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英国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哪个更有希望?

柳叶刀杂志在7月20日在线连续发布了两篇新冠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临床信息,其中包括中国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的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和牛津大学研发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这两种疫苗是现在公开的进行到临床三期的唯二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从两篇文章的的数据来看,概括下来就是所有的疫苗均达到了安全性,没有发生重大的不良反应。同时都有效的激发了免疫系统的抗原反应。
为什么选择腺病毒载体呢?除了这种载体被我们研究的非常透彻以外,在就是我们观察到新冠病毒的人体免疫能力除了中和抗体免疫,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T细胞应答在缓解COVID-19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激活细胞免疫力方面是有特效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今天不想跟大家分析太多疫苗论文的内容,我来跟大家分析和对比下这两款同为进入临床三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的一些区别和各自的特点。
首先来看最大的区别,两种疫苗的载体不同。
中国使用的是重组腺病毒5型(Ad5),这是一种人类常见的感染的腺病毒,经过重组后我们研究的非常充分,在其中加入了新冠病毒的S蛋白特征,可以有效的触发人类的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但,正由于这是一种人类常见的病毒,如果在注射疫苗以前,接种者就感染过Ad5病毒,那么在接种疫苗后就无法高效的产生抗体。尤其是在中国这次2期临床中把受试者范围扩大到了55岁以上人群,从结果来看,高年龄人群更难产生高效的免疫反应,推测原因为年纪越大以前接触过Ad5的可能性越高。
所以通俗的来讲,如果以前感染过这种病毒的人在接种这种疫苗的时候,疫苗的效力就很低了。而且这个感染过的比例根据国家的不同也不同,比如印度就很高,美国就非常低,中国同样处在一个高位数上。所以这种疫苗如果投入使用可能会在不同的国家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我们对同源初免-加强免疫研究中埃博拉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制经验来看,可以通过增加第二针的剂量,或者是在第三到第六个月之间使用灵活的附加剂量来进一步增强免疫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目前的临床中已经采用针对高年龄段人群第二针增加剂量的方案,而3-6月的灵活附加剂量方案还没有看到临床试验。需要根据后续3-6个临床跟踪数据来测算这个附加剂量的时间和剂量。
那么接着来看牛津大学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牛津大学采用的是黑猩猩腺病毒载体,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黑猩猩之间传播的腺病毒,并没有在人类之间有过大范围的传播。所以人类很少有针对这种病毒的抗体。根据牛津大学的数据来看,18-55岁之间的受试者人群对于这种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抗性非常的低,只有1%左右。而这种载体开发的流感病毒对于高龄群体效果也很好。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开发Ad5的载体疫苗,直接用黑猩猩的不好吗?
如果黑猩猩腺病毒载体各方面都优越的话,那当然就没有Ad5的事了,但从数据来看,两种疫苗载体并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比如我国开发的埃博拉病毒疫苗采用的就是Ad5载体,而开发的寨卡疫苗就用的是黑猩猩腺病毒载体。
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两种疫苗所激发的免疫抗体反应都不是很高,Ad5疫苗在一期临床数据发表的时候就提过这个事情,在二期临床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而牛津大学开发的这款疫苗虽然采用了黑猩猩腺病毒,但同样没好到哪里去。
说完免疫应答的效果以后,在来看看疫苗的副作用。
两种疫苗的副作用都处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常见的副作用是发热,疼痛等等,都没有重大的不良反应出现,所以说这两种疫苗从目前数据来看都是安全的,是可以进入到三期临床的。这里边特别要提出的一点就是牛津大学的一个骚操作,给部分的疫苗接种者提前服用了扑热息痛。
这个是一种传统而又古老的退烧止痛药,因为常见的疫苗不良反应就是疼痛和发热,所以经过牛津大学的临床试验发现,提前使用扑热息痛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过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个做法不怎么高明,而且扑热息痛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无法确定。
因为目前牛津大学的临床数据人数非常少,如果大面积使用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而且使用了这种药物掩盖住了不良反应是否是件好事也不能确定,很有可能会造成病情发展的延误。
那么除了以上说的这些内容,这两个临床结果还有那些值得注意的内容呢?
首先就是我一直最关心的,免疫的持续时间。目前仍没有这些疫苗的免疫持续时间的报告,中国的这个报告说明的是28天的数据,针对于3个月,6个月以及1年的数据因为临床时间的关系还不得而知。而牛津大学也只是报告了56天的数据。
其次就是疫苗的适用群体,中国的二期实验包含了高龄人群,没有包含低龄人群。牛津大学的都这两个群体都没有包含,所以这个疫苗在这些群体之间的效力还无法判断。
第三就是毒攻实验,疫苗接种人群都没有暴露在新冠病毒的环境之中,也就是说无法判断这些疫苗对于人体的真正的防护能力如何。现有的都是通过免疫抗原法检测的抗体数据。而目前缺乏临床数据支撑,所以无法用这些数据直接评估疫苗的保护效力。
那么接下来还需要注意那些点呢?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疫苗的获取时间。从寨卡病毒的开发时间来看,总计用了18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研发速度最快的疫苗了。所以用这个时间来推测,乐观的估计我们在2021年底能获取到有效的疫苗。
其次,虽然这两款疫苗现在临床一期和二期的效果都不错,但是从疫苗的研发大数据来看,最终只有不到10%的疫苗能真正的通过临床三期的考核,也就是我们现在无法过早的判断这两款疫苗是否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
引用一句柳叶刀总编Richard Horton说的内容:No vaccine is 100% effective or 100% safe, and it won't be taken by 100% of people.也就是没有任何一款疫苗可以达到100%的安全和100%的有效,也无法做到可以让所有人都能接种的程度。
所以临床三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切记急不得。
最后还有一点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假设疫苗真的研发出来了,受制于产能和医疗条件,可能不能在短期内完成所有群体的接种。那么如何接种,先给什么人接种,或者先给那些群体甚至是那些国家接种,都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比如是否先给患有慢性病,老年病等高风险人群,或者是军人,医护工作者,公共交通的司机等高危暴露人群优先接种?还是像《传染病》电影里的那样,全国大摇号?
有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国家是否要尽到国际义务,为其他不发达地区国家提供疫苗?何时?提供多大的数量?
假设再次出现像懂王这样的强国垄断,那么可能会再次对脆弱的国际关系造成重大的打击。而我国一直承诺的,将会与非洲等其他国家分享疫苗,对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会成为一个重大的合作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