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群英谱】向蔓:出好“点子”,脱贫快

彭清旺切着新鲜的西瓜,说要招待恩人向蔓。

文/上官智慧

7月28日傍晚时分,大山幽深处,武陵源区天子山街道廖家台已炊烟袅袅。

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彭清旺夫妇家,客厅里摆满了西瓜、花生和瓜子,他们和天子山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向蔓围坐一起,又唠起了家常。

“改种后的蔬菜长势如何?”“不用担心销路,你们尽管种。”7月中上旬的洪涝灾让彭清旺家栽种的西瓜濒临绝收,后在向蔓的建议下,彭清旺在原先的西瓜地里种上了各色蔬菜。可向蔓老放心不下,仅7月底,就已三上彭清旺家。

绝种的西瓜地里,种满了各种蔬菜。

“如果没有向书记,我家损失至少3万元。”谈及向蔓,彭清旺两老有说不清的感恩情。他说,由于改种及时,蔬菜目前长势喜人,加之早被预订一空,损失几近为零。

在天子山街道,“关键少数”凭借他们敏锐的“嗅觉力”和“金点子”,积极与洪涝灾害做“斗争”。至目前,天子山街道已成功为8户农户化险为夷,减少农民损失达20万元。

向蔓的“点子”多,在天子山是出了名的。为一究到底,黄河村党总支部书记姚铤带记者来到天子山街道客栈群。

黄河村的不动产,年租金20万元。

“看,就是这一栋,归们咱村集体所有,每年租金20万,年年有收入。”眼前一栋栋黛瓦古砖房沿街布局,别具风格。姚铤指着一栋正在装修的四层客栈,笑呵呵地说道。

原来,这栋近3000㎡建筑面积的客栈,为黄河村所建,其租赁资金为村集体所有。2016年,向蔓调到天子山街道后,即刻着手门面的修建,在2年不到的时间里,客栈修建完成,但由于疫情影响,本打算今年开业的客栈只能推至年底,但对租金丝毫未造成影响。

遇见老党员,向蔓主动过去嘘寒问暖。

“为什么黄河村要修建门面,而不是去发展适合农民的种养产业呢?”记者提出疑问。

向蔓笑着说,黄河村是武陵源区最穷、最偏远的村,曾一度花大力气发展了葡萄、梨子、茶叶等产业,可收益微乎其微。后来街道调整发展思路,结合区域优势,在全区乃至全市率先提出,利用购置不动产的方式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天子山剁辣椒部分产品。

“黄河村就是‘包租婆’,老百姓躺在家里就能分红。”姚铤说,这个“金点子”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在分红上,贫困户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在客栈就业方面,村民也有优先权,“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脱贫致富产业。”

“天子山剁辣椒”,是天子山街道的人气产品。即使放眼全市,其名气也是响当当。2015年,按照“区级统筹,乡镇主导,产权到村,受益到户”的模式,天子山街道顺应发展“一乡一业”。去年,该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吸纳1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产业分红覆盖全街道43户130人贫困户。

2017年12月,向蔓在黄河村查看贫困户增收情况。

除此之外,天子山街道还充分利用脱贫政策,为老百姓带来实在的红利。2019年,发放小额信贷10笔50万,实施阳光助学155人次,发放助学金12.025万元,实施“雨露计划”34人次……

今年7月,向蔓在泗南峪廖家台地质灾害点查看情况。

记者采访已临近傍晚8时,远处的天空升起了一弯明月,客栈集群的广场上引来了众多舞者,孩子们的嬉闹声从街头响至街尾……

“继续探索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尽快解决入街道的道路设施,让老百姓出行不再难……”谈及天子山街道的未来,向蔓自信地给记者描绘了美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