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篇章

织金县南瓜种植基地南瓜丰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毕节,曾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人们种田耕地,靠天吃饭。2016年起,广州与毕节“结对子”,在产业合作、消费扶贫、劳务协作、结对帮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协作,跨越千里,情谊相连。

“铁匠”乡亲变花匠 织金县里产金瓜

说起这两年家乡面貌的改变,毕节市赫章县铁匠乡的“致富能手”周巧深有体会。周巧一家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七口人的生计全靠她和丈夫在外打工,日子过得也极为拮据,常年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也令她忧心忡忡。

在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组的引荐下,广州港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铁匠乡建立了薰衣草、芝樱、白菊等花卉的育种育苗种植基地。这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曾经贫穷的周巧,如今已成长为公司的管理人员,每个月都能拿到4000元工资。她的丈夫与婆婆也来基地工作,每个月全家收入近一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周巧说,她和丈夫还盘算着明年要给家里再建个新房。

得益于广州的扶贫协作,毕节山沟沟里不仅建起了种植基地,还筑起了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让当地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毕节市织金县裕民村建起了一座占地69亩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园区,让过去靠天吃饭的贫困户摇身变成产业工人。

鸡蛋出山赴湾区 没中间商赚差价

在广州小北的胜佳超市,进门便可见肉禽蛋,其中一款“邬礞雾原”品牌的鸡蛋上,还标有“消费扶贫”字样。“黔货出山”,为产业扶贫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让贫困地区的优质产品有了销往广阔市场的通路,贫困户通过入股分工等形式实现脱贫。

“每天下午,我们都要发4卡车70万枚鸡蛋到广东等沿海地区,第二天下午就可以送到超市,走上粤港澳大湾区千家万户的餐桌。”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兴隆村,茂源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健说,“广州通过消费帮扶平台,为我们打通连接胜佳等超市的销路,比给我100万元扶贫款还有用!扶贫款用完就没了,而销路打通后,相当于天天给我们补助‘看不见的钱’。”

他告诉记者,过去茂源的鸡蛋要经过贵阳经销商、广州经销商等几道关卡才能送进广州的超市,每枚鸡蛋毛利被压至1毛钱以下。“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后,每枚鸡蛋毛利提升至3毛钱。”

大病告别没法治 苦心培育当地骨干

在毕节、黔南州的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对口的医疗人才,当地人大多“小病靠扛,大病靠熬”,甚至把小病拖成大病。几年来,广州200多个医疗机构与毕节、黔南州的500多个医疗机构结成对口帮扶。一批广州医生的到来填补了当地医院骨科、皮肤科、小儿外科等科室的空白。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援黔专家谭本前,就是其中一员。

他的到来,让赫章县中医院的关节科名声大振。但在他内心,在离开赫章前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骨干团队、为医院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帮扶医院长远发展更为重要。为此,他按三甲医院的标准要求医生和护士,还建立“手术流程固定化”“每周业务学习日”等培训机制。

广州教师传帮带 寒门学子有出路

扶贫先扶智,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赫章县第三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梁伟明从广州到毕节的第一件事,就是旁听了66堂课,把发现的问题和提升措施写满了三本笔记本。在他的带领下,教师们开展了集体备课,以他为代表的广州教师以传帮带的形式,手把手地帮助当地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水平。据悉,仅2019年,广州便为毕节、黔南州两地培训教师达3万余人。

广州的教育帮扶不仅为贫困学生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还稳打稳扎地帮助他们谋划出路。据悉,广州港集团、广汽集团、雪松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纷纷到毕节开办订单班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2016年以来,广州企业与毕节相关职业院校合作开办各类订单班20多个,招收学生8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近500人,解决贫困生毕业后“无处可去”的后顾之忧。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