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隆昌夏布编织传承人 细心才能成就精品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6月12日上午,隆昌市普润镇斑竹林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几位农妇坐在织布机前,用脚踩动脚下的竹板,竹板带动织布机一上一下地把麻线织成麻布。这块黄褐色的麻布吸水散热,透气通风,制成衣服适宜夏季穿着,因此被称为“夏布”。

已有1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夏布编织工艺,是隆昌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隆昌人引以为傲的地理标志。52岁的市级非遗传承人秦道君和夏布打了几十年交道,从编织艺人到夏布商人,他的一生起起伏伏。临近晚年,他十分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一定要传承下去,不能丢了这门手艺。”

生于夏布之家 5岁开始挽麻芋子

秦道君是本村人,在乡镇区划设置和村级建制调整之前,这里叫周兴镇黄花寺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会织布。他自小与夏布结缘,从祖父、爷爷再到父母都是夏布编织艺人。

家里条件不好,从5岁开始,秦道君就帮着父母挽麻芋子,这是夏布编织的工序之一,用一根长约4寸的竹棍,将麻线上下缠绕,规整后麻芋子大小形状要能放进织机上的线盒才算合格。“经常放学回家帮忙,能挽几个算几个。”

19岁那年,秦道君正式开始学习夏布编织,父母就是他的师傅。夏布从麻线到成品,要经过打麻、绩麻、晒麻、挽麻团、挽麻芋子、牵线,穿竹扣、排线刷浆,上机穿机扣、打重线、泡芋子装梭、织布、晒布漂洗、印染等工序。

通过学习摸索,秦道君得出的一个结论:“细心是成败的关键。”他举例说道,比如牵线就十分容易弄混,一旦弄错,有可能多耽误一天的时间去清理。

发动村民织布 严格要求成品质量

1990年秦道君正式开始做夏布生意。收购夏布,然后转卖给日本、韩国客户,从中赚取差价,那时行情好,一天能收两三千匹布,隔几天就发一次货物。

199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秦道君倾家荡产。欠下18万债务后,他和妻子揣着900块到广州打工。

因为看重秦道君所售夏布的品质,2005年,日本的一位客户主动打来100万定金,帮助他东山再起。再次回村,秦道君发现年轻人大都外出,在家织布的村民越来越少,于是,他购买了200台织布机,聘请工人到厂里来织,也可以把线拿回家织,最后交回作坊里验收。

64岁的张荣秀已经在这里织了五年的布,她一边织布,一边告诉记者,这份工作比较自由,她接送完孙子,做完农活再来上班都可以,反正按成品算工钱。

秦道君的作坊有三四十个工人,虽然对工作时间没有要求,但是对于成品质量他却十分严格。“我要求布面平整,布边整齐,断纱和伤痕要少,只有保证品质才会稳定客户,不能砸了隆昌夏布的招牌。”他说。

扩大生产规模 为传承非遗技艺不断努力

秦道君有些遗憾,唯一的儿子对夏布不太感兴趣,不能传承他的手艺。他不得不另外收了3个徒弟,她们都是嫁到本村的妇女,“女的性格温顺,适合编织夏布。”

眼下,秦道君的夏布作坊租期快到了,他计划换一个环境更好的地方,扩大规模,增加漂布等深加工工序,做一些扇子、窗帘等简单夏布工艺品面向市场。“我一定要传承下去,至少做到70岁。”

以秦道君等一批夏布编织艺人为代表,作为夏布之乡,普润镇一直在为传承夏布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坚守。

普润镇现有海恒纺织有限公司、精鑫麻纺有限公司等6家夏布企业,占地面积共19290平方米。现有织布机956台,职工938人,以"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辐射全镇11个村(社区),带动群众打麻、挽麻团、挽麻芋子2000余人,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及整形300余人,涉及农户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产品主要出口韩国和日本两地。夏布生产在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繁荣市场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