因为全球变暖使依靠冰雪融化补给的河流水源减少,两国都依赖雨水补给河流。历史上,文明一直是围绕以河流为基础、靠河流来滋养的居住环境。

这让我想起了1998年6月中国驻印度大使向时任印度总统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递交国书时候的情景。纳拉亚南总统早年在外交部工作时曾主管对华工作。他本身是学者,对中印关系有深入研究。

纳拉亚南总统审阅了对中国大使的欢迎词文稿,补充了他自己的一些特别感言,例如:“作为东方的姐妹文明,印度与中国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交流,这些接触和交流不仅互惠互利,而且丰富了亚洲和世界的文明。”

两年后,纳拉亚南总统启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时任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对他说,希望这次访问“开启两国关系的新篇章”。纳拉亚南总统在那次访问期间不止一次地强调了一个事实:两国关系不和的时间比关系和谐的时间要短得多。

中印两国关系会如何发展难以预料。但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放弃对两国和平历史的了解,要尽量扩大苏杰生和王毅所说的“继续对话”。在这种对话的直接关切之外,我们还必须努力维护青岛协议,因为它关乎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