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美毕业展:艺术人文学院本科毕业创作——无墙的学院

▌「主题阐述

无墙的学园

学院为天下学子而设,聚天下英才以成学园。故学院似有围墙,实无围墙可言。师生同游于艺,博学于文,无墙也;毅强能断,任重道远,无墙也。

艺术人文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奠基于此:立足古今中外的艺术史学经典,旨在创构中国自身的现代艺术学理论;以中国特有的卷轴书画与金石文献研究为基础,重新梳理中国艺术的活性基因,推进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这是一个同古典学脉紧密联结的开放性学术世界,一个无墙的学园。系统而开放的艺术理论建设,正是赋予美术实践与教学学科意义的根基。缺乏理论体系支撑的美术学院形同作坊,不配学院之名。中国美术学院历任院长都充分意识到,艺术史论的建设乃是学院的学科建设之灵魂,所以一直都无比重视并提倡“哲匠”之精神。

2020年非常时期,全球共克时艰。我们相互隔离,却又同视频,共呼吸,化危为机,开展了一场线上线下艺术教育的互动与创新。现在,毕业论文通过了答辩,但并不意味已有了最终的答案。这些论文仍活在同学的追问中,活在写作中涌现的疑惑里,活在答辩时的对话里……我们读到对“墙”的质疑与反思,也看到一个个被拓展开去的学术视野与疆域。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我们将在校内外举行毕业论文报告会,分享大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启艺术人文学院独有的毕业季展示模式。我们还会遴选优秀论文结集成册,并在线展示毕业生的论文概要,同时进行线下的橱窗展示,时间甚至长达一个学年。于是学弟与学妹们有机会与你们保持持续对话,获取灵感,当然也会不断找茬……

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里尔克曾说:“现在你不要去盲目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诗人写道:

活在那疑问当中

也许在遥远的未来,渐渐地

你将活在它的答案里

这些论文,既是对学术传统的回应与追问,也是学术思想的延续与推进。毕业了,意味着我们将把学园生活带向人生现实的更深处,带向自己遥远的未来……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带着学院深深的祝福!

Academy without Wall!

(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 杨振宇)

▌「毕业寄语

▌「毕业论文介绍

论文题目:意造之园:任熊《范湖草堂图》研究

作者:章书耘

导师:王霖

晚清画家任熊的《范湖草堂图》是其受好友周闲委托,为周氏梦寐经营、亦真亦幻的私家园林“范湖草堂”所作的园林山水长卷。换言之,《范湖草堂图》中所描绘的内容并非完全是范湖草堂的真实园景,实际上,它是任熊穷极技艺把周闲富有创造性的“意造之景”转换为可游可居的纸上园林的杰出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任、周二人发挥想象合作完成的一件“呵幻为真”的空前之作。其实自晚明起,就已经出现了借助文学想象来满足文人林泉高致愿望的虚构园林。周闲则更进一步,将这种“意造之园”的“营建”从文字层面提升到图像层面。根据相关著录和史料记载,除了本文重点研究的任熊作品外,周闲还请人绘有《清名人合作范湖草堂图》(画名系现代所加)。2019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成交的一件署名清吴大澂绘的《范湖草堂图》页,其真实情况则尚待确定。而任熊通过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构景能力,营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纸上园林。他不仅将周闲概念化的“意造”之园推向了前所未见的图像高度,并且还在客观上促成了一个由意造园林催生出来的历时多年、由多人参与、在不同空间交互完成的特殊的文化事件。本文充分运用了可见的一手材料,对图像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厘清了学界对历史上各本《范湖草堂图》的一些误解,并着重讨论了此作品创作动机。

论文题目:感知、隐喻、真实——弗兰切斯卡《鞭笞》研究

作者:林昊阳

导师:范白丁

历史感来自于当下观念在历史上的变迁,许多已知的、被我们认为的“共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了现在的样子。蛋彩画《鞭笞基督》[The Flagellation of Christ]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中的杰作,代表着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的高水平,因其独特的构图和精准的透视在20世纪中后期受到艺术史家的高度关注且备受争议。尽管近百年来国际上对《鞭笞基督》的讨论不计其数,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探讨绘画本身,而本文则试图从美术史学史的角度出发,结合现有文献,重新检视弗兰切斯卡《鞭笞基督》问题产生的来源及其研究主题。文章梳理自19世纪以来贝伦森、克拉克等人的研究文献,分为弗兰切斯卡“块面”绘画表现形式的审美感知、人物身份与图像主题的联系、建筑透视的表现三大主流议题,探讨美术史学史对《鞭笞基督》研究取径的影响,并希望能借此个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思美术史研究中公认知识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

