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城乡融合,广州增城高质量打造宜业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考验,增城区持续筑牢巩固疫情防控防线,推动经济加速回暖稳中向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效。

立足国内国际,放眼长远发展。对于“双循环”的趋势把握,不仅在于找到顺势的方向,更要在危机中逆势而上。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10日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一届十二次全会指明未来区域发展的方向: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增城开发区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双区”建设。

以更高质量打造宜业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以更强担当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以更实举措服务“一核一带一区”建设。

据悉,全会审议通过《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市增城区)实施方案》《增城区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国共产党广州市增城区第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决议》。

扩大有效投资

为稳增长、优结构、拓空间提供动力

互换合同、签字、握手……随着一系列流程渐进尾声,成立于1916年、日本排名第一的乳制品企业明治株式会社日前与增城区达成合作,投资建设明治华南生产基地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年产量约7.5万吨的牛奶、乳饮料、酸奶等乳制品及食品点心生产基地,达产后年产值约13亿元。

面对疫情冲击,今年以来增城推出暖企稳企20条、促进经济发展32条等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六稳”“六保”任务方案,推动生产、投资和消费加速回归正轨。特别是,聚焦世行评价标准推进营商环境3.0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优化项目规划建设审批流程10条、生态环境保护“暖企8条”,推动“拿地即开工”,为105个建设项目平均节省2-3个月的审批时间。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关键是要推动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在宏观上,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扩大有效投资,更加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国内经济繁荣,畅通国内大循环。

增城区委全会提出,有效投资是提升供给与改善需求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以今天的布局谋划未来空间格局,要想方设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为稳增长、优结构、拓空间提供持续动力。包括引进一批优质品牌企业、完善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新型基础设施、优化一批水务基础设施、谋划一批民生保障设施、强化项目要素服务保障等系列举措。

比如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增城提出主动融入大湾区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增城火车站、增城西站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完善交通枢纽周边道路。加快推进广汕铁路、新白广城际、花莞高速、增天高速等重点交通项目,推动广汕路北绕线今年底建成通车,争取地铁16号线、23号线早日动工建设,推进开展地铁27号线、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深莞增城际前期研究等。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好投资“压舱石”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企稳向好。今年1-8月,增城推动项目建设稳投资,华电新能源投产运行,维信诺项目主厂房封顶,16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9%。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建设荔湖新城城乡融合示范片区

城乡关系正在步入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更快、范围更广。作为广东唯一入选的广清接合片区将为全国提供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经验,备受外界关注。

而对于增城而言,利用好国字号试点,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快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是当下的重点。

增城区委全会指出,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积极探索,先行先试,高水平推进,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增城样本。

方向已明,如何行动?增城提出了多方面举措。

推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争取将广深产业创新合作区、广州科技教育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纳入发展平台,推进城乡要素资源整合。规划建设荔湖新城城乡融合示范片区,加快实施“点状供地”。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建立统一规则、统一交易平台,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多元入市。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

推动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探索更加灵活的城市落户制度,建立本地农村户籍人口转为城市人口激励引导机制,探索开展“新乡贤返乡创业计划”,鼓励企业家、专家学者和专业人才等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聚焦产业振兴,加大三农资金投入,推进农村承包地流转,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培育一批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培育仙进奉荔枝、创鲜番石榴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打造更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通关(增城)便利区,保障粮食、生猪和蔬菜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订单激增,创鲜农业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比增长60%。“人们对于健康绿色的需求强烈,要把村里的优质的农产品快速输送到城市,城市人能走进乡村感受田园风光,实现城乡资源快速流动,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广州创鲜农业公司总经理刘淑芬说,现在农村公路直接通到田间地头,水果从枝头摘下来就装车运载,即便在其他城市的湾区市民也可以当天吃上增城生鲜。

宜业宜居宜游

高质量打造优质生活圈

2.1平方公里水面的荔湖水光潋滟、563公里绿道寻幽揽胜、395公里生态景观林带绵延全域、森林覆盖率达53.23%,全年空气优良率超90%……增城是名副其实的大湾区后花园,更是都市人休闲怡情的世外桃源。

以更高质量打造宜业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是增城面向未来的重要部署。

在宜业方面,增城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发展重点产业链,做强产业规模,做优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包括,紧盯5G技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新经济,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同时,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

在宜居方面,要深化城市更新,提升城乡发展品质。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以绣花功夫深化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进一步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如,统筹优化生产空间,将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相结合,强化产业导入,提高土地产出率;统筹优化生活空间,将城市更新与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更好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统筹优化生态空间,将城市更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建设森林城市、海绵城市、低碳社区,完善城市生态网络。

在宜游方面,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特别是,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推进华侨城白水寨创意山水文旅小镇建设和创建5A景区工作,高水平规划建设南香山公园,推动森林海水上乐园、小楼镇邓山村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大力发展精品民宿,推进绿道碧道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加快发展。

优质的生态和生活环境,让这里成为了宜商宜业的最佳之地,吸引了许多“新增城人”的到来。

广州西子西奥电梯有限公司去年进驻低碳总部园,年产值超过5亿元,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谢立为认为,增城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创业环境优良,在湾区城市群里有比较优势,是一个宜居宜业、扎根发展的好地方。

“与城市共成长,我们要做大做强,未来目标是达到30亿元产值,位居全国电梯行业的前三名。”他信心十足。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朱伟良 通讯员 朱卓东

【作者】 朱伟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