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疫情数据脑壳疼?专家出妙招:单独列出新增数、核减数和累计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实习生 李墨馨
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全湖北省新增病例349例,但光武汉市就新增确诊病例615例。下午,湖北省卫健委发布解释称,这是因为湖北省的新增确诊病例已经减去了之前核减的人数。
核减,是因为针对调整后的诊疗方案,湖北省前期上报的部分病例不符合确诊病例的定义,于是订正为其他疾病或归类为疑似病例。
其实,核减不是20日才开始的。在湖北省卫健委公布的2月13日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中,就出现了“核销”一词,但当天并未公布具体核销了多少例。此后,湖北省卫健委每天公开的疫情情况中,均有部分病例数的核减。只是因为20日公布的核减数量较多,使得武汉一个市的新增数超过了全湖北省的新增数,才引发了公众关注。
春节期间,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负责人袁晓如带领团队成员在全国各地分工协作,依托实验室长期在可视化科研方面的积累,针对疫情的发展变化,研发完成了一系列疫情可视化的工作。很少有人会“死磕”这些数据。
图片
2月19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各省新增确诊病例的可视化呈现。图片由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提供
但因为要做疫情可视化,他们天天都在和数字打交道,每天也花费大量时间核查数据。“可视化本身就会让数据内部的逻辑不一致凸显,所以我们更为关注数据内洽一致的问题。”袁晓如说。
在统计时,他们也确实发现了一些数据发布口径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袁晓如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最令人头痛的部分,就是这个“新增”与“核减”。
比如,黑龙江省卫健委2月9日发布的核减数字,国家卫健委在2月8日就已发布;浙江省卫健委2月10日发布的核减数字,国家卫健委2月11日才发布,时间差有早有晚。
而且,有的省份公布的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是实际新增;但有的,则是与核减抵消后的新增。就拿湖北省来说,2月13日,湖北省卫健委报的新增值是4823例,这是实际新增数,并未与核减抵消;但是2月14日之后,湖北省卫健委公布的新增确诊数,却又都减去了核减值。“对于大众来说,理解这个确实挺费脑筋。”
袁晓如认为,为避免混淆,应该将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核减确诊病例数和累计确诊病例数分别单列。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今天发现了100例新增,核减了101例。这101例实际上应该从之前的累计确诊病例中减去。如果直接从新增病例数中减去,甚至可能出现当日新增病例数为负数的情况,并不合理。”袁晓如分析,所谓核减,核减的是之前累积下来的不符合确诊病例数的病例,与当天的新增数没有关系。这种减去核减病例数再公布新增病例数的方式,容易引起误解,也不利于展现当前疫情的真实发展态势。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陈可轩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