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医生克服头晕胸闷等高原反应 海拔4300米做阑尾炎手术一下台就得立刻吸氧

生活报8月6日讯提及西藏,多数人脑海中呈现的是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湛蓝的天空……然而对于援藏医生来说,在高寒缺氧的气候,艰苦困难的医疗条件下,还要克服头晕、胸闷等高原反应开展工作,这才是他们的日常。6月5日,哈医大一院第六批援藏专家麻醉科王华民、普外科吴舰宇、口腔外科尹晓东、心内科于洋、超声科陈闯五名专家,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海拔4300米的西藏康马县,进行为期6个月的援藏工作。

呼吸困难刚下飞机就有高原反应

“第一天到达拉萨,刚下飞机的那一刻,高原反应就出现了,稍微走得快一点就感到呼吸困难。”哈医大一院普外科吴舰宇医生告诉记者,虽然来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高原反应着实让他和队员们猝不及防。

康马县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二级乙等医院,全院员工包括保洁人员加在一起也不到50人,医院没有血库,也没有病理科,甚至连做手术的麻醉药品也十分缺乏。当援藏专家一行人辗转抵达康马县人民医院后,这里艰苦的医疗条件,藏族患者们迫切的眼神,让专家们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又沉了几分。

克服疲惫第二天就开展阑尾炎手术

6月16日,五位援藏医生团队克服旅途疲惫,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第二天上午,吴舰宇医生就遇到了一位12岁右腹部疼痛的藏族小学生。心内科医生于阳由于是第二次援藏,比较有经验,因此在于医生的协助沟通下,超声科医生陈闯细致地为男孩做了腹部超声。吴舰宇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及超声判读,诊断该患儿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考虑到患儿近两周右下腹痛频繁发作,建议手术治疗。

还没有适应海拔4300米高原反应的哈医大一院援藏团队迅速集结,麻醉专家王华民立即到手术室进行麻醉前准备,发现医院没有全麻药,最后只能实施硬膜外麻醉,王华民为藏族麻醉医生德吉曲宗详细讲解操作规程,顺利完成了麻醉。随后,口腔外科医生尹晓东主动担负起巡回任务。术后第二天患儿自由行走,手术切口也愈合得很好。

考验体力五名援藏医生平均年龄48.8岁

不久之后,援藏专家们又接诊了一例阑尾炎穿孔的患者,由于患者病情严重,这台手术做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下台后,专家们的手术衣全都湿透了,必须立刻吸氧才得以缓解身体的不适。吴舰宇告诉记者,医院的电梯因为出现故障坏了很长时间,手术结束后,医生们还要把患者从三楼的手术室抬回二楼的病房,对体力也是极大地考验。

“我们五个人平均年龄是48.8岁,可以说是这几批援藏队伍中平均年纪最大的一支队伍了,每天在医院忙完回到公寓,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吸氧,但是能为藏族同胞解除病痛,看到他们脸上淳朴的笑容,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吴舰宇说,目前他们除了积极协助当地医生开展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还准备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相应手术器械,争取早日开展,到时候康马县患有胆囊疾病的藏民们就不用舟车劳顿,在家门口就能手术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