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这家人,三代人只做一件事

在都匀市归兰水族乡翁降村,有这么一家人,三代从医,守护着当地村民的健康。
图片
三代村医
三代人,一件事,这一场村医“马拉松”,他们一家走了60多年。他们书写着一名普通村医的责任与担当,诠释着对农村医疗事业的奉献与坚守。
慢性病住院名单、贫困户参合名单、新农合报销清单办公桌上堆满各种单据。
2019年12月23日,记者来到都匀市归兰水族乡翁降村时,韦荣常正在桌前认真整理各种资料。
随便取出两张新农合报销清单,上面显示:村民韦荣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人员,19.57元,现场报销60%,自付7.83元;韦顺华,4.25元,现场报销60%,自付1.7元。
一堆单子中, 19.57元已是“大单”。
图片
辛勤工作
“金额不多,但手续是一步不能少。”韦荣常告诉记者,整理完善报销清单是他和儿子韦华健每月重要的工作之一,每一笔每一分钱都核算清楚后,再报到乡镇卫生院统一报账。
日常坐诊、家庭医生上门签约就诊服务、卫生室日常运行维护,周而复始,没有停息。
就是这样平凡的工作,韦荣常一家三代人坚守了半个多世纪,守护着水乡一方群众的健康。
韦荣常成为一名村医,还得追溯到他的父亲——今年87岁的老村医韦国朝。
六十载初心不变
离村卫生室不远处的一栋水族木楼,就是韦国朝安享晚年的居所。走进屋子,老人正端坐沙发上看书。地上一旁一个红粽色、锈迹斑斑但装满水的水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奖:黔南、黔东南灭疟联防区。1987.11. ”
图片
终身付出
1987年,疟疾流行,黔南黔东南两个地区联合进行防疫工作,韦国朝挨家挨户的上门走访送药,所辖片区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个水壶,是对韦国朝防疫工作的嘉奖与肯定。
时光流逝,水壶已经有些许斑驳,但上面大大的“奖”字仍然醒目。
30多年前,条件艰苦,产妇基本都是在家生小孩,阳立村的韦荣华在生孩子时难产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韦国朝得知后马上到韦荣华家中进行抢救,将韦荣华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群众有需要有危险,就必须去。”韦国朝说,学习期间男同志并不安排学习接生助产技术,工作以后自己找书来自学,工作中派上了用场,解决了群众不少问题。
30多年过去了,如今韦荣华也有了自己的孙子。韦荣华一直对韦国朝充满感激,经常来看望。
“每救了一个人,我的心里就轻松很多,也多了一份成就感,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60年来,韦国朝救治过的病人多不胜数,是村民们眼中的保护神。
“我的父亲曾患病多年,一直得不到医治,直到解放了才有药,治好了病。”韦国朝说,因为父亲生病,家里唯一的耕牛卖了,房上的瓦也卖了。从那时起他就树立了相信科学,掌握医术救治群众的懵懂初心。
20余年守护健康
时间来到1994年,在水乡大地服务了40余载的韦国朝面临退休。原本是个好消息,却让他有些焦急。
“我渐渐老了,有些技术要传下去。”从那时起,韦国朝便开始动员二儿子韦荣常跟随自己学习医术。
1996年,在外打工的韦荣常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回到家乡。回来后,在父亲的要求下,参加了村医委培生学习。1999年正式成为一名村医,接替父亲,服务自己所在的片区。
“1999年40块一个月,2006年涨到300多。”收入和之前打工形成巨大差距,面对两个儿子读书的压力,妻子虽有不满,但为了支持他,也选择只身外出到浙江广东务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他们做的事群众看在眼里。大年三十,村民不知道如何感谢,就来家里帮忙打米挑水。也有村民提议集资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也有村民送来杀好的一块年猪肉……都被韦荣常拒绝了。
村民的信任,源自几十年辛苦耕耘与付出。韦荣常说,因为有父亲树立了标杆,遇到什么困难自己都不能退缩,不能辜负了大家的信任。
图片
韦荣常走村入户给病人复查病情
每次半夜出诊,累得不想去,想到父亲以前上山下坡一走两三个小时,自己现在又算什么。”韦荣常直言,自己坚守的初心来自父亲。每医治好一个病人,心里就会多一份成就感。
“再苦再累都可以做,思想工作最难做。”韦国朝说,开始,走村入户接种,有些群众躲着他,有病了也不找医生。
“1993年去村里接种疫苗,遇到人了都不打。现在不主动去打疫苗村民还有意见了。”韦荣常见证了水乡群众思想转变的过程。
三代人薪火相传
“今年我50岁了,用10年时间完成自己的使命。”如今,韦荣常的大儿子韦华健接过爷爷与父亲的接力棒,开始第三代的村医事业。
韦华健2016年进入黔南医专村医委培班学习,在乡镇卫生院实习一年半后,今年6月正式成为父亲的助手,和父亲一起坚守在村卫生室,再一次延续村级医疗卫生的“生命线”。
韦国朝一家三代的不平凡,就是把平凡的事情重复做,把重复的事情认真做,把认真的事情坚持做。
“以前我的父亲教导我,做医生要有信心和决心,胆要大心要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怕了就做不成事。”韦荣常说,他一直牢记父亲的教导,现在也把这些话交给儿子。
图片
韦华健在村卫生室给病人看病
“你这个月领到717了没?”“717”是村医们相互用来指代每月自己工资的代号。都匀市也开招聘过村医,也有人报名参加,但是一听说收入和长时间的培训,大家都望而却步。
离开的离开了,但更多的是像韦荣常父子一样,坚持的还在坚持。
“在外打工也是为了让他们过得好一些,看到他一个人这么辛苦,我不帮他,在外挣了钱又有什么意义。”韦华健说,希望以后能为父亲多分担一些,接过爷爷和父亲的班。
“爷爷以前出诊的‘百宝箱’里,只有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和体温计,和一些基础药品,现在条件好多了。”谈到未来,韦华健相信,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自己要放下心来做,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跑好这场“接力赛”,更好地服务家乡父老。
“当时在外打工,父亲叫我回来,村医委培报名费还是爷爷出的。”说起当初的情景,韦华健无限感慨,“我不能辜负了父亲的期望,更不能伤了爷爷的心。”
图片
回顾过去
“人活在世上,就要把自己的年华献给事业,献给社会。我爱我家,我爱我的事业,我要以百倍的认真,让生命的余辉从容流过,直到最后……”在韦国朝整理的“自传”里,朴实的语言令人动容,清白家风代代传承。
“过去的条件更加艰苦,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我已经做了这一份工作,就要好好坚持下去。”韦华健朴素的话语里有着父辈一样的坚韧与执着。
素材来源:云黔南网 作者:袁鹏 蒙帮婉
全媒体中心编辑:杨胜双
审 核:张达
图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