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县域丨甘肃通渭:协商议事凝聚乡村振兴最大合力

央广网兰州6月23日消息(记者 李红军 通讯员 包雪瑞)连日来,甘肃省通渭县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通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让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来,在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中集民智、聚共识、促和谐,凝聚起乡村振兴最大合力。
协商议事,架起联系群众“连心桥”
这两天,通渭县常家河镇村异常热闹,在这里召开的“两委一队”会议及协商议事会议,让群众可以自主议事,群众将自己的大事、小事、烦心事说出来,摆在台面上,大家积极协商解决的办法,真正做到了让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帮群众理事。
图片
常家河镇召开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培训会(央广网发 通渭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了解,泉湾社和川儿社因为有户无人户比较多,基础条件差,加之前期整治疏于维护和保持,环境卫生较差。会上,议事会成员积极发表意见建议,决定持续整治泉湾社和川儿社的人居环境。
经过民主协商议事,在村“两委”成员的带领下,在家人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立即行动起来,除草的、挖树坑的、清理沟渠垃圾的、清扫路面的……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议事会成员张效良介绍,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一方面能够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会议精神传达给群众,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最大限度凝心聚力;另一方面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基层协商中提出的一些事关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共性问题反映给党委政府,从而汇聚民智、凝聚共识,促进党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协商议事,“撂荒地”变“希望田”
和常家河镇一样,协商议事不仅聚焦眼前事、烦心事,更关注长远事。近年来,通渭县陇阳镇大面积土地被撂荒闲置,因此撂荒地整治的议题在今年年初就被车家坪村协商议事室成员提上议事日程。在撂荒地整治工作中,各村通过协商议事,让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保障粮食生产的“希望田”。
图片
昔日“撂荒地”如今变成“希望田”(央广网发 通渭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车家坪村大部分壮劳力都外出务工了,家里留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地种不过来,导致大量的土地成为荒地。”通渭县陇阳镇车家坪村议事会主席李永山说,今年,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充分发挥协商议事室作用,通过议题收集、协商议事等“六步议事法”,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将土地进行流转,集中开展撂荒地整治,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
截至目前,陇阳镇10个撂荒地面积较大的村,在党支部引领下有计划推进全镇2万余亩撂荒土地盘活整治工作,稳定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播种面积,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生产,为促进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协商议事,画出乡村振兴最大“同心圆”
李家店乡政协委员工作站和村级协商议事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等热点难点,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李家店乡崔河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崔河村尚河社-黑土湾社的巷道硬化就是其中之一。项目涉及两个社80户310人,受历史原因影响,尚河社村庄路段较窄,达不到项目要求标准,直接影响正常施工,成了村民的一桩大心事。
图片
村庄道路施工现(央广网发 通渭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面对这一问题,崔河村协商议事会主动作为,深度参与社道硬化的动员工作。前期深入村社、农户走访调研议题,议题确定后邀请乡级委员工作站成员参与指导协商,全力投入到道路拓宽硬化项目相关事宜中。针对几户动员难度大的村民,议事会成员主动开展民情走访,挨家挨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把政策、项目对于村庄发展的重要性给群众理清楚、讲透彻,破解了影响道路拓宽硬化项目的一大难题。经过耐心引导,协商提出解决办法,涉及的农户全部让出自家的围墙、土地,实现了道路硬化全线畅通,村民的“心路”通了,真正将这条泥土路建设成为群众的幸福路。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完成路基铺设,后续工程正在有序开展。
通渭县李家店乡乡长王浩东说:“政协协商议事会围绕辖区内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利用政协议事平台‘小支点’,撬动‘基层大治理’,通过实实在在的听民忧解民困助力乡村振兴,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