论文题目:提香早期风格研究中的作品与文献

作者:竹妤婷

导师:叶丹

提香是一位早晚期风格差异显著的画家。关于提香个性强烈的晚期风格,借助大量的存世作品与历史文献,学界已形成了较为清晰的面貌。然而,由于确信的作品留存较少以及文献记录的含糊不清,关于提香的早期风格却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论题。关于这个论题,学界目前尚无定论,不过经过数世纪的讨论,业已产生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近年来,学者们却开始反思他们在该论题上已经获得的成就,因为学者们意识到,许多结论产生于受固有观念所限制的讨论,而导致这些观念长期干扰研究的原由,根源于过分集中作品而忽视文献作用的失衡的研究方式。探究提香早期风格研究中失衡的研究方式的产生过程及它对研究造成的困境,亦能启发我们关于风格研究、艺术史写作及研究的思考,重新体会视觉作品与文献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详细阐述关于提香早期风格的讨论如何受限于观念,及其作品自身大于文献的研究方式造成了如何的恶性循环,以此论证当前研究回到文献的必要性。第一章将通过对画家扑朔迷离的出生年份以及早期绘画活动的梳理,最终确定所谓的“早期”的时间范围。第二章将讨论提香早期作品与乔尔乔内相似性的记录成为研究思维定式的过程。第三章将探讨作品自身大于文献的研究方法强化固有观念的作用,以及其对整体研究造成的影响。

论文题目:《点石斋画报》的图文内容及其关系研究

作者:郑天宇

导师:葛加锋

本文围绕《点石斋画报》的图文内容以及图文关系进行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以及多种学科交叉论证的方式。本文试图对《点石斋画报》的宣传发行、报道的创作、从其他出版物的绘画技法和内容获得的借鉴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探讨内容包括了其图文内容以及其之间关系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各自范畴内所发挥的作用。经过研究、归纳和论证发现:《点石斋画报》的图文内容以及其关系顺应了市场需求,使得《点石斋画报》通过大众化、本土化的方式获得了广泛的读者认可。不过,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点石斋画报》的这种图文形式在提升易读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报道的不客观性。但是,总的来说,《点石斋画报》的图文内容及其关系有大量对中西绘画艺术的借鉴和自身所做的创新。这不仅对于当时社会有启迪民智、传播知识的积极意义,也对后世的出版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文题目:探析《货郎图》——浅析南宋文化

作者:潘栩

导师:董捷

李嵩笔下货郎的货物琳琅满目,让人叹为观止。看似是劳动人民生活的日常写照,实则是李嵩将很多生活的点滴进行提炼总结,再加之其具有浪漫色彩的绘画表达手法,将南宋的一部分文化、经济以及画家隐晦的思想呈现在我们面前。此文结合李嵩生平和南宋的文化背景主要论述了五个问题:《货郎图》所绘的应是元宵时节;笔者认为《货郎图》应是描绘百姓日常的风俗画,而不是为皇家庆典所绘;货郎集杂货商店、食铺、代写文契、卖药卖卦的功能于一体;透过《货郎图》可见当时佛教和道教并行;《货郎图》不仅是具有写实特色的风俗画,还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并在画中的一些图示中隐晦地表达了画家的一些思想。

论文题目:当以大痴为师——董其昌的黄公望观念

作者:杨千叶

导师:吴敢

通过对董其昌学画经历以及画论的研究,笔者发现黄公望在董其昌的鉴藏、学画经历以及画史构建中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意在通过梳理董其昌鉴藏、临仿黄公望的经历,加上讨论他在画论、题跋中对黄公望的认识,了解董其昌对于黄公望的鉴藏观点和学习态度,尝试分析董其昌的黄公望观念,通过这一个侧面,丰富对董其昌本人的理解。

论文题目:前卫艺术的诗歌与绘画——阿波利奈尔的Lettre-Ocean研究

作者:千惠

导师:范白丁

阿波利奈尔在图像诗的创作上不断追求创新,寻求多感官效果结合的先锋实践。本文根据Lettre-Ocean与《爱国庆祝会》两幅作品,讨论了Lettre-Ocean的风格来源,特别是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对它造成的影响及表现,并对Lettre-Ocean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分析,推理其表达元素和创作手法,分析阿波利奈尔本人同时期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思想。

论文题目:基里柯绘画中的“古典情结”

作者:罗林枫

导师:范白丁

乔治·德·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是一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意大利籍形而上画家,在近些年的艺术研究中,对于基里柯的研究总是停留在“形而上”这一主题之上,而对基里柯绘画中别的思想缺少研究。基里柯一生各地辗转,在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地旅居,这一系列经历使得他绘画风格多变,艺术思想也经历过变化。本文拟依据基里柯绘画中的“古典情结”为线索,梳理出基里柯绘画中潜藏的对于古典的探索以及追求。本文结合基里柯的生平、绘画风格、绘画元素、绘画思想变迁等方面,尝试对基里柯的“古典情结”加以解读,并得出了基里柯的“古典情结”经历了”三个方面“、且他对于”古典情结”的追求是基里柯在自己不断的艺术探索中慢慢发掘、慢慢认识,进而转化成主动寻求这一过程的结论。

