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 友谊弥坚——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非洲大地留下“爱的印记”

mg>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刚果(金)当地医院调研并与当地医务人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石家庄6月10日电(记者高博、曹国厂、孟丁炜)说起近一个月在非洲的抗疫经历,41岁的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杜全胜很是自豪。

“当听到非洲朋友的感谢时,感觉很满足,尤其是听到他们喊‘China’,向我们中国医生竖起大拇指时最自豪。”杜全胜说。

杜全胜是中国赴刚果(金)、刚果(布)、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非洲三国抗疫医疗专家组的一员。

这次专家组由国家卫健委组建,河北省卫健委选派12名成员,涵盖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控制、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护理等专业。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很自豪能在国家需要时为国出力。”杜全胜说,“自己曾报名驰援武汉,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成行,稍有些遗憾。这次去非洲,家人和自己一开始也有些担忧,但一想到代表国家出力,都很支持。”

5月12日,杜全胜一行抵达。“刚来时,看到当地的检测情况和救治环境后,很是担忧和焦虑。”在杜全胜看来,医疗物资和人力资源的匮乏是非洲国家应对新冠肺炎最大的困难。

作为重症医学专家,杜全胜的任务是向当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分享中国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诊治方面的经验,以及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使用呼吸机。

6月3日,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家中心医院,杜全胜戴着防护口罩,用一整天时间,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呼吸机相关知识的培训。平常1个小时的讲解,在这里因为医护人员零基础以及语言障碍,可能需要三个小时,一天下来很疲劳。

“上午讲解机械通气应用基础,下午帮他们组装了呼吸机,并让他们实际操作。”杜全胜说,呼吸机都是中国产的,来自中国政府的捐赠。

此次培训结束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家中心医院院长帕斯夸尔说:“之前针对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没有有效的救治手段,是中国政府给他们送来了能救命的呼吸机,是中国专家组教会了他们使用呼吸机。”

“这段时间,算是好好体会了非洲的桑拿天,仅戴着口罩不穿防护服,30分钟就已经汗流浃背了。”杜全胜说,“但看到他们期许的眼神,以及对我们真诚的感谢,就觉得一切都值。”

mg>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刚果(布)与当地一线医务人员交流、指导新冠肺炎病房建设。受访者供图

河北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边东是一名中医专家。边东介绍,当地卫生部门以及医护人员都注意到中医药在中国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希望能将相关中医药引入,用于治疗当地的新冠肺炎患者。

刚果(金)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穆延贝教授是埃博拉病毒的发现者。该研究所也是此次刚果(金)防疫新冠肺炎疫情的负责机构和唯一的核酸检测机构。在交流活动中,穆延贝教授和其团队成员对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的应用情况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多次就中医药提问。

“这次援非也是中医药走出国门的一个有利契机,希望中医能在离祖国万里之遥的非洲落地生根。”边东说。

专家组的到来,也让旅居异国他乡的中国侨胞感受到祖国的温度和力量。专家组组长、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主任王俊辉介绍,此行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针对当地华人华侨、中资机构进行新冠肺炎应对的科普宣教。

mg>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使用呼吸机。受访者供图

“公布热线电话后,很多侨民打电话表示感谢,说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和鼓舞。”王俊辉说,在刚果(金),曾接到一位华人女士的咨询电话,对其进行了用药指导。当天晚上,打电话询问她是否好转时,那位女士哽咽着说:“感谢专家组,感谢祖国。”

专家组成员被当地医护人员在缺医少药、薪资微薄条件下仍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同时,中国专家组的工作也得到了这些国家官员、医护人员和民众的高度认可。在他们眼里,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非洲留下的是“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