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保卫战:9个万亩大圩主动分洪的背后

央广网合肥7月30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徐秋韵 徐鹏)7月25日中午,天阴得厉害。接到肥西县严店乡党委委员、西郑岗社区干部发来的紧急会议通知时,严店乡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孔勇正在他的百果采摘园大棚查看葡萄的情况。对于这次召集,孔勇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召集的领导单刀直入:“蒋口河联圩将扒口行洪。”

位于严店乡三联村境内的蒋口河联圩分洪口。(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孔勇脑子里“嗡”了一下,同样懵了的还有在场的其他十几位种粮大户。蒋口河联圩分洪,意味着肥西县严店乡、三河镇9个村将成为蓄滞洪区。那么,他位于低洼地的近400亩水稻田将尽数被淹。那些稻子眼看着正要抽穗,一个半月就能收了。

合肥“怀”里的“一桶水”

这事不是没有先兆。7月19日中午,巢湖中庙站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0.04米,城市防洪面临巨大压力。为确保城市安澜,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下午13时下达命令,启动肥东十八联圩蓄洪。这是合肥首个启用的3万亩大圩,将蓄洪1.3-1.6亿立方米。

巢湖水位破历史极值。(央广网发 王尚云 摄)

孔勇每晚12点左右都要从严店乡出发,途经环巢湖大道到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送货。从7月20日开始,孔勇发现路边多了很多解放军,一拨又一拨,在夜色里铲泥、装袋、运送、筑堤,“眼看着一包包沙袋逐渐加高,心里觉得应该不会决口。但没想到是要主动分洪了。”

今年入梅以来,巢湖流域连续遭遇9轮降雨。截至7月28日18时的平均降雨为847毫米,是常年3.4倍。7月22日时,巢湖水位达最高水位13.43米,为历史极值,目前连续11天超历史水位。巢湖现有蓄水量约57亿方,相当于常年蓄水量近3倍,为历史极值。

今年的巢湖保卫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防全守”。面对18日突破历史极值的强降雨,果断启动防汛应急I级响应,主动启用十八联圩,缓解城市内涝。第二阶段,“保主保重”。面对19日后巢湖水位达百年一遇,相继启动9个万亩圩口蓄洪分洪,中小圩口做到能用尽用,25日12时,宣布巢湖流域相关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第三阶段,“严防死守”。结合最新形势,集中兵力抓好突出险工险段、重点部位防守,严防死守巢湖大堤安全、严防死守必保圩口安全。

从“全防全守”、到“保主保重”,战略部署的调整说明巢湖防汛到了“最关键、最严峻的时刻”,巢湖防汛要在“全线加强”上再加力。

2011年8月,随着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合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汪涛说:“现在巢湖就像一桶水抱在我们的怀里。”这“桶”水的重要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巢湖防洪压力渐长,需把超出库区能力的洪水主动导入蓄滞洪区,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护巢湖大堤和合肥城区以及周边重大铁路交通干线、引江济淮国家战略工程不因洪水灾害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为最大限度分流入湖来水,全力分洪迫在眉睫。

这是一个无比艰难但必须做出的决定: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它意味着蓄滞洪区的居民要做出奉献。

“控制洪灾是现实的考卷。”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介绍,合肥市通过采取“上拦、下泄、边分、固堤”四项措施,有效调度洪水和开展防御抢险工作。关键之时,“边分“则是果断之举。

得到分洪指令后,为减少损失,孔勇赶去田里收走了水泵和电缆线。“稻子再过一个半月就能收了,心疼是肯定的。不过为保大局无忧,这是必须做出的牺牲。”

最艰难的决定

7月18日,暴雨下了一天。严店乡副乡长王娟正在参加妹妹婚礼,仪式还没开始,她便接到了乡党委书记黄俊的电话:“防汛任务紧,后勤组需要有人牵头,赶紧回来报到!”

7月21日,第72集团军某旅接命令赶赴巢湖支援,王娟的工作就是为他们做好保障。“编织袋、土工布、各种型号的铁锹、篱笆……前线需要的所有抗洪物资都是我们负责后援。随着部队支援力量的越来越多,我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

上游持续来水,下游江水顶托,近期降雨不断,水位高位徘徊,叠加风浪考验……一场规模空前的“巢湖保卫战”正在全面打响。合肥市委市政府把最大限度减少入湖水量、降低巢湖水位,作为关键之举。

位于三河镇木兰村境内的滨湖联圩分洪口。(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7月24日,在肥西县三河镇木兰村的行洪现场,挖掘机的轰鸣声响彻大坝上空。滨湖联圩实施扒口行洪,圩堤被大型挖掘机械挖出一个150米长、1米深的缺口,巢湖湖水通过流经木兰村的黄龙塘支河缓缓流入圩区。