论文题目:董其昌《燕吴八景图》研究

作者:蔡丰年

导师:董捷

本篇论文以董其昌的《燕吴八景图》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分析此册页本身——八开绘画与两开书法出发,结合其身处的时代背景,来探索董氏对此作所寄予的情感和创作心理。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围绕着《九峰招隐》、《城南旧社》两开画作来探析董其昌于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前的社会活动和与之相对应的心理活动。第二章则是围绕董其昌中进士后,从《西湖莲社》《舫斋候月》《西山雾霭》《西山秋色》《西山雪霁》五幅图像的绘画及另外两开书法的风格入手,首先肯定此作对董氏创作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以董其昌对于“仕”与“隐”观念的体悟,来探索这组册页的深层含义。第三章则根据《西湖莲社》,探讨董其昌的西湖舫斋问题。

论文题目:凝视的背后:“模特艺术家”维多琳·默兰

作者:胡欣媚

导师:洪潇亭

数世纪以来,女性一直参与在艺术创作中,无论是作为模特、艺术家、赞助人、收藏家,还是作为艺术历史学家和批评家。19世纪中晚期的法国,越来越多的女性以不同身份参与到了艺术中,维多琳·默兰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本文以维多琳·默兰为研究对象,通过其个人经历结合社会史再现维多琳·默兰这一人物形象,以个例来探讨19世纪中晚期参与法国艺术的女性状况,希望能对这一时代背景下法国艺术的相关问题的讨论提供某些参照。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一,通过梳理法国美术学院的历史,阐述19世纪中晚期法国美术学院中女性的存在状态,以及她们为教育平等所做的努力及其结果。二,以维多琳·默兰的模特经历(1862-1892年)为基础,分别展现马奈笔下的默兰形象和传记作家们构建的默兰形象,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形象描绘来探究其本真个性。三,阐述以维多琳·默兰为主的艺术家经历(1875-1903年),通过对其作品具体分析呈现并揭示其艺术家的身份。

论文题目:绘画中的圣乔治屠龙题材

作者:白薪渝

导师:张乔

圣乔治屠龙是欧洲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在很多油画、版画、雕塑作品上都有体现。本文以三个部分对这一题材进行研究:首先在第一章中描绘圣乔治屠龙传说的背景及其内容细节,第二部分以拉斐尔的《圣乔治屠龙》为例,对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画作进行分析,理解这一题材所带来的深层次文化信息,在第三部分析圣乔治崇拜以及圣乔治屠龙的民族性。

论文题目:南宋青瓷的黑胎现象

作者:凌家齐

导师:张乔

论文探讨了南宋青瓷中非常特殊的黑胎现象。将有黑胎现象的青瓷分为三类:越窑黑胎、龙泉窑黑胎、南宋官窑黑胎,并分别概括其特征。对黑胎现象的产生原因做了讨论和和解释,将其归结于胎土和温度。还讨论了南宋宫廷对黑胎青瓷的产生所施加的影响,从趣味和技术这两方面来说明。在本文的最后,还以黑胎青瓷为切入点,但不局限于黑胎青瓷去讨论了南宋龙泉窑和南宋官窑的关系,以及南宋青瓷的趣味是来自于越窑的传承、汝官窑的影响以及南宋时期自身的创作。最后就南宋青瓷中的龙泉窑的产品性质和功能作了简要的讨论。

论文题目:隐秘的写实——安德鲁·怀斯绘画作品的视觉分析

作者:刘一娴

导师:杨振宇

作为美国现当代艺术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艺术家,安德鲁·怀斯的作品突破了形式与内容、意识形态与个人表达之间的界限,在个人经验与社会进程之间找到了内在性的表达。同时,他也超越了具象和抽象的简单对比,超越了单纯以风格和手法划分艺术风格和运动的限定,以至于令人难以描述与定义。本文试图从怀斯作品这种悖论式的视觉语言入手,进而探讨怀斯艺术创作的独特世界。论文第一章主要讨论20世纪30年代,以地方主义传统搭建起的美国场景绘画,及其连带出的复合文化景观,考察怀斯对于坦培拉的选择及他对几何抽象形式语言的化用。第二章通过探讨怀斯声名日隆的20世纪40至60年代评论界对其作品的评述,分析其绘画中传达出的时代情绪,界定怀斯作为现代艺术家的特殊身份。第三章关注怀斯如何在写的外在风格中,建立起观者与画面之间关系的图像表达。通过分析怀斯对于死亡的理解与视觉表达,思考其借助隐秘的情感传达方式对观者身份及视角所做出的限制,形成了物象属性与个体实在情感的“缺席”以及意义的“空洞”化。第四章则讨论了怀斯在中国得到接受与效仿的原因,尤其是“怀斯风”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美术的影响。

