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新华社报道,揭开了闽西这个国宝的秘密!

村里群众利用早晚时间进行武术锻炼,十四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有一套“拳脚功夫”,拳术、棍术、古兵器术流行全村,77岁的老汉年轻时能挥舞起一把120斤重的大关刀,拉120斤拉力的硬弓······
图片
1959年8月2日上海《文汇报》
图片
日前,连城县的集报爱好者,发现一条1959年8月2日上海《文汇报》刊登的新华社稿件,该文以《武术之乡》为标题,介绍该县隔田村的练武热潮。这条60年前的老新闻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同时揭示出“全国武术之乡”连城县这个传统国术的前世今生。
近日
笔者来到隔田村
采访这个传承数百年的武术之乡
隔田村位于连城县城郊隔川乡,是一个自古有武术之乡美誉的小村,也是一个有7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村。600多年前,嵩山少林寺传人就在这里设立了福建少林寺,少林独门拳开始流传。
隔田村自古民习武风气盛行,世世代代都涌现出一大批武功高强的民间高手。早在1956年,隔田村就因习武成风,武术成绩显著,被福建省政府授予“隔田武术之乡”的光荣称号。
图片
连城拳
图片
▲培田古村落游客在观赏连城拳表演
发源于隔田村的连城拳,又称“少林独本拳”或“连城少林拳”,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隔田拳师黄思焕前往浙东经商,结识宗人黄百家及其师王征南成为莫逆。王征南、黄百家师徙不仅精通南派少林拳法,还精通阴阳内家拳。
数年来,三人经常相互切磋武艺,黄思焕深得二位师友的悉心指教,因此造诣更深。经勤学苦练,取南派少林与嵩山少林拳法之长融汇贯通,取长补短,自此将拳的技击术提高到一新的境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连城拳”。黄思焕由此成为“连城拳”第一代传人。
清代中叶村里的武术传人设立“兴武社”,规定每逢新年正月二十日为天川胜会,成为一年一度的“连城拳”检阅日,凡武术学人均可自愿进行擂台比武。自此,连城拳更加精益求精,武术套路更加精炼、充实完善,连城拳向江西、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传播。
图片
▲新一代连城拳传人在演示拳术
改革开放后
连城拳欣逢盛世
更加发扬光大
图片
▲连城拳隔川传习中心集中展示连城拳风采
2001年,连城拳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8月,连城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第三批“全国武术之乡”称号。
图片
▲文化名村芷溪村黄氏宗祠正月进行武术表演
图片
▲太极拳表演
图片
▲武术大会连城拳儿童武术表演
2009年起,在连城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连城拳传承人黄林就开始了连城拳进校园的传承与推广,连城拳传承人黄林创编的“连城拳中小学生”武术操已成为连城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目前,连城拳进校园已在全县42所中小学校中达到近半数量。
图片
图片
▲连城县连城拳传习中心面向全国招生的暑期班传承连城拳
龙岩全媒体新闻中心、闽西日报新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记者:傅长盛
编辑:赖莉蓉
检查:罗爱萍
审核:蔡添高
监制:林琳
版权归闽西日报社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闽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