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川渝毗邻地区唯一农业合作园: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探索产业联建

图片
隆昌市石燕桥镇镇长邓永贵,他背后的山上有一行大字“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摄影报道
一排深绿,一排浅绿,长势旺盛。
在重庆市荣昌区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的交界处,有这样一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通过一列玉米中间夹着三列大豆的方式种植,既能节约土地,又能稳住产能。不远处,遥望对面的山坳,好像被削掉一块的地方,是内江与荣昌正在合作共建的智慧猪场。
站在种植基地旁,隆昌市人大代表,隆昌市石燕桥镇镇长邓永贵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些只是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建设以来的部分成果。成渝融合,毗邻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后,两地的人文、交通、产业上的“交流”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2020年7月,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在重庆签署了《关于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合作协议》,两地将从协同立法、联动监督、协同开展代表活动、强化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等方面进行通力协作。
6月22日,《合作协议》签署近两年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一场专题调研,前往成都、内江,对两地能源装备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区建设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了解。
图片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川渝毗邻地区有了许多方面的融合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示范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合作下,两地唯一一个农业合作园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是示范区的重要一部分,位于重庆荣昌区与四川隆昌市的连接处。其中联系最为紧密的村子之一,是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
图片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通过一列玉米中间夹着三列大豆的方式种植,既能节约土地,又能稳住产能。
有鱼塘、有稻田、有生猪、有农田,这就是如今三合村的样貌。站在鱼塘和农田的交汇地带,邓永贵手指向不远处绿油油的一片,说道:“这里是今年各地都在倡导的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标准示范基地,一排玉米中间夹种三排大豆,这样种植的好处在于节约土地、保产能。”
遥望远处,“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几个大字旁的山坳,好像被削掉一块的地方,是内江与荣昌正在合作共建的智慧猪场。邓永贵说,智慧猪场的建设来自双方合力,各出一些土地和资金。“所谓的融合,指的是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避免‘各搞一套’,促进毗邻地区人文、经济等交流。这样的合作在示范区内不少,比如之前有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修的‘断头路’,在两地共建共享后,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和规划,‘便民之路’路很快便修好了。”
记者获悉,近两年时间来,示范区全面完成了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2000亩稻渔示范片建设,播种稻田 450亩,投放罗氏沼虾1.5万尾,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建成油茶“博士田”150亩,种植油茶1.5 万株,完成 13亩“双昌”智慧示范猪场公司工商注册、设计、场地平场......
同时,邓永贵告诉记者,在园区建设过程中,石燕桥镇主动接受各级人大的监督,通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重点项目人大代表“1+1”联系督办,常态化监督视察等举措,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建设进程中的人大作用。
从“成渝氢走廊”到用电需求
成渝两地保障能源一体化建设正有序推进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国家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首次明确的内容。面对氢能这个充满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领域,川渝两地是如何布局的呢?
根据2020年7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动开展监督,每年将选定1至2个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的重要事项、重大项目,通过多种形式,联动开展监督。
6月23日,在此次专题调研的最后一个点位,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内,战略投资部副部长陈聪给出了答案:联合川渝两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重点企业组建成渝氢走廊技术创新生态圈联盟,推进“成渝氢走廊”的建设。
图片
装载着东方电气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氢能公交车在成渝地区示范运行超200台,投放车辆累计运行里程超1500万公里。东方电气供图。
据悉,2021年11月30日,四川省和重庆市同时启动“成渝氢走廊”建设。未来,将持续发挥成渝可再生能源制氢及汽车、产业集群等优势,并建设形成相互融合、互联互通的氢能经济网络。建设成渝氢走廊,对川渝两地发挥自身能源资源禀赋优势,抢抓战略机遇、抢占产业先机,助推成渝地区能源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2021年11月30日,“成渝氢走廊”启动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首发仪式在重庆九龙坡区及四川成都、内江三地同时举行。图为氢动力车辆在东方电气集团总部园区展出。东方电气供图。
除了“成渝氢走廊”外,成渝两地保障能源一体化建设还涉及到许多方面。四川省能源局局长梁武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两年来,两省市能源局在能源规划统筹和政策协同、推进川渝电力一体化发展等多个方面开展了数项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电力方面,川渝电力互济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四川电网送电重庆203亿千瓦时、重庆电网枯期送电四川5.49亿千瓦时,切实满足了两地人民不断增大的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