论文题目:世纪序列及其观念来源:勒努瓦与法兰西古迹博物馆

作者:周祖妮

导师:孔令伟

勒努瓦的法兰西古迹博物馆在当时多以流派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博物馆中,开了以“世纪”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先河,其展厅内部的装饰根据所属时代进行营造,意在还原一种历史氛围。然而勒努瓦的目的并不只在于此,房间的装饰暗含着勒努瓦的价值判断。如何通过博物馆来构建一条新的艺术史脉络?在勒努瓦的语境里,伏尔泰笔下的“路易十四时代”不再是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法国艺术史发展的顶峰。而作为法兰西民族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中世纪,又在勒努瓦这里得到复兴,且雕塑这一当时未得到重视的艺术在此之后也逐渐得到了应有的地位。而这样一种颠覆又与其时代所处的大革命背景与启蒙观点有着必然的关联。此外,将这一博物馆视为18世纪盛行的浪漫主义的先声并不为过。当然,对博物馆的批评之声和赞美同样多,勒努瓦对古迹的“创造性修复”受到指责,人们认为他使得这些藏品脱离原境,但另一方面,其营造出的时代氛围却又使人们获得真实的感动。

论文题目:1874年印象派首次联展的条件与情境

作者:涂凌菡

导师:周诗岩

19世纪下半叶,印象主义运动在法国兴起。到了60年代后期,印象派画家们逐渐在他们的作品中找到了想要表达的观念,并在1874年的展览上以全新的面貌向整个艺术界展示。在1874年的展览上,印象派画家带来了一种理解艺术、理解自然、理解光线与色彩的新观念,让美术界人士看到了艺术更新的可能性。但是当时的法国学院派十分抵制这种新的艺术风格,在学院和官方掌握中的沙龙展览成为了将印象派画家拒之门外的顽固堡垒。鉴于官方沙龙在法国美术界的公信力和话语权,印象派画家很难出售他们的作品,因此他们组织1874年展览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拥有一个推销作品的地方。本文旨在分析讨论1874年联合展览举办的原因以及当时法国艺术界对展览的看法,阐明作为法国现代艺术先行者的印象主义在这一时期遭遇的种种困难。

论文题目:昙曜五窟主尊风格研究

作者:胡佳烨

导师:孔令伟

昙曜五窟佛像集佛、帝王于一身,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使它们成为西域佛教造像与中国汉地佛教造像之间的一种人文理想的典范。本文以昙曜五窟主尊衣纹、姿态、背光为落脚点,寻找昙曜五窟独特造像思路的体现,全文会涉及到样式、主题、内涵等诸多方面;其次探究昙曜五窟中蕴含的鲜卑族与汉族因素,从而概括出昙曜五窟的特点。

论文题目: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的纹饰来源与本土特征

作者:谢童

导师:张乔

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群出自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发掘出的商代大墓中,这批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等几类,器物种类繁多,制作精美,是江南地区所发现的重要青铜器群之一,本文的论述则以新干出土的青铜礼器为主体。大洋洲青铜器群同时包含二里冈和殷墟铜器的特征,时间跨度大,呈现出的面貌复杂。其埋葬年代应在殷墟时期,至于具体该将这一批铜器断定为殷墟的几期,学界对此仍各执一词。同时,大洋洲大墓和这批铜器的族属问题,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笔者在本文中将对新干出土的青铜礼器包含的不同文化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埋藏年代以及铜器群整体面貌体现出的新干地区与商王朝的政治关系。

论文题目:中世纪的乡村风景——《贝里公爵的豪华时祷书》之十二月历画研究

作者:孙雅文

导师:孔令伟

中世纪的艺术,无论从数量与质量上都不逊色于任何时代。正如贡布里希所说,将中世纪前期称之为“黑暗时期”,原因之一是我们对这段时期知之甚少。就手抄本插图[illuminated manuscript]而言,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产生了许多风格与流派,十分繁荣。《贝里公爵的豪华时祷书》[Les Très Riches Heures du Duc of John Berry]是林堡兄弟[Limbourg Brothers]为贝里公爵[Duc of John Berry,1340-1416]绘制的插图手抄本,代表了中世纪插图手抄本的最高艺术水准,是国际哥特式风格的经典之作,目前国内对它具体画作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十二张月历画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贵族和农民的日常生活的表现进行研究。林堡兄弟用自然写实的世俗风格传递了国际哥特式风格的北方趣味,在对乡村风景的呈现中也隐含着十五世纪新的现实主义的萌芽。

论文题目:托马斯·劳伦斯的阴郁审美与18世纪末英国女性肖像画面容模式

作者:韩琇琇

导师:洪潇亭

经乔舒亚·雷诺兹对肖像画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英国女性肖像画的审美体系在18世纪晚期臻于成熟。而针对画面中女性面容“施脂敷粉”[cosmeticized]这一艺术面貌的批判语词,一直弥漫在18世纪的英国女性肖像画界。在此种乏 味沉闷、循规蹈矩的艺术局面中,托马斯·劳伦斯1794年的一幅女性肖像画却因其中透露出的阴郁病态倾向,遭到了公众与批评家的排斥。