“23日凌晨,我们接到上级指令。凌晨2点,紧急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和村民大会。”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转移中,三河镇党委委员张标具体负责西湖村的转移工作,“我们分成了几组,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做思想工作。安排镇上的公交公司组织车辆,全力配合转移,保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受滨湖联圩蓄洪影响,三河镇境内除木兰村以外,还涉及西湖村、滨光村、五合村、太华村、龙安社区等共计6个村居,面积约2.66万亩。

和孔勇的反应一样,严店乡苏小社区第一书记谢广岭接到蒋口河联圩扒口分洪的指令时,也使劲跺了一下脚,“从18号开始,1000多人整整7天7夜的巡堤、加固,8.91公里的大堤被我们垒高了一米,破是肯定不会破。所以25号开会通知要分洪,我心情很复杂。”

严店乡一处采摘园门口贴上了封条。(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分洪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决策,不止和水位有关,更需要方方面面慎重作出各种考量。和决口不同,分洪口位置和分洪时间都必须科学、有序,才能把灾情降到最低,要考虑分洪可能带来的影响,如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动员转移的承受力等。

泄掉了一个巢湖

“群众紧急撤离!”7月25日12点半,本还在派河大堤上巡查的严店乡党委委员丁增永接到县防指指令后,3点开始动员罗店村群众进行转移。“有一位姓俞的大爷已经80多岁了,他说活到这把年纪,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 丁增永说,由于村子里很多是老人了,也经历过1991年时的洪水,大多是配合的,顶多担心一下在安置点的生活,“有人坚持带着咸菜罐子怕吃饭不习惯,还有人抱着宠物狗。除了投亲靠友的,终于在夜里12点前把所有涉水范围内的群众转移出来了。” 丁增永的神情有些疲惫,“从24号到26号,我有两天两夜没阖过眼了。”

严店乡党委委员丁增永、严店乡苏小社区第一书记谢广岭介绍罗店村罗小店抗洪情况。(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 摄)

一切准备就绪。

7月26日11时10分,蒋口河联圩三联段被挖开一个百米左右的口子,圩堤北侧洪水缓缓流入圩区。这是蒋口河联圩自建成以来,首次主动分洪。整个圩区将为巢湖蓄滞洪水1亿立方米。

主动蓄洪约50个小时后的严店乡下辖罗店村地势低洼处。(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 摄)

由于地势较高,三联村需要转移的人口并不多。“从25日下午3点到晚上10点,一共转移了7户15人,都是养殖大户。”截至7月28日下午1点,三联村村委会主任俞能宝已经在堤上值守了15个小时,满眼血丝,“有一个养殖大户的几百亩的塘里养了鳜鱼等,损失得有上百万。”

7月27日,庐江县白湖镇裴岗联圩启动分洪。(央广网发 张大岗 摄)

7月27日下午13时50分,随着庐江裴岗联圩破堤蓄洪,兆河闸的7孔闸门缓缓开启。这是兆河闸自建成以来首次开闸分洪,肩负了61年引江水入巢湖的任务,今年它第一次让巢湖水由这里反向流经西兆河,最后由凤凰颈排灌站抽排入江。

截至7月28日18时,合肥已主动启用9个万亩以上的大圩和174个万亩以下中小圩进行河水入湖前的分洪,为巢湖“减负”17亿方。这相当于1个常年的巢湖水量、5个蒙洼蓄洪区蓄水量、105个西湖水量。

13.43米,这个数字会被作为新的极值记入巢湖的历史。

防汛人员24小时值守,防止有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截至7月28日18时,累计受灾人口75.9万人,累计转移安置群众21.8万人,累计集中安置群众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1万公顷,损害房屋1.5万间,初步测算直接经济损失42.3亿元。

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说,长江洪水虽在缓慢回落,但还在高水位运行,巢湖洪水虽然也在明显下降,但仍居高不下。特别是7月底、8月初可能会有大风、台风降临,所以,防风防浪是下阶段防汛工作的重点。

7月29日,合肥天气预报显示多云,严店乡副乡长王娟透过窗户感受到了久违的阳光,从凌晨2点到早上8点,她难得的睡了个“好觉”。

谢广岭早早就出了门,查看农作物、林地、房屋、道路、渔业等,测量受灾面积,定损。初步统计,目前全村有850多亩农作物都在水里浸泡着,还有4.6公里的道路受损严重,“灾后重建,有很多细事要着手去做。”

对于巢湖沿岸的所有村民来说,不再下雨便是好事。多久洪水退去,村干们无法准确预估,但洪水有来的时候,就有走的时候。

7月25日,在庐江县石头镇中心小学安置点,志愿者正在为安置群众提供服务。(央广网发 张大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