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药企“买买买”式的发展“万能药”失效了

图片
文 / 华商韬略 叶姝显
有的道路看似捷径,却不通往任何地方。
1
近期,人福医药2018年年报出炉,引起关注。
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收入186.34亿元,同比增长近21%;净亏损约23.58亿元,这也是公司自1997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这使人福医药成为医药行业去年为数不多亏损超过20亿的企业。
过去7年,人福医药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32.06%,从2010年的22.0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54.4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10年的2.1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0.69亿元。
相比往年,今年公司业绩突然“变脸”,据公司解释,主要因为对2016年收购的美国Epic Pharma进行的大额商誉减值计提。
图片
早在今年1月,人福医药就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因为Epic Pharma经营不善,拟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以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约30亿元。
而在公告发布当晚,人福立刻收到上海交易所火速发出的问询函。
问询函要求人福医药说明Epic Pharma 2017年即已出现业绩下滑,但人福医药为何当年对此情况未计提,却选择在2018年度大额计提商誉减值的原因;并质疑人福医药是否进行“不当盈余管理”。
人福此次在“商誉”上暴雷,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2018年底,人福总市值144亿元的同时,商誉余额就达到约66.55亿元。
而其近年来大手笔并购所产生的商誉也一直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它的经历给同类企业敲响了警钟——
“买买买”式的扩张是否是企业发展的万能药?
2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成立于1993年,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为湖北省医药工
业龙头企业。
从2001年开始,经过一系列改组,其核心业务定位麻醉药领域,主打产品为芬太尼类产品系列。
图片
因为此项业务在国内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严格的管控和较高的行业壁垒,芬太尼一度成为人福医药的“业绩之王”。
人福医药也抓住机遇,逐渐成为亚洲最大的麻醉药品研发生产基地、国家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的总经销单位。其产品占据国内麻醉镇痛药物60%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去年曾因从芬太尼提炼出的毒品在本土泛滥,“师出无名”竭力要求中国协助管制。而做为国内芬太尼龙头生产企业的人福医药,也一夜“爆红”,不得不发布紧急公告,称公司没有任何芬太尼类物质出口到美国。
在“芬太尼”这一细分产品领域称王的人福医药,并不满足于此,也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从2008年开始,人福开始了通过不断收购以丰富业务类型的 “多元化”和“国际化”之路。
2008年,人福医药与美国应士柏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美国普克,迈出了进军国际和扩张业务版图的第一步。
此后,人福医药又于2012年通过收购北京巴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开始涉足诊断试剂领域;2016年通过34.62亿元收购美国Epic Pharma公司,打入国际药品研发市场;2017年通过收购澳大利亚Ansell公司的全球两性健康业务板块,成为全球安全套市场第二大企业……
颇让人玩味的是,2006年,正是人福医药忍痛将自己一手创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杜蕾斯的“杰士邦”安全套品牌卖给了澳大利亚Ansell公司,以解决现金流紧张的问题。而11年兜兜转转后,人福又把“杰士邦”买了回来。
在多元化并购的道路上,人福出手越来越频繁。
仅2018年上半年,它涉及商誉的被投资公司就已经超过40家。
与此同时,人福也成功地把自己的主营业务从麻醉药品扩展到了生育调节药、体外诊断试剂、基因医药、生物制品、美国仿制药、安全套,甚至还包括了与主业相距甚远的证券业和凉茶。
遗憾的是,人福通过十年花大力气布局的国际全产业链,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同等量级的回报。
直至2018年,为上市公司贡献了6成多净利润的仍然是麻醉药品业务。
其余多项新增业务,并没有任何亮眼的业绩。
以人福医药跨界做凉茶为例——
2015年4月,人福宣布研发中药凉茶“清慕三花”,并高调打出了“3年10个亿”的目标。
如今4年过去,中国凉茶赛道上只闻加多宝和王老吉之战几起几落,“清慕三花”却从来没有激起任何水花。而该项业务的投资额和亏损额,也因为人福的守口如瓶,几近成谜。
随着各项并购和业务的扩张,从2011——2015年,公司账面上的商誉余额从1.67亿元增加为13.8亿元,短短四年翻了8倍多。
目前,公司商誉约65亿元,有息负债约115亿元。
市场上早有不少声音评价人福医药——
管理层这种频繁收购其实是“不务正业”。
而这种通过大范围收购实现多方布局的战术,如果没有战略层面的精准把握,造成的结果只能是,看似通向成功的捷径很多,但其实这些路,却不通往任何地方。
3
一个企业想要扩张,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盯准核心产品线,发展技术,立足自己,做强做大;另一种就是通过庞大的资本运作进行并购、实现发展。
一般来说,后者能够更快“见效”。
但在通过收购实现公司市值一时快速增长的背后,也有着收购标的业绩不稳定等风险。而往往这种资本运作得通过较大财务杠杆进行,所以公司还会背负巨大的有息负债。
不立足于自身主业、不肯花时间打磨核心产品,而是通过任性的“买买买”来实现企业成长,并非企业良性发展的长久之计。
而一味求快求大、让人眼花缭乱的并购扩张,看似捷径,可一旦忘了发展初心,反而会把企业引向歧途。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今年初,人福医药相关负责人曾表示:
“造成业绩亏损特别是商誉减值的原因,除了国际市场变化、行业政策趋严等客观原因,还包括公司在国际化发展和企业转型中所暴露出的项目论证不充分、国际化经验不足等问题。”
如今已意识到问题所在的人福医药,会不会感慨,当初在公司发展战略上如果再务实一些,现在很可能是另一个结局?
也许,拒绝捷径,踏踏实实打磨自己的核心主业,才是人福医药如今最需要实践的救命真经。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