本文意在将劳伦斯该幅作品放于传统女性肖像画审美体系,以及劳伦斯交游圈所代表的哥特审美与“感受力”[sensibility]社会文化取向之中,以期探讨劳 伦斯阴郁审美趣味的历史文化寓意,及其与传统审美之间的关联。

论文题目:从《读画录》看周亮工的绘画鉴藏及其交游

作者:邱叶

导师:毕斐

本文以明末清初著名绘画鉴藏家周亮工所著的《读画录》一书为研究对象,结合周氏其他著述、同时期或稍后的笔记史料及相关书画作品等材料,梳理周氏与明末清初大量艺术家的交往关系,并借此厘清此交游网络背后所勾连的相关历史问题及其线索。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对周氏所处的明末清初这一大时代背景,尤其是此时期书画鉴藏的发展概况作扼要阐述,并对周氏的家系及生平作详细介绍;第二章主要论述周亮工的鉴藏交游活动,包括其与当时各地域文人圈的交往、其所藏绘画作品的来源、书画交流的方式以及不同时期审美倾向的变化;第三章则在前文的基础上,具体探讨周氏在数十年鉴藏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对当时画坛风尚的影响,以及对相关艺术家社会影响力的推助,并借此观察明末清初绘画史发展的某些特征。

论文题目:以鲁迅为师——吴润与鲁迅的新木刻运动

作者:郑又荣

导师:孙善春

固然鲁迅与吴润各自身处不同的时空之中,但是巧合的是纵然有种种的不同,但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却十分相似。因此,本论文具体研究的是,吴润如何以及怎样学习了鲁迅。本文先介绍吴润的思想基础。其次,吴润怎么继承了鲁迅?具体分为为什么以木版画为斗争形式;选木版画的现实因素;怎么创作木版画等几个小方面,最后解释吴润对韩国的影响及吴润的具体作品。

论文题目:寻找影子的人:恩斯特·L·基希纳的自我表达

作者:李诗妤

导师:周诗岩

本文研究对象为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文章以艺术家于1915年创作的套色木刻系列版画《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为出发点探讨基希纳的个人表达以及表现主义艺术的内在精神。本文立足20世纪早期的历史情境,首先阐述社会环境与艺术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社交、观念和时代背景三个方面分析基希纳产生精神危机的原因,亦即该系列作品的主要创作动机。其次以分析《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版画作品为主线探讨现代艺术中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艺术家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的关联以及表现主义创作中的驱动力,将其中的重要意象“影子”作为线索联结文本、图像与现实。最后通过进一步结合基希纳个人经历与行为归纳其个性特质与应对危机的策略,并根据上述内容总结基希纳的个人形象、艺术主张。

论文题目:从《现代》杂志的视觉文本看1930年代中国美术的“革命”转折

作者:潘方圆

导师:周诗岩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术史现代化进程大致分为美术革命和革命美术两个阶段,本文就1930年代作为“革命”的转折期,将《现代》这本文学杂志作为观察同时期艺术的窗口,据此讨论了三种不同的艺术取向:1.以庞薰琹与决澜社为代表的,主张通过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艺术系统内部革新的一派;2.以叶灵凤和创造社为代表的,在左翼文艺运动中打着“无产阶级革命艺术家”旗号,主张“艺术是政治的留声机”的趋时跟风派;3.在被反动势力打压下仍茁壮成长的新兴木刻团体,投入到普罗美术战斗中的一派。另外,本文从围绕《现代》发生的文艺自由论辩出发,比较文学界和美术界参与社会革命的不同方式,尝试探讨艺术在一个革命年代有没有更好的出路问题。

论文题目:《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研究——欧洲博物图谱个案分析

作者:周小淳

导师:张乔

1705年,玛利亚·西比拉·梅里安发行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考察成果《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而此时的欧洲洋溢着收藏的激情,珍奇屋在中上阶层间蔚然成风,伴随着私人或官方的航海探险,早期昆虫分类学雏形初现。与此同时,出版行业兴盛,大量配有高质量绘图的自然史书籍和收藏目录频频出版,同行之间竞争激烈,《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在同类出版物中出类拔萃,堪称典例之一。本文对《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的绘制过程、出版境遇、经营背景以及影响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客观评价其在欧洲期图谱出版历史中的地位。

论文题目:青州龙兴寺背屏式三尊造像研究

作者:崔哲航

导师:黄丽莎

山东青州地区出土的背屏式三尊佛教造像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其中具代表性即是龙兴寺窖藏造像。本文对龙兴寺背屏式三尊像的基本图像形式进行溯源,探究以龙兴寺为代表的“青州形式”三尊造像这一特定、成熟的图像模式的形成、来源及影响因素,探究青州背屏式三尊像与印度及中亚舍卫城大神变及大光明神变的关联,及其在青州地区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论文题目:敦煌莫高窟第285窟日月神形象研究

