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进入新冠《诊疗方案》,专家:“要看是否经得起考验”

图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多次进行版本更新,最新的版本为1月27日发布的第四版,由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诊疗方案》在治疗部分介绍了中医治疗。这部分将疾病依次分期为“初期、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并推荐了相应的处方或中成药。
以“中期:疫毒闭肺”为例,该《诊疗方案》推荐的中成药为喜炎平注射剂和血必净注射剂。然而,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剂科李志玲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喜炎平的药效并不明确,安全性也未经认证,并不推荐使用。
陈锋是国内一家著名儿童ICU主任,他刚刚执笔制定了其所在医院的儿童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诊疗指南,其中提及了抗病毒、抗菌药物、免疫调节、呼吸支持等多种治疗方案,并没有提及中成药。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不会在临床中使用包括喜炎平注射液在内的中成药, “相信每一个讲循证的医生答案是一致的。”
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位医生也表示,在这类诊疗方案中,“中医治疗”部分都会常规性地出现。
喜炎平注射剂的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药监局批准的适应症为“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多种疾病。该药上市已经超过30年。2016年,喜炎平注射剂在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市场销售排名前三,当年市场规模约26亿元,常用于儿科。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系统的数据,在2005年至2012年之间上报的喜炎平不良反应事件共有9633例。2017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发布的通告指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现,江西某药业生产的喜炎平注射液在甘肃、黑龙江和江苏共发生十多例寒战、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
对此,CFDA要求喜炎平注射剂厂家立即召回产品,责令其停止该产品销售,并彻查药品质量问题原因,在未查明原因、未整改到位之前不得恢复销售。当年11月30日,被勒令停产待检两个多月的喜炎平注射液,经江西省食药监同意恢复生产。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该种注射剂出现过致死案例。《健康时报》报道称,2017年12月,陕西一位10岁儿童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休克症状,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他死亡前注射药物为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喜炎平注射剂。
缪晓辉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咨询专家,曾全程参与2003年上海市和北京小汤山SARS防控。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诊疗方案》的制定应该由国家卫健委主导、国家疾控中心牵头协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流行病学分会等专科委员会的主要专家参与进来。
缪晓辉表示,诊疗方案的出台有必要,但是需要有专业人士、多个把关程序保证其权威性和严肃性,针对新发传染病,如果涉及中药治疗,要看它在现代医学的循证医学中是否经得起证据的考验。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1月27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中医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疗效。” 缪晓辉对此表示,“在过去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我们并没有排斥中医药的参与,但是不宜将其置于很突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