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峰农户转动脑子跟市场 种养循环铺实脱贫路

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文安村村民班岁虎给牛群添加草料。(资料图) 盘小美 摄

中新网甘肃庆阳7月31日电 (高展 盘小美)“哞哞”“咩咩”……夏日午后,顺着蜿蜒的油路来到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文安村的塬边咀梢,耳边传来声声牛羊“协奏曲”。循声进入养殖场,一群群牛羊在树林下悠闲地散步、进食,养殖场的主人班岁虎正在给添食加水。看着眼前肥壮的牛羊,班岁虎满脸笑意:“这两年,牛羊市场行情好,收入不错,我靠养牲口脱了贫。”

今年33岁的班岁虎,家有6口人,3个孩子正处求学年龄,母亲身患残疾。早几年,班岁虎家和大多数农民一样,种植几亩庄稼,零星养殖山羊和毛驴,养殖规模小,加上行情不好,收入微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2013年底,他家被村上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扶贫干部多次上门帮他规划产业发展,落实产业扶持政策。2015年,在扶贫干部和村里的争取下,班小虎申请到5万元精准扶贫贴息贷款,他利用这笔钱,把羊的养殖规模扩大到50只,还购买了5头驴、2头牛进行繁殖。为了节约养殖成本,班岁虎还流转土地,种植十几亩甜高粱、玉米,实现种养循环。

班岁虎饲养的山羊。(资料图) 盘小美 摄

“搞养殖一点不敢马虎,配料、防疫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还要时刻关注市场行情……”自从养殖规模扩大后,班小虎把心思都放在养殖场。每天晨曦初上,他就走进养殖场,给牲口加工草料,喂食,清洁圈舍,检查身体状况,精心伺候这些能让他增收致富的“宝贝”。

经过长年累月的摸索,班岁虎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他自信地说:“平时牛羊生病了我都是自己看,根据它们的病症配药,不用请兽医。”

在养殖过程中,班岁虎随时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存栏量,采取繁殖和育肥两种方式进行养殖,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购买羊羔、牛犊进行育肥,养几个月后出售,规模最大时存栏量达到300多只。除了等待客商上门收购,他还通过朋友圈宣传销售,定期向一些羊肉馆配送羊肉。

选对了路子,加上当地产业到户资金、“五小产业”补贴款等金融扶贫政策的扶持,这几年,班岁虎的养殖业发展得顺风顺水,去年养殖纯收入达到7万元,从曾经的贫困户变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

如今,班岁虎的养殖场有90多只山羊、奶羊,10头牛,2头驴,今年养殖纯收入预计达到8万多元。对于未来,班岁虎有了明确的发展思路:“今年牛价特别好,品种好的大牛,一头就能卖两三万元。过段时间,我准备修建几间牛舍,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