作者:高莉

导师:黄丽莎

本文主要以莫高窟第285窟为中心,对敦煌壁画中的日月神形象作研究。首先通过对中国早期日月神崇拜及其图像表现作说明,阐述日月神的基本概念,介绍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日月神形象及其作为天体化身在“天象图”中的功用、寓意。然后重点论述了莫高窟第285窟中不同谱系的日月神形象,结合第249窟、克孜尔石窟,探究第285窟中中国神话形象与佛教形象并存的原因,对此窟中伏羲、女娲日月神形象的含义作分析。最后对第285窟日月神形象从“天象图”中的宇宙想象变成佛教中的护法神作说明,结合宗教思想在当时的传播深入,阐述第285窟日月神形象逐步宗教化、偶像化的转变。

论文题目:王恽《玉堂嘉话》中的书画活动

作者:孙明君

导师:毕斐

王恽是元初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他所著的笔记《玉堂嘉话》,记录了他两入翰林的事迹和见闻,文中卷二、卷三记述了宋元书画、碑帖作品,在古代书画研究领域具有较高价值,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并且文中不少内容提及王恽与当时名族贵卿的交往情况,涉及元代社会不同身份与阶层的人物,于此来考察元初文人生活形态的一些侧面。

论文题目:简述文同和北宋文人画审美的联系

作者:欧阳子薇

导师:毛建波

北宋是文人画审美迅速完善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文同和其《墨竹画》总是不断吸引研究者的注意。文同的绘画在北宋文人画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思想观点和北宋文人画审美地形成过程是密不可分的。文同出生世家大族却家境贫寒,家学的熏陶和祖先的教诲使他一心向学,终于学成入仕。自小贫寒的生活环境使他对贫苦百姓的生活感同身受,多次主动选择远离京城纷争,并在地方颇有政绩,素有廉名。文同品行高洁,坚守“中道”的政治观点,借由绘画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其言行举止是北宋文士的典型模板,其绘画认知反映了北宋文人画审美的发展过程,其高超的绘画技为北宋文人画审美发展留下了清晰的线索。本文试图从北宋政局条件、思想文化背景、墨竹题材技法三部分入手,简述文同和北宋文人画审美形成过程的联系。

论文题目:四川泸县地区南宋墓葬武士石刻研究

作者:李雨酥

导师:孔令伟

石刻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它随着封建社会的丧葬习俗与陵寝制度的产生发展而不断演变,在演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造型风格又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和完善各个时期的美术史都有珍贵的价值。

本文选择了四川泸县宋墓石刻的代表性作品——武士石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泸县宋墓石刻数量之多、保留之完整、艺术水平之高,在全国范围内的考古发现中是罕见的。同时,它也是泸州地区由汉代画像石棺、宋墓石刻、明清崖墓造像及龙桥群所构成的石刻艺术链条中关键的一环,同四川南部地区的乐山大佛、荣县大佛、安岳石刻等历史遗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石刻艺术世界。因此,对于泸县宋墓石刻的研究从石刻的发掘整理,到武士身份的探索及其与相近时期在不同地域出土的文物对比,再到针对特殊造像的个案研究,均须从细微处入手,并逐步联系渗透到当时的社会历史及其他的艺术门类中去,方可获得较为准确的认识。

论文题目:曾侯乙墓鸳鸯形漆盒上的乐舞图像

作者:童谣

导师:叶丹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发现为我们了解东周时期的曾国历史与楚文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件鸳鸯形漆盒,本文将重点关注该漆盒上的两幅漆画。漆画描绘的是两幅乐舞图像,然而画上的形象却是鸟首人身。这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为什么要将乐师与舞者的形象绘制成鸟首人身?他们的身份究竟是人是神?这值得我们的探究。除此之外,鸳鸯形漆盒上的这两幅乐舞图像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东周时期的社会文化。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研究曾侯乙墓出土的鸳鸯形漆盒上的两幅漆画。第一章将作为概述,研究鸳鸯形漆盒上的两幅漆画以及思考曾国与楚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将通过漆画上的形象分析,进而对漆画上的鸟首人身形象进行探究并试图探明其原因。第三章将通过对鸳鸯形漆盒的乐舞图像的整体分析,进一步思考鸳鸯形漆盒背后所反映的礼乐文化与尚巫之风。

