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贞丰脱贫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报道(二)

图片
电讯电商攻坚篇
以“135”为抓手着力补短板
贞丰县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 以“一个提高”“3个举措”“5个体系”为抓手,着力补齐电讯基础设施短板。如今,该县电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功能作用日益发挥。
图片
给群众发放电视机 郭泽玉 摄
“一个提高”即提高居民用电质量。通过完善电力主网,增加变压器容量,提高农村群众用电质量。2019年,全县电力基建项目总投资6910.8万元,涉及白层、北盘江等14个乡(镇、街道)。立杆3020根;新建10千伏16.477公里;新建400伏线路34.918公里;新建200伏线路16.882公里。
图片
乡村电商馆 郭泽玉 摄
“3举措”即抓好问题排查,攻坚4G网络弱化短板;抓好项目申报,扩大4G网络项目容量;抓好项目实施,做大4G基站网点增量。聚焦全县274个自然村寨4G网络弱化短板,实施1109个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4G网络强信号工程,覆盖率得到稳步提升。2019年,三大通讯公司申报4G建设项目共计487个。各新市民居住区实现室外4G通讯网络全覆盖,珉城社区、西城区、水景湾、宽舍社区、鸾山社区、茶林社区6个新市民居住区光纤网络已完成建设投入使用。
图片
优质特色农产品——粽子 郭泽玉 摄
抓好“5个体系”促进电商扶贫向好发展。一是建立行政推进体系。建立县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县电商协会,形成政府部门、协会、驻村干部共同推进电商扶贫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网店服务体系。加快贞丰电商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和村服务点的网点建设,实现“贞品出山、‘贞’的实惠、网货下乡、网联万家”。三是建立网络物流体系。加快贫困乡、村宽带网络建设,采取有线无线结合的办法,扩大网络覆盖面。四是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制定培训工作方案、计划,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及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扶贫人才培训体系,实施“521”创客工程;充分利用县职业技术学校、县委党校等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培训。五是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将电商扶贫纳入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范围,支持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电商企业,发挥“互联网+精准脱贫”作用,成立返乡人员创客基金,对贫困家庭开办电商业务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贴息等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贫困乡镇设立服务网点,村设立金融服务代办点,改善农村网店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条件。
2019年,全县电商服务站建成95个;有持续运营能力的电商站32个;累计开展电商培训930人次;完成电商网络零售额2617万元,同比增长近50%。
产业扶贫攻坚篇
“八要素”推动农产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
贞丰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八要素”要求,把5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作为突破口,示范带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产业脱贫攻坚成果稳固提升。
图片
养蚕致富 陆泽广 摄
抓结构调整,坚决打赢产业脱贫攻坚硬仗。以“一县一业”糯食产业为主导,全力推进花椒、食用菌、精品水果、茶、糯稻、中药材、蔬菜、烤烟、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实现一业为主、多产整合、多业并举的产业扶贫格局。2019年,全县完成玉米等低效作物调减7.58万亩,发展糯稻(优质稻)、花椒、食用菌、精品水果、烤烟、茶叶等特色高效作物61.43万亩,带动农户33.12万人增收。出栏生猪16.34万头、家禽153万羽、牛2.091万头,带动农户35.87万人增收。6个500亩以上坝区完成土地流转13886.6亩,流转率达100%。其中,珉谷街道顶肖坝区种植中药材丹参515亩;龙场镇对门山坝区种植豌豆、莴笋、松花菜及娃娃菜等2790亩;者相镇平桥坝区种植香葱、豌豆、蚕豆等蔬菜1820亩,原有精品水果665亩,食用菌1200亩,中药材料及其他作物550亩;永丰街道岩鱼坝区种植娃娃菜、莴笋、松花菜、马铃薯、蚕豆等蔬菜2766.6亩;北盘江镇青杠林坝区种植西兰花,蚕豆,豌豆等蔬菜1750亩,原有中药材(含花椒)950亩;者相镇旗上坝区种植花椒877.8亩。
图片
白层火龙果 郭泽玉 摄
抓试点培育,以“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去年,全县“三变”改革试点拓展到84个试点村,占行政村总数55.6%,各级财政投入“三变”改革试点村资金合计1.84亿元,量化到村集体形成股金3840万元,量化到户形成股金5564万元。“三变”改革农民变股东12162户51655人;农民股东参与“三变”改革增加收益2276万元。
图片
食用菌产业 梁德康 摄
抓龙头带动,以规模发展推动产业脱贫。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全县100%贫困村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了农民合作社,技术团队100%覆盖所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
抓发展保障,确保产业精准推进。全力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将花椒、茶叶、蔬菜、精品水果纳入农业保险产品,完成种植险面积6.81万亩,惠及农户46207户;种植险理赔1233.87万元,惠及农户4158户。完成养殖险7.19万(头、羽),惠及农户7591户;养殖险理赔281.96万元,惠及农户1967户。
图片
晒茶青 郭泽玉 摄
按照“八要素”抓扶贫产业成效明显,全县新建一批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批发专业市场,一批农产品名优品牌正加快形成,推动了农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
易地扶贫搬迁攻坚篇
搬进新家园 过上新生活
贞丰县坚持融入式搬迁,以现代化社区标准配套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通过创新“三五”模式,着力打造“五社区”,完善“五体系”,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图片
搬出深山,融入城镇
紧扣“怎么搬”问题,在者相搬迁居住区探索出“五心”搬迁模式:打造“幸福乐园”,留住老人心;组建“文艺队伍”,留住青年心;发展“土布产业”,留住妇女心;弘扬“传统文化”,留住孩子心;经营“美食文化”,留住游客心。
紧扣“搬出来怎么办”问题,在龙场搬迁居住区探索出“五宽”管理模式:共商自治“路子宽”;人文乡愁“心情宽”;数据服务“管得宽”;就业创“钱包宽”;崇德向善“精神宽”。
紧扣“怎么融入”问题,在搬迁居住区探索“五好”教育模式:选出好班子,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图片
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 柴邦州 摄
围绕建好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社区”。全力做好搬迁群众的保障服务,抓好就学、就医、医保、社保、民政救助、户籍管理、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新市民全覆盖,共享城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提升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围绕建好就业服务体系,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就业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一批、壮大扶贫车间就业一批、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一批、实施“绣娘计划”就业一批“五个一批”实现新市民就业。
围绕建好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文明社区”。开办新市民新时代讲习所,建设乡愁馆、感恩堂、锦绣坊,传承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搬迁群众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变化;扎实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新市民快融入。
围绕建好社区治理体系,创建“平安社区”。充分运用“大数据+”,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实现新市民社区警务室全覆盖;按照楼栋(单元)划分网格,构建“社区—网格—楼栋”的纵向网格化管理层级,从搬迁群众中选聘保安在社区开展工作。
围绕建好基层党建体系,创建“红旗社区”。成立9个新市民社区党支部,强化党员干部的意识和组织观念。通过党建工作沟通协调机制,采取选派搬出地、搬入地乡镇党员干部到安置地蹲点服务的方式,做好搬迁群众的帮扶、管理和政策衔接等工作。
图片
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珉城社区一角
据统计,全县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11个,搬迁入住468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516人,劳动力26482人,实现就业24323人,初步实现“一户一人就业”目标。(文/图均由贞丰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清清胜胜
本期审稿:然然
值班总编:邓伯祥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http://www.qxnrb.com
官网:http://www.zgqxn.com
邮箱:zgqxnw@163.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