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在险峰!再一次,气象保障成功登顶珠峰!

珠穆朗玛

世界之巅

5月27日11时整

登顶!测高!成功!

队员在珠峰峰顶立起觇标

本次高程测量登山活动的负责人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王勇峰队长盛赞:

气象保障是本次成功登顶的

必要条件!

今年

是人类珠峰北坡登顶60周年

60年前

中国人第一次在珠峰

展开五星红旗

那一次

气象保障便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作人员在珠峰大本营安装调试气象应急车 洛桑摄

60年后

再测珠峰

天气又一次成为“攀登者”

面临的最大考验

好在,气象保障一直都在

珠峰气象保障大事记

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气象部门第一时间主动对接了解服务需求。

5月7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2020珠峰高程测量气象探测保障服务队抵达定日县,并前往珠峰大本营,开展气象探测保障。

5月12日,由于攀登路线积雪过深,高空风力过大,第一次登顶计划未成功

5月16日,高程测量登山队第二次向珠峰顶峰发起冲击。5月21日,受印度洋气旋风暴“安攀”外围云系影响,珠峰海拔7797米以上区域持续强降雪,且路线上积雪过深,第二次登顶计划搁置

5月21日,气象工作组前往珠峰大本营。5月23日气象预报服务团队正式进驻珠峰大本营,开展现场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保障;中央气象台每日发布珠峰区域集合预报指导产品。首期《2020珠峰高程测量天气专报》发布。

5月24日,高程测量登山队部分人员从海拔6500米有前进营地出发,第三次向顶峰发起突击。

视频:珠峰气象服务保障的一天

三次尝试

前两次冲顶

均因天气原因搁置

珠峰冰塔林 洛桑摄

但我们清楚

攀登珠峰的道路

从来不是坦途

27日凌晨,预报员(蓝衣者)在大本营彻夜关注冲顶情况 洛桑摄

坚持下去

依靠科学和智慧

凭借意志与勇气

我们

终究会踏上了巅峰

5月27日凌晨,登山队向顶峰攀登

保障珠峰区域重大活动

对气象部门来说

叫做传承

“你们自己的山都没登上去,

凭什么说是你的?”

1960年5月25日

王富洲、贡布、屈银华

三位中国登山队队员登顶珠峰

中国人的足迹

第一次留在了世界之巅

(右起)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

这一壮举

同时也是人类第一次实现

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夙愿

而在那次载入史册的登顶之前

早在1958年

原中央气象局就派出一支气象考察队

提前到达珠峰区域

搜集气象资料

开展珠峰气象预报相关研究

预报员在珠峰进行现场服务

1960年3月

已经在这里工作两年的气象组

随登山队再次上山

5月中旬,气象组发布预报

提出5月19日以后

将会出现4到5天

适宜突击主峰的好天气

为了加强气象参谋作用

三名气象工作者

组成流动气象台

从大本营攀登到6400米一线

用报话机上下联系

为冲顶提供现场气象服务

1960年珠峰气象保障相关资料

抓住“天气窗口”

1960年5月25日4时25分

中国人

首次登顶珠穆朗玛

此后

包括1975年那次著名登顶在内

每一次珠峰登顶

及科考项目

都有气象工作者直接参与

并提供关键预报服务保障

1924年

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

在被问及为何要攀登珠峰时说

因为,山,就在那里

60年来

中国人一次次

怀揣对大自然的敬畏

向这座高峰发起冲锋时

而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珠峰营地

总有这群气象人

在默默守望

每一次

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对于自治区气象台

首席预报员代华光来说

从四川到西藏

虽然已经适应了高原

但来到珠峰大本营

他还是因为头疼,失眠了

对于援藏干部石磊来说

他从内地来雪域高原工作

从没想过会在

珠峰上开展气象服务

对于44岁的巴顿来说

他一直扎根一类艰苦台站

定日县气象局

22年来,已是第三次参与

珠峰登顶活动的气象保障

珠峰的壮美背后

是极端低温、强烈紫外线

风沙、雨雪更是家常便饭

即便做好防护措施

手和耳朵也会长出冻疮

脚上也会磨出水泡

为了校准观测设备

对比气象数据

气象保障人员也要从大本营出发

背着仪器,负重爬山

在海拔5200米以上

每向上攀登100米

都是对体能极大的消耗

也会面临未知的风险

夜里,在大本营的帐篷中

裹紧了睡袋

也常常被冻醒

但即便如此

即便吃着泡面

他们都觉得格外香

冲顶当晚,大本营彻夜无眠

那么

为什么要保障珠峰登顶?

责任,以及挚爱

一名气象人会告诉你

攀登珠峰、研究珠峰

对于了解全球气候变化

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然而

抛开具体科研价值

这种极致高度意义上的前行

本身就反映了人类

对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

也表达着我们对

这个蔚蓝色星球的礼赞

新华社特约记者 拉巴摄

山,就在那里

那么

气象人就会在那里守望啊

这是勇敢者对勇敢者的信任

也是探索者对探索者的承诺

譬如

12年前,2008年

北京奥运火炬

成功在珠峰峰顶传递

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让梦想照亮现实

当年曾在大本营坚守30多天的

巴顿说

当消息传来

大本营里的气象保障人员

用呐喊

用筷子敲击碗筷

用最朴素的方式

表达着激动

和对祖国的爱

2008年珠峰气象服务保障

12年后

拥有更现代化的设备

气象服务保障同样在关键时刻

起到关键作用

气象应急指挥车抵达珠峰大本营 洛桑摄

连续两次冲顶因天气受阻

最后一个窗口期能否把握住

或许关系整个活动的成败

此时

一次紧急求援传来

刻不容缓

预报专家,上珠峰

上下联动,保冲顶

终于

历时一个多月

再登珠峰!再测珠峰!

此刻,无论在大本营

还是3500公里外的中央气象台

气象保障人员

可以尽情拥抱、相互庆祝

我们心里清楚

在这样一个春夏之际

人们无比渴望看到这样一次

胜利

就像是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

他们

用前行的坚韧,高亢的精神

经历风雪,百折不挠

终于

一览众山小

回顾此次珠峰气象保障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审核:段昊书

作者:段昊书 崔国辉 中国气象报社珠峰特约报道团队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新华社 全景视觉 经济日报

视频制作:方乐群 洛桑 布穷 卓玛 拉次

策划:段昊书 查日 李子硕

微信编辑:舒扬

申请转载授权请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