论文题目:仿古与汗漫游——王学浩仿古山水探略

作者:沈煦

导师:吴敢

翻阅中国美术史相关文献,对于生活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昆山籍画家王学浩记述颇少,学界对王学浩的认识也仅仅是停留在将其列入“四王”传派画家这一层面上,王学浩的作品也总是被贴上“宗法娄东”、“无法逃脱四王窠臼”的标签。然而,王学浩的仿古山水面貌到底是怎样的?是否真如学者所言王学浩被笼罩在“四王”的影响之下,囿于稿本?如果不是,那么能否得知王学浩如何能够创作出“不与俗同”的仿古山水,他的仿古观念以及创作理念是怎么样的?以上问题是本文展开的线索,希望通过此次梳理与探讨能够解答徘徊于心头的困惑,以期展现王学浩独特的仿古山水世界。

论文题目: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龛“养鸡女”造像辨析

作者:高安澜

导师:王霖

在重庆市大足县的宝顶山大佛湾石窟造像群中,描绘“地狱变相”主题的第20号龛,是包含“十佛”、“地藏”、“十王”与“地狱”的组合龛窟,保存完好、设计独特,在造像各处刻有丰富的铭文。历年来凡涉及地藏十王信仰的相关研究,均会提及此龛。然而除考古报告外,关于此龛中的两层地狱部分的分析,多数着眼于“地藏十王”信仰,或着重关注第三层地狱与“十斋日”信仰的联系,而较少就第四层地狱的具体细节进行阐释。

本文以第四层地狱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养鸡女”造像为切口,首先试举证第四层地狱与伪经《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的关系以及背后突出的造像目的,再往前追溯五代时期川东地区资中、绵阳、安岳等地相关的“地藏”“十王”与“地狱”组合龛中,侧面参考相关的意象之间趋于程式的刻画手法,最后重回大佛湾辨析同一空间中第20号龛与相邻龛窟的组合含义。分析在注重功利性的同时,“养鸡女”造像显化出的世俗化外在形象与教义上的深层内涵,与宝顶山大、小佛湾的整体造像表达与传达出的建造思想相契合。同时,“养鸡女”造像不失为一处例证,反映出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晚期进程中的本土化改动与创造。

论文题目:试论策展人的作用与职能-从话语霸权现象说起

作者:王艺瑾

导师:张激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特点中,在当代艺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宣告“策展人时代”的到来,随着艺术展览的普遍发生,策展人在艺术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得到关注,策展人在展览中的主导权也在不断强化。然而策展人的发展不像预期中的那么理想,社会中关于策展人的诸多矛盾也开始显现出来,如策展人门槛低导致“鱼龙混杂”、策展人身份界定模糊、策展人话语霸权等问题。除此之外,国内的策展人发展还受制于基金和赞助的匮乏,甚至还有一批艺术家“反对策展人”。论文从策展人的诞生、工作职能、社会价值、给社会、艺术世界带来什么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找到这些负面现象的原因。因此论文的构架如下:第一章围绕当今社会关于策展人的两个热议现象,分别为策展人身份重叠以及话语霸权问题,为后文的论述做铺垫。第二章由国内外关于“curator”单词的翻译入手,接着论述策展人职业的产生过程。最后分析随着策展人的发展其工作职能的转变,并重点讨论了国内策展人面临的基金压力。众所周知,策展为社会服务,离不开社会语境,因此论文的第三、四章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策展人的作用。其中,第三章梳理了艺术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后文分析豪泽尔的“中介体制”和亚历山大的“新文化菱形”理论做铺垫。第四章赋予策展人“分配者”的角色,先后论述其对艺术生产及消费的作用,并举例论述展览以及策展人对社会文化教育带来的推动作用。

论文题目:董其昌与项氏家族的鉴藏交游

作者:李瑶函

导师:吴敢

董其昌是中国书画史上最重要的书画家、鉴藏家之一,是研究中国美术史绕不开的人物。董其昌对画史谱系的建构和解读是在其鉴藏与交游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项元汴作为檇李书画圈的核心人物,其收藏的书画作品数量是后来任何一个收藏家都难以企及的。项氏家族是董其昌在嘉兴地区进行书画往来的重要人物,董其昌直至晚年仍与项氏后辈有所往来。本文主要梳理董其昌与项氏三代人交往的情况,对于其鉴藏过的项家所藏书画进行系统梳理。在董其昌不断深入认识书画的过程中,董其昌与项氏三代人交游时所处的身份和书画观念也在不断变化。通过梳理董其昌鉴藏过的项氏藏品,了解这些书画藏品对于其画史构建的影响。

论文题目:两宋学者的秦代刻石研究

作者:周萍萍

导师:孔令伟

迄今关于宋代金石文献研究的成果颇丰,但对著述秦代刻石这部分文献进行专门研究的却极少,故本文以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赵明诚《金石录》、陈思《宝刻丛编》、董逌《广川书跋》以及朱长文《墨池编》中著述秦代刻石的这部分内容为研究对象,从背景、具体内容和特征及价值三方面来探究这些文献对研究秦代刻石的重大意义。

论文题目:关于湘湖跨湖桥遗址的综合研究——与河姆渡和良渚遗址对比

作者:王泽宇

导师:邱雯

 

近些年来,每当谈及浙江新石器文化起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河姆渡遗址文化和良渚遗址文化,这种文化起源的两分体系观念在现代人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本文另辟视角,将探索浙江新石器时期文化起源背景的视角聚焦于湘湖跨湖桥遗址文化,通过古湘湖、渔网、独木舟、古稻种和陶罐等水乡元素,进一步阐释其背后的文化起源,深入解析湘湖跨湖桥遗址文化与河姆渡遗址文化、良渚遗址文化面貌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交流发展所形成的浙江新石器文化多源流起源。

论文题目:董康与百宋字研究

作者:卞中旭

导师:孙善春

自钱塘丁善之兄弟创制出聚珍仿宋体之后,业界效仿者纷纷。其后出现的诸多制字者与仿宋字中,董康与他的百宋字最为突出。1934年,董康以区区不过千字的《创制百宋活字序》一文宣告百宋铸字印刷局的问世与百宋字的诞生。与此同时,这篇文章又是董康唯一的一篇谈及字体的言论,蕴含着一个数十年怀铅握椠者对字体的深切思考。从这篇不过千字的文献出发,一切理论上的问题都将极为清晰。此外,本文将在理清董康与百宋字的基础上,又回到了字体的本身。我们将会以百宋字与同时期的几款仿宋字又做出比较,以字的本身来得出优劣。

论文题目:乔治·莫兰德风景画中的人物形象

作者:孙一嘉

导师:叶丹

乔治·莫兰德是十八世纪末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家,在他短暂的一生里,创作了大量的油画和素描作品,可以说是在十八世纪末乃至整个英国绘画历史中描绘英国乡村风景最多的一位画家,他“忠于自然”的表现风格,也让他成为了很受欢迎的一位。莫兰德的出现让英国绘画史上多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但同时他又饱受争议,在当时法国大革命特殊的背景之下,莫兰德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和作品中与众不同的农民形象,让评论家们兴奋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一丝“激进主义”的危险。本文将围绕乔治·莫兰德展开研究,通过了解莫兰德的生平经历,对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进行多层次分析,并揭示出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种社会符号所蕴含的政治意味。

论文题目 :构成主义者的选择:构建无产阶级艺术

作者:岳媛

导师:周诗岩

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先锋派活跃在艺术、文学与理论批评领域。十月革命后,他们当中有一些自称构成主义者(constructivists),与革命站在同一战线,主动肩负起发展新艺术的责任,将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本文旨在于对早期构成主义者及其构成观念的生成、发展进行梳理。通过还原十月革命前俄国先锋派艺术家面临的艺术、政治困境,试看“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是在何种条件下主动或被迫产生的。同时,本文以个案形式 探索构罗德钦科的早期艺术活动、艺术观念,以此将构成主义者面临的问题具体化,详细讨论罗德钦科如何化解艺术方法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难题。论文最后,简略点出罗德钦科后期的艺术转向,重新讨论以“构成主义”之法介入社会生产的有效性,以及构成主义者没有实现最初目标的原因。

论文题目:上窥前贤心画——从《清河书画舫》看张丑的书画活动

作者:周靖淞

导师:董捷

明末的苏州鉴藏家张丑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人人都知张丑其人,但是我们对他的家世、交游以及收藏活动却并不了解。而本次研究的愿望就是想对张丑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张丑书画活动中家族因素的影响。主要强调其家族声誉和人脉对其鉴赏活动所提供的便利,以及张丑的经济条件对其收藏方式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讨论与张丑进行书画活动的对象,即官宦子弟与书画商人。文中分别讨论了两者对张丑书画活动的具体影响。

第三章则主要论述张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趣味。一种是自己在收购书画时所强调的“精细为先”的趣味,另一种是为他人评定书画时所采用的“意趣为主”的标准。笔者在本文尝试着去梳理并解释这两种趣味,同时也试着去找寻这两种趣味所形成的原因。

论文题目:敦煌维摩经变中的“示现神通”研究——以第220窟为中心

作者:唐普兰

导师:黄丽莎

本文的着重点是对敦煌维摩诘变相中维摩诘“神通力”的研究,主要是以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维摩诘经变图为中心,结合莫高窟其他相关变相,从多方面分析和研究维摩诘“神通力”这一主题。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简要总结《维摩诘经》的基本内容,简要分析敦煌维摩诘变相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将分析220窟与其之前的敦煌维摩诘变相相比发生的图示变化;第三部分集中在对敦煌维摩诘“神通力”的研究上,分析维摩诘“示现神通”的时代背景,分析维摩诘“示现神通”的内容表现,分析表现维摩诘“神通力”相关的图像符号,并试图简要总结出维摩诘变相在表现维摩诘“神通力”时的画面设计。

编辑|刘杨 严心格 杨添 杨铱铒

审核|徐元 杨振宇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全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